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现象学而产生的场所精神理论强调了建筑设计对场所的关注,建筑材料对于场所精神的传达与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中国新乡土建筑为例,分析了建筑师在材料语言的表达上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地方材料、继承地方传统建造工艺及应用传统图案符号等对场所精神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是被一定区域内的群体所共同认可和尊崇的信仰和理念,在不同要素的作用下,以有形的形式表征与无形的文化内核融于乡土建筑之中。该文在梳理新乡土建筑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域文化的生成机制,以"地、天、人、道"四大要素版块来阐释地域文化作用于新乡土建筑的基本因子,同时从新乡土建筑的营造活动入手,试图通过分析新乡土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因子及其表达方式,厘清地域文化基本因子的类型及其互动的作用机制,为新乡土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再审新乡土建筑--读维基·理查森的《新乡土建筑》有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解读《新乡土建筑》一书导论的基础上,从概念、渊源、特征等方面入手,再次审视了当前多元化思潮中的新乡土建筑,旨在修正某些模糊认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石家庄市美术馆建筑实践为切入点,以"场所营造"为主题,探讨文化建筑基于城市环境的创作实践,关注建筑的空间场所序列一体化、展示空间的层次与品质及对人的活动支持等,揭示文化建筑场所营造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7.
在简述新乡土建筑和类设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形"、"神"、"形神结合"三种表达方式出发,结合类设计对中国当代优秀新乡土建筑进行解读,并以此引发对新乡土建筑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正面临越发趋同的态势,如何使城市的空间变得独特而富有场所精神?本文在分析了场所营造必需的条件后,在新地域主义中建筑类型学的基础上提出由乡土建筑提取和抽象一系列原型,并将其运用到城市空间和建筑设计当中去,最后提出了四条建筑类型学运用于场所营造的策略。二者结合既可以唤起人们关于场景的记忆,激活城市的场所感,又可以使建成遗产得到灵活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大型文化建筑集聚区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场所的营造可从静态的空间环境、空间环境中的活动与寓意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在静态的空间环境方面,需构建公共空间体系,处理好公共空间与建筑形体的关系,以及公共空间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而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与寓意方面,则考虑空间环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激发空间活力,使之成为功能多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乡土建筑传承和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矛盾问题作为出发点,进一步阐述由传统和当代的重塑而成的新乡土建筑,强调不同地域所特有的乡土文化、物质环境、建筑空间和场所精神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意义。又浅析了国内新乡土建筑的发展及代表性人物的建筑创作思想及其作品中体现出来关于传统植入现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7,(23)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成功营建实践项目,提取山东省北部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材料、环境关系等形态方面的建筑语言,探索鲁北地区新乡土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尝试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鲁北地区乡土建筑营建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乡土建筑这一课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一批国内建筑师。从本民族的建筑出发,在对中国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批极富乡土韵昧。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虽然目前中国新乡土建筑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他们的创新精神。值得许多建筑师学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乡土建筑的新技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建筑和新乡土建筑在建造上并不应表现为落后技术,“有限技术”并非乡土精神的初衷,相对“高技”而言,我们在新乡土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低技”。这个“低技”是指建筑在地区的平均技术和常规技术。我们在一组风景区建筑设计中做了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建筑中,新乡土建筑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在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从湖南的建筑出发,在对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学习、生活需求,又极富乡土韵味,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乡情与梦境──江南新乡土建筑习作三则刘晓平作为小城镇理论的发源地,苏南中小城镇建设在90年代进入了大发展的盛期。高速的友展中人们也付出了极大代价:成排的商品房一字排开,千人一面;条条水泥路横竖相交,畅通无阻,江南情境何处寻觅?在我研究生学习期间以及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