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消能减震的概念、原理和油动式粘滞流体阻尼器的主要性能,对已装与未装消能减震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比,并进一步考察了消能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2.
沈頔 《四川建材》2020,(2):76-77
主要对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了阐述,该技术能有效改善结构的抗风、抗震效果,可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耗能减震装置,如粘滞阻尼减震器、粘弹性阻尼减震器和金属耗能减震器应用状况,为我国全面推广消能减震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庄永廉  宋美洁 《山西建筑》2009,35(23):73-74
对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和优点等进行了论述,提出消能减震器数量的确定方法,对安装消能减震器前后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消能减震设计面临的问题,以增强对抗震规范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近四十年来,我国建筑消能减震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消能器,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日趋成熟,已在新建和既有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消能器的研究与开发、消能减震结构创新体系、消能减震设计方法、消能减震标准化、国内典型消能减震工程应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消能减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成果,指出我国消能减震技术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及未来需重点研究的方向,为下一步消能减震技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屈服强度倍数法和等效线性化法研究附加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结构附加金属阻尼器的优化阻尼量,对附加阻尼消能减震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将两种方法计算的优化阻尼量附加于原结构上进行时程分析并研究其减震效果,消能减震结构的位移、速度、塑性率及主结构承受的剪力值都有一定的减小,说明所得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优于原结构。两种计算优化阻尼量的方法都有可参考性,研究结果为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能减震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基于结构性能需求的各种消能器产品应运而生。目前建筑市场应用较广泛的消能器主要包括位移型和速度型两种。根据项目应用实际情况,大部分减震项目使用的消能器类型单一,未能结合不同结构体系的特点、需求及限制进行消能减震机理及效率研究,且经济性一般。在设计日趋精细化形势下,提出基于结构性能需求的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即针对不同结构体系、不同楼层等根据性能需求“量身定制”相应类型的消能器,以最大程度发挥不同类型消能器减震效率及共同作用的一种组合减震技术。两个不同工程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单一消能器方案,组合消能减震技术可根据结构特点及性能需求,为不同阶段及设计水准下的结构提供附加刚度及附加阻尼,“量身定制”消能器减震机理明确且减震效率、经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含低碳钢环形减震器格构式刚架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低碳钢环形减震器设计参数的计算理论,提出了减震格构式刚架的基本设计思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含减震器格构式刚架的耗能性能。研究表明,低碳钢环形减震器是一种高效优良耗能元件,具有明确的耗能区域,显著的耗能作用,且力学性能良好。含低碳钢环形减震器格构式刚架能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建委“1978~1985年地震工程科学技术重点项目第十七项地震工程减震消能技术研究”和一机部“1979~1980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要求,我室协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西安电瓷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高压电器减震技术研究。经过近二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掌握了现有高压电器的抗震性能、研制了适用少油断路器的减震器,摸索了适用于避雷器的阻尼器。  相似文献   

9.
目前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都比较关注于消能器的力学性能,提供的附加阻尼比以及减震效果等方面,对于消能部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是否能够保证消能器能正常发挥效果等研究探讨相对缺乏,尤其是消能部件面外承载力的问题。本文以某工程采用消能减震技术为例,介绍实际工程中如何考虑消能部件面外承载力的问题,以保证消能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够发挥应有的消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等效线性化理论研究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确定方法。利用等效线性化理论,演算推导出附加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曲线,并介绍利用其进行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确定方法—减震性能曲线法。建立30层钢框架结构消能减震结构模型,利用减震性能曲线法对其附加金属阻尼量进行确定。利用时程分析法验证了利用减震性能曲线法设计的消能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表明,减震性能曲线法能够较好的预测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金属阻尼的减震性能,减震性能曲线法的设计效果优于屈服强度倍数法。  相似文献   

11.
鲁正  朱浩 《山西建筑》2006,32(13):44-45
阐述了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及优点,介绍了国内外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标准的发展,探讨了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趋向,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使用的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容易受到非结构构件影响,对电器造成破坏,面对该问题,对基于位移的消能减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依据基于位移的消能减震设计原理,设计以阻尼填充墙和功能自恢复连梁结构体系等为主的结构,并设计基于位移的消能减震流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横向和纵向层间位移角与理想情况基...  相似文献   

13.
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抗震体系,文中研究地震荷载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消能减震结构Park-Ang损伤谱的影响。消能减震结构模拟成恢复力体系为Takeda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体系,消能减震装置假设为黏滞阻尼,地基土的动力特性采用系统化的集总参数模型表示。研究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随着结构阻尼比的上升,消能减震结构的Park-Ang谱在整个周期段上都得到很大的降低。然而,当消能减震结构总体阻尼比达到15%~20%时,随着地基土的剪切波速下降,整个周期段上Park-Ang损伤谱都会呈现出加大的趋势。与非减震结构相比,消能减震结构需要考虑SSI效应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科技馆采用巨型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存在尺寸突变、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不规则项,属于超限结构.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采取混合减震措施,在结构内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和防屈曲耗能钢板墙2种消能减震器.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和防屈曲耗能钢板墙混合减震效果,并给出定量评估,包括结构位移响应、构件损伤、能量耗散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2种消能减震器布置于结构薄弱位置,在提供结构刚度的同时,罕遇地震作用下作为结构第一道抗震防线,防屈曲耗能钢板墙产生良好的屈服塑性变形,屈曲约束支撑滞回耗能显著,有效保护了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贾佰科 《山西建筑》2008,34(8):100-101
介绍了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阐述了结构中消能装置的布置方法及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要点,以促进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为消能减震体系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叶锋 《山西建筑》2010,36(33):63-64
对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消能减震技术原理、消能器的类型及消能结构的特点及应用研究概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以期促进消能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的特点及设计方法,论述了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和使用范围,提出了建筑结构常用的减震措施,并针对建筑减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减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金 《广东建材》2018,(3):49-51
以某位于8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小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多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及消能减震方案效果。按照规范要求,选取五条天然地震动和两条人工地震动,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有控及无控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来分析消能减震方案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黏滞阻尼器可以有效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达到了预期的消能减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9.
消能减震技术可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消能减震装置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功能,阻尼器为抗震第一道防线,其相对于传统抗震加固技术而言具有很大优势,主要有减震效果好,施工周期短,经济成本低等优点。介绍了消能减震的原理、消能阻尼器的类型和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消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加固中的设计思路、安装部位以及具体工程实例,对消能减震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消能减震措施可以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论文结合广东省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介绍结构设计中的屈曲约束支撑(BRB)的布置方式和摩擦-屈曲约束支撑(FBRB)布置方式,通过有限元验算分析,确定减震器性能参数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