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艳芳  刘岩  李青翠  雷引玲  武俊杰 《矿冶》2018,27(5):100-104
小秦岭金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岩金矿区之一,区域内金矿分布广泛。利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自然金粒度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矿石为石英脉型多金属金矿石。共见自然金44粒。在嵌布关系上,以黄铁矿裂隙金为主,与晚结晶的方铅矿、黄铜矿伴生。自然金形态以粒状和板状为主。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小秦岭金矿的选矿工艺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金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研究了主要金属矿物及主要脉石矿物的产出形式及粒度特征.研究表明,该矿物为微细粒金矿,主要金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复杂.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对选金工艺流程提出了建议,推荐采用浮选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矿山含碲金矿原矿和碱浸预处理后样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检测,分别明确了样品中矿石的元素成分、矿物组成及矿物嵌布特征、目标元素赋存状态、目标矿物的粒度分布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存在碲金矿,在浸出过程中影响金的浸出率;通过碱浸预处理工艺可将碲金矿氧化,改善金的浸出效果;原矿中细粒级矿物在碱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为微细粒矿物;碱浸过程中黄铁矿和碲金矿被氧化释放了其中金矿物。说明碱浸对碲金矿预处理效果明显,对含碲金矿石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海某金矿含金3.58 g/t,含砷0.47%,含碳0.80%,属含砷含碳难处理复杂金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37.15%.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母,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其次为方锑金矿和银金矿.金主要呈微细粒包裹体的形式嵌布于毒砂、斜方砷铁矿等载体矿物及两者颗粒间隙中.经选冶工艺探索比较,最终选定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为工业应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光学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元素分析、能谱分析、MLA矿物自动检测分析技术等手段对含碲金矿石中的金-银碲化物的化学成分、共生组合、赋存状态进行系统普查。结果表明:金-银碲化物是该金矿中最重要的一类金矿物,发现除自然金外,还含有亮碲金矿、含银碲金矿、杂碲金银矿等碲金矿。金矿物颗粒细微,多数小于5μm,它们主要嵌布于黄铁矿、脉石、磁铁矿的表面、裂隙和孔洞中。该矿物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属于高钙镁微细粒Te-Au型复杂难处理金矿石。研究结果对此类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为该类难处理金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豫西某钨金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研究,查明了金矿物及主要载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并进行了 不同粒度的筛分分级研究,为选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发现金矿中含有一定量的黑钨矿且达到了 综合利用的要求,对企业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某金矿含金3.58 g/t,含砷0.47%,含碳0.80%,属含砷含碳难处理复杂金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37.15%。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母,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其次为方锑金矿和银金矿。金主要呈微细粒包裹体的形式嵌布于毒砂、斜方砷铁矿等载体矿物及两者颗粒间隙中。经选冶工艺探索比较,最终选定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为工业应用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对新疆某金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金、硫,可综合回收银.金主要以含银自然金和自然金形式存在,嵌布粒度极微细,均小于0.04mm.银主要以合金形式赋存于金粒中.黄铁矿的嵌布粒度较粗,多数大于0.04mm.可解离的自然金、包含于黄铁矿(含黄铜矿)中的金及包含于脉石矿物中的金分别约占59%,39%,2%,金的理论回收率约98%.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矿山含碲金矿原矿和碱浸预处理后样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检测,分别明确了样品中矿石的元素成分、矿物组成及矿物嵌布特征、目标元素赋存状态、目标矿物的粒度分布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存在碲金矿,在浸出过程中影响金的浸出率;通过碱浸预处理工艺可将碲金矿氧化,改善金的浸出效果;原矿中细粒级矿物在碱浸过程中被氧化分解为微细粒矿物;碱浸过程中黄铁矿和碲金矿被氧化释放了其中金矿物。说明碱浸对碲金矿预处理效果明显,对含碲金矿石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本文通过对矿石手标本及光薄片镜下观察,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及电子探针(EPMA)分析,并对原矿中的碲铋矿物进行原生粒度统计,最终确定了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主要元素赋存状态以及碲铋矿物的工艺粒度.结果 表明,矿石组构类型多样,浸染状白云石型矿石是矿床的主体部分.最主要的碲矿物为辉碲铋矿和楚碲铋矿,二者相加含量约占矿物总量的6%.绝大部分Te、Bi元素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辉碲铋矿和楚碲铋矿中,少量赋存于其他碲的独立矿物中,如硫碲铋矿、碲铋矿等,其余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其他金属矿物中.辉碲铋矿和楚碲铋矿的原生粒度主要集中在1~2.36 mm与+0.075 mm两个粒级中,粒度范围较宽,属于粗粒不均匀矿石,难以确定合适的磨矿粒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阶段磨矿,多段分选.由于矿石中存在大量白云石,磨矿细度不宜过细.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石英脉金钼多金属矿石综合利用试验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小秦岭一带产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多金属石英脉矿石的性质特征, 通过多种方案比较, 制定出浮选-氰化浸出-浮选的选冶联合工艺, 使矿石中的金、钼、铅、硫等多种成分得到综合回收。以此工艺建设投产的选厂获得品位大于45%、回收率86%的钼精矿, 品位26%的铅精矿和品位25%的硫精矿, 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达到56%, 很好地实现了该矿石资源的综合利用, 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铁尾矿存在排放量大、成分复杂、资源化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化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现铁尾矿的大宗量高效利用已成为绿色矿山的客观要求。因此, 通过对铁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以及铁尾矿利用技术两个方面系统的归纳, 总结了不同类型铁尾矿的粒度、矿物组成、伴生元素、化学成分等基本特点, 综述了铁尾矿在再选回收有价组分和制备建筑材料、充填材料、肥料及土壤改良剂、介孔材料、3D打印材料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并指出了我国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铁尾矿进一步综合高效利用的方向和建议, 为不同特性铁尾矿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东某多金属矿利用价值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彪  覃娴瑟 《矿冶工程》2012,32(2):62-66,70
对广东某地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和嵌布粒度等特性,探讨了该区矿石中钨的利用价值及利用途径。建议采用分段磨矿、分段选别的工艺流程,在较粗的磨矿条件下首先生产铁精矿和钨精矿,然后对尾矿细磨以便回收锡石和辉钼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阿根廷某金矿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矿物组成、载金矿物的粒度和解离度以及金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化学分析、镜下鉴定、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MLA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Au)含量为35.916 g/t,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自然金、石英、白云母、硅孔雀石、褐铁矿、赤铁矿、孔雀石、氯铜矿,金的赋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于自然金中,占金分配率的79.38%;另一种是以机械混入的形式赋存于石英、白云母、硅孔雀石、褐铁矿、赤铁矿、孔雀石、氯铜矿中(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均无法识别)。金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自然金中,且自然金粒度主要在0.08~0.64 mm,建议采用“重选—浸出”混合工艺对该矿石中的金进行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工艺矿物学在矿产资源找矿和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七十年以来,工艺矿物学经大量科学实践,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实验科学。工艺矿物学通过揭示矿石中矿物间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针对工业利用的主要对象矿石,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及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集中和分散系数及矿物工艺粒度,为选矿工艺流程制定提供定量的基础资料以及在选矿工艺流程试验中追踪目的矿物的走向和分布规律,解释选矿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在冶炼火法、湿法冶金工艺中及时追踪元素的走向和分布规律,运用热力学原理和矿物相变机理,较精确地提供工艺要求的各项参数,以使冶炼工艺更加合理,并为选冶联合工艺中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提供指导性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蒋英  李波  洪秋阳  梁冬云  刘超 《金属矿山》2021,50(2):103-109
某铜镍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蚀变超基性岩镍矿床中,伴生铜、钴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目的矿物嵌布特征、有价元素平衡分配等工艺矿物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目的矿物主要为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含砷铂矿、锑铂矿、自然金、银...  相似文献   

17.
王守敬 《金属矿山》2019,48(4):116-120
陕西华阳川铀多金属超大型矿床具有矿量大、矿种多、易开采等特点。为了给该资源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采用MLA分析、筛分分析和剖面测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铀含量为162 g/t、铌含量为237 g/t,主要赋存在铌钛铀矿、铅贝塔石和晶质铀矿中;矿石铅含量0.61%、银含量350 g/t,主要赋存在方铅矿和白铅矿中,未见银的独立矿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但主要以褐帘石的形式赋存,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粗,多大于0.15 mm。矿体剖面分析显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大部分样品中铀含量在100 g/t左右,仅有少量样品中铀含量达到300 g/t,且以突变为主。对破碎样的筛分分析显示,有用元素在细粒级富集,说明矿石具有粗粒预选抛尾的可能性。综合分析认为矿石中有用元素分布不均匀、在破碎过程中分异明显是矿石粗粒预选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危雄  解志锋 《矿冶》2015,24(6):90-94
为配合云南某铜、硫、铁多金属矿的矿石可选性试验,开展了该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主要金属元素铜、铁、铋、金、银分别赋存于黄铜矿、磁铁矿、辉铋矿、银金矿等矿物中。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磁铁矿含量较高,与其他金属硫化物矿物嵌布关系密切,且磁铁矿的嵌布粒度较粗,这对矿石的可选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对黑龙江某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石墨的赋存状态,并就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矿属鳞片石墨矿,选别作业时容易获得较理想的选矿指标,但矿石中的石墨嵌布粒度细,选别过程中需要细磨,细磨会破坏部分已解离的石墨大鳞片,降低大鳞片石墨产率,因此在选矿过程需加强对大鳞片石墨的保护,尽可能早回收;脉石矿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白云母以及少量的绿泥石、高岭石,对石墨精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某氧化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某氧化铅锌矿石中,锌矿物有闪锌矿、菱锌矿、红锌矿、异极矿,铅矿物有方铅矿、白铅矿、铅矾、铅铁矾、磷氯铅矿。目前条件下,矿石中可回收的矿物为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方铅矿粒度细小,嵌布复杂,应适度细磨。矿石中含有铅矾、铅铁矾、磷氯铅矿等易泥化矿物,磨矿后应首先考虑脱泥。脱泥后优先浮选回收闪锌矿、方铅矿,浮选尾矿中的菱锌矿、白铅矿可使用硫化钠等药剂使其表面硫化,然后通过浮选回收,或利用其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异采用重选回收菱锌矿、白铅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