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口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河北省矿产资源大市之一。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独特,既是北京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又是西部和北部风沙侵入京津的两条通道,张家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和决定着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和北京市携手张家口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3个重大历史机遇,也倒逼张家口必须尽快修复和治理各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促进张家口转型升级、绿色崛起。通过分析张家口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和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从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生态修复治理的政策、思路、资金渠道和技术方法方面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诱因,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也面临了严峻的地质环境灾害问题。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措施,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是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或矿业闭坑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矿业开采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必要手段,是遏制、减少、避免矿业开采活动破坏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同时保护矿区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构建"和谐矿山环境",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本文针对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石门...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验和理论成果,分析了矿山环境的地质问题,确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目标,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确保安全、最小干预、动态设计六方面,总结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原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英睿 《建材与装饰》2021,(20):245-246
为了更好地探索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问题的新途径,本文对采矿活动常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进行划分,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损毁的形式,并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角度提出三种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问题的新方式,以期为从事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传统的开采方式破坏矿山环境,导致矿山地质灾害越来越多,这不仅干扰矿山生产,而且破坏社会公众利益。因此,相关人员应当认真研究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实现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二者的有机结合,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吉汉 《山西建筑》2014,(31):205-206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山西省环境地质在矿山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不利后果,并提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健全地质环境保障机制等有效对策,为今后山西省平衡生态地质环境,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苏智勇  黄练 《云南建材》2012,(3):160-161
近年来,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的扩大,广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特别是露天矿山,对植被和土地严重破坏,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本文着重论述露采矿山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如何保护治理。  相似文献   

10.
结合茂名市的矿山开采现状,在综合考虑茂名矿山开采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茂名矿产资源的特征及区域经济条件,制定了茂名市矿山废弃地恢复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促使矿山废弃地的治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杨胜贵 《建材与装饰》2021,(21):250-251
为了解决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和矿产资源的开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角度出发,在开采的过程中,避免对整个山体所造成地质结构的破坏,并对这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如何有效的勘察与处理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技术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工程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主要有矿山复绿、农业用地、文化造景、空间再用、休闲公园、矿山公园及边采边治理等模式,张家口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创新采取矿山覆绿加建设用地模式,对矿山破坏的地质环境结合工业园区规划采取PPP模式,引进社会资金,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恢复生态环境,土地再利用的目的,使废弃矿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其他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针对性的进行恢复治理工程的勘查十分必要.目前采用的勘查手段主要有资料收集、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钻探、槽(井)探等.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专项勘查,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明 《江苏建材》2023,(1):10-12
矿山在开采后会对周围环境和地质结构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若忽视治理工作,会增加地质危害发生概率。就废弃采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治理策略进行探究,分析了加强地质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地质环境的恢复效果,维护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牛建中  熊开治 《山西建筑》2010,36(10):73-74
从开采概况、灾害概况及污染概况等方面对四川荣县矿山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对荣县矿山环境的恢复与治理规划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保护矿山环境。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是摆在水泥矿山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与各省市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补助资金,加强领导,给水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7.
《广东建设信息》2005,(3):29-29
据专家介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的时期,2003年之后,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出现大面积反弹,边治理边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基于辽宁省矿山遥感监测结果,在摸清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成熟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按照分区原则,提出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区方案和治理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部署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和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意义,并且更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了当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现状以及在综合防治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它主要包括了矿山地质灾害、自然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资源破坏这三大类,并且笔者最终通过分析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以来,截至2014年,我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达901.8亿元,累计完成治理恢复土地81万公顷。200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颁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推进专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