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克服传统聚落既有保护方法所导致的传统风貌景观资源碎片化、布景化、空洞化的倾向,实现整体保护的目的,以福建塔下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景观方法,探讨传统聚落整体价值的认知途径,发掘传统聚落“文化—活动—景观”的作用脉络以及整体风貌生成的文化机制,构建历史景观概念下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旨在保存传统聚落风貌的特质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风貌完整、民居建筑特征连续性强,与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定区别。本文回顾了我国聚落遗产保护中建筑分类保护方法的沿革,指出应该加强对传统村镇中单体价值一般、但对整体风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并以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与山东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实践为例,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以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传承及乡土建筑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是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民俗文化的反映。乡村聚落景观风貌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是新时期乡村景观建设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乡村聚落景观保护和营造的需求,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环保工程等先进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性、系统性的方法,包括对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整体保护、局部修复,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等内容,以提高乡村聚落景观保护和营造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聚落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在快速城镇化影响下,传统聚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以郴州市永兴县板梁古村为例,研究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传统聚落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结果表明:(1)基于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对传统聚落具有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景观基因三维数据库的建立为现阶段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字内容支撑;(3)景观基因三维数据库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维动画、虚拟旅游、文创产品等。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回顾过去,针对漳州古城历史城镇景观的文化分层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为取向,面向事物本身,针对漳州古城历史城镇景观的文化分层进行剖析,强调基于历史脉络的文化层累在古城景观中的体现和表达,在横向维度上,通过"外在层次"与"内生层次"为依据的文化分层体系,从六个层面进行解读;在纵向维度上,针对形成单一个文化层的若干亚文化层的叠加与层累过程做进一步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漳州古城历史城镇景观文化分层研究在保护过程中扮演着延续地方特色、织布城市肌理,维护传统街区商业风貌及激活并振兴街区地方性与特殊品质的重要角色。研究论述将有助于未来漳州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参考,以延续和挽救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的地方感与传统特色。  相似文献   

6.
乡土聚落边界景观是限定聚落领域范围、展现聚落整体风貌、承载聚落中行为活动和精神文化的建成环境景观。从宏观二维视角和景观空间视角分别对川底下村边界景观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川底下村边界景观的主要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以及发展和破坏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对舟山海岛型传统聚落(沿海石屋群)进行切片并作具体分析,通过对聚落整体空间和内部景观要素的分析,提出在海岛全域旅游盛行的大环境下沿海传统聚落的可持续保护和再生策略,挖掘沿海石屋群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延续石屋建筑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风貌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拓展。但相关价值评价框架与既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传统风貌区。基于此,文章提出以"格局与风貌""建筑与场所""历史文化"三大保护层次下的七类价值构成要素为基础的传统风貌区价值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基于保护层次和价值构成要素分类的不同保护与更新取向的规划策略组合,并以重庆大田湾传统风貌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是传统聚落景观的灵魂所在,它是自然、历史文化资料不断累积沉淀的结果,是地区人居环境行为文化体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表达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所在。传统古镇聚落景观能够揭示人居环境营建文化在地方性知识上的差异。以陕南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以人类学领域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为基础,系统阐释古镇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构成体系,分析其地方性知识的生成环境、类别以及表达形式,从而为传统聚落景观的保护规划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景观敏感区是城市中极易由于人类不当开发活动而损毁的脆弱地区,同时又具有当地的景观特质,蕴涵了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就是一类重要的景观敏感区.如何在保持历史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修缮,是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工作的成败关键.本文以杭州清河坊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作为实践案例,从历史建筑外观的保护、结构体系的加固以及内部构件的修缮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保护与修缮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传统风貌区遗产碎片化及历史文脉中断的 普遍现象,从强调遗产载体“物质-价值”关联的文化景观视 角出发,以重庆市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传统风貌区为例, 借助历史档案调查和实地考证,回溯再现传统风貌区近百年的 时空变迁过程,厘清文化价值层积演化的内在规律,发掘物质 空间与地域人文信息,剖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最终从价值 体系构建、文化空间织补、建筑风貌提升和场所功能重构4个 方面探讨了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策略,搭建了传统风貌区保护 与更新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李焜  薛诗睿 《中国园林》2024,40(2):78-84
从2012年开始,意大利政府制定并实施了《适用于历史乡村景观登记的国家标准》,创建了《国家历史乡村景观目录》,将历史村落及其环境的保护落实于国家层面的保护体系之中,并提出VASA历史环境评估分析法,以实现乡村景观完整性评估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在回顾传统聚落历史环境整体保护相关理论与思潮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传统聚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有关遗产完整性评价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因而提出引入VASA方法以优化我国相关评价认定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论述了VASA方法在我国传统聚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中应用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整体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与载体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产业、商贸、军事、政教、民族文化的影响为线索,从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标风貌等不同载体对象对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与层积过程进行了识别与解译,从价值传承的角度提出城乡遗产保护地域针对性与发展适应性的行动定位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整体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城镇的景观构成要素与载体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以产业、商贸、军事、政教、民族文化的影响为线索,从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标风貌等不同载体对象对西南地区城镇历史景观的特征与层积过程进行了识别与解译,从价值传承的角度提出城乡遗产保护地域针对性与发展适应性的行动定位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8,(6)
蜀道作为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线路,沿线传统聚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景观基因理论对蜀道沿线(陕南段)的传统聚落进行研究,结合典型实例建立由传统建筑特征、聚落布局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等四类因子构成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结合景观基因识别原则及方法对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依据识别结果,从蜀道文化及自然地理环境两方面分析沿线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形成的影响因素,为传统聚落的后续保护与更新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乡土聚落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这些物质要素也可划归多个不同的系统。而村落的特色要素与特定的系统中的各要素耦合度较强,耦合度即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乡土聚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通过对其特色要素的提取,并纳入其所在的系统中进行联动保护,以这种途径实现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以郑州市方顶村保护规划为例,通过对村落防御体系、民居类型、商道等特色要素的研究,将其分别纳入村落浅山丘陵地貌保护、山林田宅历史环境景观保护、一线两片多点村落格局保护的体系中,力求实现在村落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凸显其特色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许广通  何依 《新建筑》2022,(2):100-105
城市历史景观是传统营城体系与区域地缘环境长期耦合形成的关联有机体,具有内外一体的结构特征与层积演化的时段特征,但在区域历史结构日渐瓦解与城市遗产碎片化管理等多重现实背景下,这种时空整体特征常成为保护工作的盲点。在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理念框架下,以荆州古城为例,借鉴区域历史与地理等理论与方法,于一个有意义的关联域中,厘清古城历史景观形态连续演进的时段特征和相互关联的系统特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关联式保护与建构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提供案例参照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四川鲜水河流域传统藏寨景观特征在其特定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宗教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多重环境因素的长期滋养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该文以流域内的拉日马石板藏寨为研究案例,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其聚落选址、村落布局、平面形态、建筑特色等景观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传统藏族聚落的风貌保护规划和可持续更新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9.
桂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利用——以桂林龙胜县平安寨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景文  余建林 《规划师》2006,22(1):33-36
当前传统聚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聚落的整体风貌与文化特质面临着变异的威胁.从桂林龙胜县平安寨的保护与利用实例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应重点保护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聚落的外部空间形态,应采取集聚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整体保护;应对聚落资源进行整合和综合利用,并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历史景观"价值关联"与"历史层积"的视角对拉萨地区城市历史景观的构成要素与层积载体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以高原物候、政教体制、宗教信仰、茶马文化等内因价值为导向,通过格局关系、簇群形态、街巷肌理、地标风貌等载体对象的形态考证,对拉萨地区城市历史景观的地域特征与层积过程进行了识别与解译,为藏区历史建成环境与城乡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价值传承提供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