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复兴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而我国的许多相关实践在这两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探讨了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的复兴问题,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基本复兴策略,并论述了风景园林在复兴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本文从"保护"和"发展"两方面深入探讨了旧城中心区历史地段公共空间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其中,"保护策略"包括保护历史的结构、保护文化景观和营造历史的精神,"发展策略"包括与城市融合、承载现代功能以及适应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形式的自主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为基本观点,结合一个典型旧城的案例,运用符号思维的方式,对旧城区历史遗存提出了结构性遗存和要素性遗存的识别方法.并从城区、街区、街道三个不同的层面,构建历史遗存在新的城市空间秩序中,从对立到共生的模式,为旧城空间的有机更新探寻一种多元开放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双修"是"存量规划"时代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举措。在对当前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的内涵、模式等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建成区作为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实施范围的基本定位。今结合杭州城市更新空间治理发展历程的3个发展阶段,尝试构建基于"城市双修"视野下的杭州城市更新空间治理体系,并重点分析该体系的结构、内容、实施措施和保障措施,以求为国内城市空间治理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街坊是城市空间组成的基本单元,胡同是北京历史文化与文物建筑的重要载体,是构成旧城市廓街坊的基本架构。在历史的传承与进化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必将是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功能区域的再分配,胡同体现着组织旧城空间基本功能,并规范着区域内功能空间的个性与基本特征。通过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构成与历史演变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旧城更新、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掌握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城市老城区重点片区的保护和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得该片区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并得以发展、延续。许多城市在旧城区的更新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盲目的商业开发,使得"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基于城市肌理保护的视角对济南老城区的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如何从空间的角度来延续济南老城区的场所精神,进而起到保护济南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旧城保护的复兴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城的保护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复兴.基于旧城保护与复兴的原理,结合旧城复兴的实际案例,从空间、文化、经济三个层次提出了旧城复兴策略,并归纳出旧城的复兴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旧城的保护要以城市的再发展为立足点,基于旧城保护的复兴,其根本特色就是凸显以空间整合为路径、历史人文为本位、以经济发展为杠杆的城市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具有分形性质,复杂的分形结构提高了历史空间的稳定性,有利于激发历史空间的活力。本文以波兰历史城市克拉科夫为研究对象,对古城历史空间的分形结构与分形特征进行解析。其中包括了两个研究层次:其一,以克拉科夫古城为样本进行历史原型分析,通过分形元与分形秩序,解析古城的分形特征,提取分形结构中具有优越性的分形元素与设计方法;其二,以克拉科夫卡齐米日旧城区复兴为例,从多层级叠合、小尺度连接、多功能混合、各时段叠加四个方面,通过层次化增加不同尺度上的结构,形成在所有尺度上均丰富而复杂的城市肌理,从而激发旧城区的活力。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修补可为其他历史城市所借鉴,尤其对我国的"城市双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烨 《安徽建筑》2009,16(5):31-33
通过对合肥市城市更新中旧城区改造与保护的系统分析,尝试在城市更新中对旧城区的形象、文脉进行保护和延续,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寻求平衡,从而达到把握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城市空间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对旧城区改造与保护的调控研究机制提出一些建议与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京旧城东部的重要历史阶段为研究基础,梳理了研究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以可视化的叠加分析为手段,对城市文化的空间集聚与重要程度进行图像化的分析,最终确定以"创新文化"和"活态文化"为切入点,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对北京旧城东部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彭茜  齐光辉 《山西建筑》2007,33(26):66-67
从历史性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出发,总结了几项对历史性空间进行保护和更新的措施,并就如何在更新旧城空间的同时,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做一探讨,旨在协调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旧城,因其历史与人文的厚重感,对其进行城市设计应注重时间与空间的延续。对构成其人类时空发展记忆的所有重要遗产,如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旧城风貌、旧城格局、旧城建筑的物质空间遗存及其具有时间特性的生活遗存进行保护与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场所聚集效应,增加其历史时空文化的吸引力,这也是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目标与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2.
陈跃 《城乡建设》2002,(4):31-33
一、杭州城市景观的现实困惑1.城市的历史文化正在消逝自 2 0世纪初杭州十古城门被拆至 2 0世纪末 ,河坊街旧城改造工程的终止 ,在近一个世纪里 ,杭州已有 70 %的古城建筑格局和历史街区被拆毁 ,能展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风貌的历史遗存已残留不多。2 .城市空间形态正在弱化“东城西湖”原本是杭州空间形态的最佳组合 ,它高低有致、开合有度 ,西湖群山高耸而城市建筑低平 ,西部群山连绵紧密而东部湖面、城市平原地面开阔 ,相得益彰。由于大体量、大尺度的多层、高层建筑出现于滨湖地区 ,钢筋水泥丛林严重冲撞了西湖美景 ,西湖景观从“三…  相似文献   

13.
旧城改造是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城市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的旧城改造,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城市环境的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留存城市文化、延续城市底蕴,达到引导城市发展、恢复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肖毅强  周军 《新建筑》2002,(3):24-26
城市历史生命保护与培育意味着城市空间的不断完善。对于由位于旧城区的交通工程而导致的一个城市广场项目,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了对旧城改造更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营平旧城空间的历史文化寻找更合理的存在与延续方式,立足空间叙事学理论,完成对营平旧城空间的文化认知与解读,并结合城市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探讨该片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与网络构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旧城发展中存在的历史空间破败,文化的缺失,特色的丧失等问题,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旧城复兴,并以武汉武昌旧城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意象、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保护和更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背景,城市农业因其独特优势进入了城市规划视野。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城市农业使用者与决策者的评价,对杭州不同城市空间的城市农业建设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尝试提出相应策略,为城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旧城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传统风貌特色,同时也是成千上万城市居民的栖身之所。少城自筑城以来就是成都"三城相重"历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其独有的空间格局、街巷尺度以及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仅剩现有路网保存完好。规划通过对少城传统风貌要素进行探寻与挖掘,从文态、形态、生态、业态和交通五方面提出其传统文化特色保护与再生策略,在延续和保护旧城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的同时,与城市现代功能实现"融合再生"。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7,(2)
城市更新几乎伴随城市发展全过程,利用旧城现有资源实现旧城复兴,必须在现有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资源"挖掘、渗透与融合"的更新方法,立足于旧城资源挖掘,针对资源节点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实现资源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将资源价值引入城市生活。再通过整体设计将资源价僮融合到城市更新总体布局、历史文化延续和产业功能提升中,从根本上提升旧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将这一更新方法结合重庆北碚区滨江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萧山朝晖初中地块项目为例,提出了"重塑——复兴"的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并讨论了通过调整地块功能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延续城市历史等具体策略,来重塑城市空间肌理,实现旧城中心活力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