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虹  韩岩 《辽宁建材》2004,(2):51-52
根据地基湿陷等级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对于地基处理后的剩余湿陷量分别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某工程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浸水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分析得知,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剩余湿陷量及自重湿陷量测试值较计算值小,说明用GB 50025-201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计算灰土桩复合地基的剩余湿量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用灰土挤密桩挤密处理的过程,以达到消除湿 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的目的,对黄土地区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导致的病害、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东部黄土地区民和至小峡一级公路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分别采用2.5倍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基于此对其实际效果和地基沉降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基底8 m深度内的土体湿陷系数从地基处理前的0.03~0.065减小至0.015内,基底6 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压缩模量从处理前的均值10 MPa提高到15~21.5 MPa。相对于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2.5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对桩间土湿陷系数的减小值略大0.003~0.005,对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增加值略大1.5~4.5 MPa。说明不同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都能有效消除或减弱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湿陷变形,桩间距越小、对消除或减弱土体湿陷性的效果越明显,对控制涵洞沉降变形更有利。经过1年后,分别采用2.5倍桩径和3.0倍桩径桩间距的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涵洞沉降量为40.6 mm和45.3 mm。涵洞基底土压力随施工阶段的变化呈先增大后逐渐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涵洞受力状态与其沉降变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李耀朴 《中华民居》2012,(12):96-9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业发展愈加迅速,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工艺方法及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地基所处的强湿陷性黄土,对地基稳定性构成很大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既节约成本又能确保湿陷性消除,灰土挤密桩无疑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有效消除湿陷,而且成本低,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的安全影响小。本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灰土挤密桩处理的原理、功效、质量控制、异常处理等介绍,以推广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从兴  铁生年 《建筑技术》2009,40(3):221-224
通过灰土和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灰土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检测情况,提出了土挤密桩成孔时施工方法及技术应用,阐述土挤密桩在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灰土挤密桩在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有造价低、施工工期短、工艺简单的优点,因此,在一般轻型工业建筑地基处理当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某电厂采用灰土挤密桩方案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前后桩间土压缩性的对比分析,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浸水软化问题,阐明了在试验阶段灰土挤密桩深层浸水的必要性,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冯立平 《特种结构》2006,23(2):97-99
本文针对地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工程因地基基础局部浸水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地面及墙体严重开裂并影响正常使用的湿陷事故,讨论了灰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及作用,合理恰当地应用灰土挤密桩对该事故进行了处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表明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已有建筑物地基局部湿陷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甜水堡经庆城至永和高速公路TY09段的施工案例为背景,分析灰土挤密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灰土挤密桩的技术原理、结构构造和布置、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设计要求,以及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要点,指出采用灰土挤密桩来处理公路黄土地基可以消除黄土地区桩间土的湿陷特性,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性能,首先通过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确定了粒径为0~30 mm、建筑垃圾与灰土比例为72:28的建筑垃圾灰土挤密桩填料。然后完成了4组不同距径比的试桩应用试验,得到了不同距径比下的桩间土湿陷系数、桩间土挤密系数、桩间土静力触探曲线、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等应用性能参数及特点。结果表明:桩间距越大,桩间土湿陷性系数越小; 距径比越小,桩间土挤密系数越大,桩间土的比贯入阻力越大; 在试验路段采用距径比2.25的建筑垃圾灰土挤密桩方案时,桩身容许承载力为175 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 kPa,挤密效果良好; 成桩7 d浸水试验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身承载力平均下降14.3%,但仍满足桩设计要求; 研究结果验证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行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性能参数参考,可进一步扩大建筑垃圾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加固危房地基施工中,采用小口径挤密桩,施工方便且比较经济,除可处理黄土地基湿陷事故外,还可以处理局部软弱地基、不均匀填土等引起的地基事故。小口径灰土挤密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桩间距是影响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地基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规范公式计算所得桩间距不一定最为合理,合理的桩间距需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本文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灰土挤密桩的桩间距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和挤密桩对群桩外侧土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灰土挤密桩的桩间距对于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影响显著,合理的桩间距可取得较好的挤密效果;灰土挤密桩对于群桩外侧土体有一定影响,随着距群桩外侧桩的桩心距离的增大,外侧土体的湿陷系数不断增大,挤密系数不断减小。该试验研究可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平凉-绵阳高速公路甘肃平天段庄浪县内广泛覆盖II~IV级湿陷性黄土,为有效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选用了灰土挤密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K112+262.0~292.0为首件工程的施工与检测,对平凉湿陷性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灰土挤密桩可有效提高原有黄土的湿密度、降低初始含水率、提高原有地基的承载力,表明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行有效,最后总结了灰土挤密桩处理平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要点和相关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灰土桩挤密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及承载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灰土桩挤密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及承载力探讨刘三仓,韩思珍(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安,710032)(西安广播电视大学,710054)1问题的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黄土地层多具湿陷性或自重温陷性。在这类地基上建造建筑物,需对地基做不同程度的处理,以消除湿...  相似文献   

15.
任茶仙  张百礼 《山西建筑》2012,38(13):81-83
以某高层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基本原理,并用此原理对本工程进行了设计,设计结果和质量检测表明:消除了其部分湿陷量,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各个环节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并对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和湿陷机理做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利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海西宁某电厂附属建筑物区域拟采用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方案,为此进行了1.10 m和1.30 m两种桩间距的地基处理原体试验,并针对处理后的地基土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以及载荷试验验证处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桩间距均能达到消除湿陷、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黄土地区进行建筑,为减少或消除黄土地基湿陷对建筑物的危害,或由于地基持力层的强度过低(如新近堆积黄土、饱和黄土以及其他较松软黄土),压缩性高,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应针对不同土质条件和地区特点,采取人工处理地基的措施,以改善地基土的性能。黄土地基的处理目的,就是增强地基的稳定性,提高土的强度,减少湿陷变形。处理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土垫层和灰土垫层,素土和灰土挤密桩,爆扩桩,重锤表面夯实,强力夯实等。二、地基处理方法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土桩与灰土桩加密深层黄土地基挤密效果及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通过试验成果分析,土桩与灰土桩加密黄土地基干重度加大,湿陷系数降低,可消除深层黄土的湿陷性,从而提高承载力。挤密后地基承载力,土桩比挤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0.40-0.95倍;灰土桩提高1.20-2.20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太原东山深厚黄土地区某工程采用钻孔夯扩挤密桩进行处理,有效地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少了建筑沉降量,建筑沉降均匀,综合说明钻孔夯扩挤密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尤其在深厚黄土湿陷地区,针对小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优势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