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M.A.O建筑事务所设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2002年第一次在中国作项目,参与上海一个地块建筑设计的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由此开始了他们在中国的一系列项目,并逐渐被中国建筑界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建筑界处于由增量走向存量的时代,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新旧建筑的共生成为城市规划策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将通过论述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多个改扩建项目的实践成果,探讨在旧建筑改造与新建中存在的不同创作理念,从而将更为理性、开放、辩证的设计思路带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的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行 《南方建筑》1996,(1):20-21
关于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李行评选建筑艺术优秀作品,固有意义,却不容易。这主要涉及到观念和标准,那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中国吓境艺术学会三方联合发起的“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组委会不划度框,不定调子,让200位建筑界和...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建筑师开办事务所始于何时?这个问题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令人关心,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建筑师在西式建筑的设计中打破外国建筑师独揽局面的标志,而且也因为它是中国建筑师从接受、学习西方建筑文化,到开始独立创造中国新的建筑文化的标志。 1990年4月25日,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的建筑泰斗庄俊先生在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多的漫长里程,为后世留下大量优秀作品,并为中国近现代建筑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之后,与世长辞了。同年5月7日,曾蒙庄老荫庇的中国建筑界的同仁们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有这样一段话:称庄俊先生“回到上海,率先在租界创办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在他的鼓舞下,中国建筑师开设的事务所纷纷崛起。”人们不禁要问,庄俊先生是在什么时候开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相似文献   

5.
青锋 《建筑师》2013,(3):106-125
本文讨论了OPEN建筑事务所作品—秦皇岛·歌华营地体验中心与现代主义传统的密切关系。这个建筑成熟运用了经典的现代主义处理手段,与路斯、勒·柯布西耶、密斯等人的作品与思想有密切的关联。在建筑手段之后所呈现的是OPEN建筑事务所对现代主义建筑立场的认同。尤其是适宜理念以及以社会工程师的态度改造现实的信仰。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一信仰的合理性。并且指出建筑界对这一作品的肯定体现出中国建筑界的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 《世界建筑》05/2002史塔宾建筑事务所 史塔宾建筑事务所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建筑设计公司之一。他们很少谈及建筑设计的美学观点或是风格流派特色,这与当今建筑界的那些明星事务所有很大不同。从1977年建成的纽约花旗银行到1993年竣工的横滨标志塔,这两座超高层建筑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7.
如果普利茨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世界建筑界的诺贝尔奖,那么世界建筑日所颁发的建筑奖项(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就是建筑界的奥斯卡金像奖。由70F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羊厩(Shee Pstable Atmere)获得了2008年Pleasure类的世界建筑日奖。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设计》2012,(1):208-215
我国有这样的一批建筑师,他们的话语和能量已经被国内的建筑界熟知并承认,有的也正在被国际建筑界认知。他们不依附于"大院"的这种官方设计体制生存,钟情并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独立事务所。他们选择了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在不受制约、自由支配想法和时间的环境中去做设计。这些独立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与大院设计的视角不同,价值观不同,他们确立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怎样看待整个社会和整个建筑界,又以怎样的执业状态来经营,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筑界丛书"第二辑于2016年出版,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一代建筑师,展现他们有关建筑的实践和思考。结合《应力》(李虎+黄文菁)一书呈现的内容,梳理OPEN建筑事务所回国后的思想脉络及实践发展,分别从"回归本土"和"开放建筑"两个角度,叙述OPEN事务所坚持现代主义精神的建筑态度及建筑向城市开放、向自然开放的建筑理念。认为和"OPEN"一样面对中国当下问题,并以建筑做出积极应对的新一代建筑师,或将共同构建中国本土语境中新的建筑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13,(Z1):180-181
英国建筑设计在世界建筑界的地位,如同英伦摇滚在世界音乐史所创造的辉煌一样无可替代。在这个有着灿烂历史的古老国度,创新的精神却始终蓬勃生长,这一点从英国的建筑教育、绿色建筑设计、建筑事务所制度构建等均行走于世界前列,便可见一斑。来自英国建筑教育界的教授和来自英国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他们对于英国建筑的理解。此外,Cooley Architects事务所总裁拉尔夫·库勒(Ralph Cooley)先生也将带领我们体验他一周繁忙的生活,从细节处感知英国建筑设计的独特文化和强劲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1989,(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筹)联合举办“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从1988年11月开始,经半年多的工作,已于1989年6月23日揭晓。7月6日在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10项作品为“中国八十年代建筑艺术获奖优秀作品”。这10项作品及其创作单位、建筑艺术主要创作者为(依票数多少为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2007,(4):26-26
“当代建筑名人”栏目从事建筑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是建筑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踏实的工作作风,撰写着中国建筑界的时代宣言;他们用严谨的执业态度,谱写着中国建筑界的未来辉煌。在这个中国建设行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愿意构筑一个平台,书写建筑的感悟与感知;我们愿意搭建一座桥梁,展现当代建筑工作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2007,(1):37-37
“当代建筑名人”栏目从事建筑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是建筑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踏实的工作作风,撰写着中国建筑界的时代宣言;他们用严谨的执业态度,谱写着中国建筑界的未来辉煌。在这个中国建设行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愿意构筑一个平台,书写建筑的感悟与感知;我们愿意搭建一座桥梁,展现当代建筑工作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作为透视中国当代建筑的窗口和探讨当代建筑问题的前沿阵地,<时代建筑>杂志对不断涌现的中国年轻建筑师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2005年第6期杂志曾以"中国年轻一代的建筑实践"为主题,推出了一批当时30岁左右的年轻建筑师如张斌、张轲、祝晓峰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张永和、王澍、刘家琨这批明星建筑师之后其设计实践开始受到建筑界的关注.如今,这批建筑师已逐渐成熟并活跃在建筑界.本期杂志再度聚焦中国年轻建筑师群体,即那些正在以实践和观念的探索得到建筑界关注的新鲜面孔.  相似文献   

15.
杨洋 《城市建筑》2014,(1):34-35
本文结合作者在荷兰建筑机构和事务所工作多年的经验,阐述荷兰建筑界较为普遍的工作方法和职业态度,来剖析一些成功的荷兰建筑师及建筑事务所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们比起前辈抛却了英雄主义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传统这个魔咒的束缚。他们都来自中小型建筑事务所,他们做的也都是中小体量的项目。在整个建筑界看似微波涟漪的他们,在文化上的价值都不可低估。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观察到日本建筑界推陈出新的态度与方法。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专注生长土地的最为真实的现实。看似微小的设计背后,是摆脱浮躁膨胀心态的回归,是重拾日本社会基础的回归,是演绎日本精神内涵的回归,是专研建筑本源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建筑创作》2012,(Z1):3
本期杂志是EMBT建筑事务所2002-201 2年作品专辑。总部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EMBT建筑事务所于1994年由恩里克·米拉耶斯与贝娜蒂塔·塔格里亚布共同创立。他们的设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共鸣,对传统的反思与对创新的热忱,以及对设计无边界的追求(建筑、景观、城市设施、室内、舞美)。他们的作品在全球建筑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并被享誉世界的《建筑素描》(EI Croquis)杂志多次报导。而天才建筑师米拉耶斯在2000年不幸谢世后,塔格里亚布凭借惊人的毅力、能力与乐观,带领EMBT团队将一个个未完成的重要项目变为现实。而后又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的精彩亮相向世人展示了EMBT已迈进一个全新的创造性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2020届获奖者名单揭晓。爱尔兰都柏林市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合伙人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获得2020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爱尔兰建筑师首次获得该奖项。两人于1978年在都柏林建立了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Grafton Architects),并一直在那里居住和从业。短短  相似文献   

19.
《安徽建筑》2019,(7):27-28
青年建筑师作为中国建筑界的主要群体,他们的设计实践对我国建筑设计理论和中国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一定标准选取部分青年建筑师,系统性的分析青年建筑师的社会背景和他们的教育背景,归纳了其社会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他们的实践职业形态及跨界整合的创作特质。为我国今后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西是当代国际建筑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师,他的理论得到了世界建筑界的广泛重视。本文系统介绍了他关于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的理论以及类似性城市、类推设计的思想,并介绍了他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创作的几个代表性作品这是本刊首次就“类型学”等有关理论进行介绍。本文作者是一位年青的建筑理论工作者,建筑学硕士,目前,在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历史所工作,是中国建筑文化沙龙成员。本文的发表,希望能引起建筑界同行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