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影艺术与城市空间建筑学和电影都属于世界七大艺术,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就源于建筑学。城市空间既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客体,又是电影中故事展开的舞台。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城市。没有去过某个城市的人,可以通过有关那个城市的电影对其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去过那个城市的人,则会通过电影对城市产生新的认识。电影也是城  相似文献   

2.
将“建构”思维融入“空间”议题,立体构建类型图解方法,剖析徽州乡土建筑空间,发现其基本类型中的复合性建造特征,分辨其多元要素中的联动性组构秩序,进而探寻其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生长规律,系统揭示这一典型“围域”形态极富弹性潜能的空间建构逻辑,为当下乡土建筑存量保护和乡村人居空间可持续更新拓展理性设计视野与在地建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中英古典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明代私家园林拙政园和英国18世纪自然式风景园斯陀园为例,借鉴叙事学理论分析两者的叙事逻辑,并运用横向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构建的发端、隐喻、方向和美学四个方面比较中英两国私家园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发现中英园林在寄托情感、宣布政治立场和传达哲学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中英园林的差异则根源于两国的文化差异。通过这种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园林背后的文化内核,从而重新思考传承传统文化与吸纳外来文化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章勇 《建筑技艺》2022,(5):92-96
<正>摄影与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通过摄影得到传播,在那些遥远地区的优秀建筑多数人无从探访,通过摄影图像的媒介得以家喻户晓,如央视大楼、香港中国银行、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悉尼歌剧院,能够到达现场一睹真容的只是全世界的一小部分人,但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些建筑的认知。如今的网络媒体加快了建筑传播的速度,在疫情期间,摄影充当了重要的媒介,在国际间交流严重受阻的今天,人们只有通过摄影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建建筑。  相似文献   

5.
中心区地铁站域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共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文章从地铁站域地上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地铁站域地上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地铁站域一体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的人工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一种典型城市模式.温州具有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务件和丰富的山水文化底蕴.通过对温州城市山水空间环境剖析,以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探求构筑温州现代化山水城市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是"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研究主要对地铁车站类型及站域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即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用地特征)、站域地下空间控制要素及指标体系、环境容量控制、功能系统控制和竖向控制等进行探讨,并以常州市为例,提出地铁沿线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的构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宏 《南方建筑》1997,(2):36-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高潮,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规划师开始探索建构城市特色的有效方法。本着重从城市设计入手,由城市地域总体和凯·林奇的城市五要素来讨论如何建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9.
空间叙事学源自以历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叙事学;在人文科学空间转型之际,被引入城市地理研究中。在此之际,空间叙事理论与行为主义、后现代主义城市地理学思想、方法融合形成,侧重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空间叙事方法,并具体应用于城市情感空间、空间政治、景观规划与设计、遗产地规划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还需在研究范式、理论与方法方面改进,以促进未来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场域”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空间的认知,探讨“场域”与空间的内在关系,即空间以一种抽象的存在方式作为“场域”的一种载体。研究在不同空间模式中“场域”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而挖掘空间与“场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视角解读了苏州作为山水城市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城市与近郊山水体系组成的"山——水——城"模式下的区域风景系统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剖析了苏州古城西郊浅山区作为关键连接体,在景观和人文上与城内的风景体系相互融合,构建超越城市范围的"城——郊"区域风景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山水城市建设应当在保护自然山水格局的基础上,从区域风景系统的视角将城市与自然山水结合,为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歆 《中国园林》2020,36(4):34
以灵隐寺为代表的杭州郊居山寺,是杭州传承最久、地理位置最稳固的历史建筑组群,也是杭州清代以前历史建筑仅有的留存。它们既是城郊山地开发的文化核心,也是山与城市之间水体联系网络的山中"锚固点"。这些山中的联系终端,帮助杭州城与山寺及城郊诸山紧密连接为一体,而对这种"山·寺"-"水·联系纽带"-"城市"共生模式的分析,也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山水城市的建设策略与规律。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上半年 ,广州林树森市长提出广州要“启动山水城市的建设”,并且指出 :“广州有山有水 ,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个大城市 ,明确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新思路 ,这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 ,有着重大的意义 ,也是对钱学森院士多年来提倡的“山水城市”理论的积极回应。本文先就山水与山水城市问题 ,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 ,它没有构成具有具象的特性。明末的陈文忠曾引用少陵诗句 :“天下何曾有山水 ,老夫不出长蓬蒿”。榜于门外。虽然他是另有所指 ,但是却能够清晰地说明 ,天然的形态要结合人为的意识 ,…  相似文献   

14.
刘松茯  朱海玄 《华中建筑》2010,28(11):156-158
城市形态审美是对城市形态构成逻辑的研究,具有场域性。随着审美对象从客体审美对象、主体审美对象、整体审美对象、生态审美对象的生态发展,城市形态审美场逻辑的整生为生态城市形态审美场,其整生化的审美结构是生态城市形态审美体系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工程推动了滇西南贫困地区乡村生产力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呈现规模显著扩张。生活环境、生产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了乡村空间重构和场域重塑,一系列隐含的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等新问题及其滞后性效应成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不稳定因素。借助场域理论,以云南省临沧市乡村为例,从“场域、惯习、资本”角度对乡村空间重构的逻辑框架进行解释,分析乡村场域重塑中多维空间再生产的适应性过程,揭示乡村从“群体互助的熟人礼俗场域”到“家庭协作的半熟人过渡场域”的演变,识别乡村场域重塑中“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空间再生产的滞后性问题。基于乡村“人地—产居—社会”关系逻辑的转变提出“探寻行动者共同认可的话语权与秩序”“转变候鸟居住模式为产居结合型模式”和“探索新场所与新乡土文化的连接方式”的乡村重构优化路径,为滇西南乡村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薛文博 《山西建筑》2012,38(15):11-13
通过对柏林国家美术新馆与金贝尔美术馆的研究,对现代纪念性建筑中的建构逻辑进行了讨论,从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建构的基本特征两方面展开了分析,进而明确了现代纪念性建筑中建构特征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龙彬 《规划师》2000,16(5):120-122
享誉世界的城市学家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里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沙翁的这段名言深刻地揭示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凝固的文化形态,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与之相呼应。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山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这里,“山水”…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的多样以及众多民族在各地区分布的多样,由此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民居建筑,并将地区性和民族性蕴含其中,形成了其后聚落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建构文脉。尽管民族建筑与地区建筑在有些地区互为典型建造,但细分下来,二者的建构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且在聚落、建筑和细部三个层面对规划设计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影的发展与都市的成长紧密相联,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黑色电影以美国的现代化城市为环境背景,记录了大量的城市影像。该文借由黑色电影对“大都市”的想象、建构和表达,结合对早期经典影片的分析,从建筑学角度研究黑色电影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探讨电影对城市的表达方式,揭示城市空间如何参与电影叙事,拓展对黑色电影空间的理解边界,探究城市空间建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