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青岛历史街区为对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手段,对青岛历史街区进行微更新策略研究。明确青岛历史街区海绵城市改造的目标,提出对历史街区进行雨洪管理,采用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等创新理念,并针对历史街区的独特属性,对建筑、院落、交通空间、绿地广场空间选用了适合历史街区的海绵城市技术手段。以潍县路19号里院作为案例研究,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历史街区微更新的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以期实现历史街区雨水循环利用,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黎懿贤 《城市建筑》2023,(10):50-53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建筑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保留着不同的空间特征。如何推进片区整体建筑风貌改造,以及对片区建筑进行置入、保护及修缮,是街区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难题。在符合城乡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的城市设计背景下,文章探究了将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必要性,提出把握片区建筑设计的整体方向的城市设计理念,并针对不同风貌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设计与改造路径:新建建筑置入、建筑单体改造、建筑群落整合、建筑功能置换。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历史街区的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政  周瑄 《规划师》2004,20(3):83-84
长期以来在历史街区更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中,许多规划人员错误地追求“理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应保持和发展城市历史街区多样性,并采取小而灵活的规划办法和新旧街区整体互动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不断面临着更新与改造。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及周边地段日益凸显的问题和原因为出发点,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芙蓉街及周边地段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模拟计算。针对模拟计算得出的空间特征数据,提出空间更新改造方法的三个具体措施:调整功能组织、优化空间结构和改善空间形态。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与改造的关注点从"建筑实体"转向"空间脉络",推进历史城市公共空间中街区空间保护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建筑》2017,(3)
结合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深入探讨城市历史脉络及其空间肌理与传统建筑改造设计的关系,通过分析改造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历史街区的改造内涵和整体策略,并结合具体改造设计,阐释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与传统风格及构建方式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有助于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为历史街区的肌理延续和文脉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薛浩  刘骜  林挺 《华中建筑》2014,(1):137-141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是街区改造工作中的新课题,在更新改造中,不但要注意旧式格局与建筑的沿承,同时也要注重新兴元素的引入。改造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的梳理、古建的维护、传统生活状态的展示来重现历史街区风貌;另一方面需要有机地注入现代社会新生活力,拓展街区脉络、演变建筑风格、转变建筑功能,更新建筑结构,使文脉得以沿承。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传统街区改造的传与承问题,并通过湖州府庙街区改造这一具体项目设计的全程思考,从空间、建筑、景观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街区的开发策略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7.
戴蕾  白辉 《建筑与环境》2007,1(5):111-116
本文阐述了在现代城市建设实践中重构城市建筑符号的重要意义,概括了重构城市建筑符号的途径:历史建筑改造利用、历史建筑形态再造、传统形式符号运用和历史街区环境整治,并用重庆山地建筑的成功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6,(10)
正如建筑有生命周期,历史街区的发展也处于"开发建设、稳态运营、破坏衰败、重组再生"的适应性循环的过程中。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和设施老旧的历史街区往往成为创造性破坏的对象。固守原状的静态"冻结式保护"往往难敌开发的诱惑,企业型政府有土地财政的诉求,开发商有资本盈利的诉求,居民有改善生活的诉求。如何将历史文化保护和政府、开发商与居民的诉求统筹起来,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面临着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双向老化的锁定,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稳态的丧失使其成为一片死去的沉淀的资产;而面临同样困境的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则通过引入资本推动空间重构而达到新的稳态,由于有利可图,大部分历史街区的物质性要素得以存续。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的经济韧性取决于改造项目的尺度;其社会韧性取决于改造项目的公共性;而能否调动一切力量保护历史文化的价值则决定了其制度韧性。  相似文献   

9.
田朝炜 《四川建材》2011,37(2):276-278
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部分,中国西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一些历史街区不能得到保护。一是在经济性方面,历史街区失去优势,从而被破坏再开发;另一方面,则没有体现自身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以码头的形式发展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城市的郊区嘉陵江畔,为典型的山地居住聚落。建筑以传统的中国巴蜀民居为主,多为1~2层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面临衰败,近两年对磁器口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更新。改造策略:首先引入以小商铺的商业模式,从而在经济性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古镇也成为重庆市观光休闲的旅游景点。同时保留了原有的空间形态(以低层高密度的形态,保留了街区的空间形态和肌理),继承了原有的建筑形态(包括建筑的木结构,建筑的构造做法)。此外,在环境景观方面,增设景观设施,沿袭了江边码头的功能性质,成为居民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磁器口古镇的商业改造和更新,历史街区得以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保护,改变了原有以居住为主的街区性质,转变为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成为城市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同时继承了城市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0.
在对历史街区商业建筑进行改造时,经济转型与消费心理改变了业态运营模式。文化逐渐作为消费的同时,也为改造更新提供了整合城市文脉,形成地域特征的可能。以南昌万寿宫商城立面改造实践为例,面对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和文化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方案基于城市整体的视野,分别以传承建筑风貌、历史街区修复、城市空间激活为导向,采用消隐、拼贴、整合等手法进行改造。从点、线、面三种不同的空间层次,分析研究当前国内历史街区商业建筑立面改造策略与方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中国最具文化代表性的街区,在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景观园林空间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三坊七巷的改造背景入手,通过对三坊七巷改造前后公共空间环境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商业运营情况的探讨,以期探寻文化历史街区更新中本土化继承的完美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有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如何平衡历史地块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新的难题.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空间特征的分析,梳理出街区在现阶段更新中,虽然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但存在历史文脉片段化、历史建筑未被有效利用的问题.并针对该...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是目前城市设计及改造的重要议题。以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结合大数据分析手段,支撑街区更新及基础设施建设。研究通过片区人群宏观特征识别、语义数据分析、POI数据分析定义街区提升重点及历史人文特征。通过改变街区内部分道路车行道的宽度及流量,打造适宜慢行的道路交通系统,配合衡复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资源及公共活动空间品质的提升,合理利用并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重新激发地区活力。以"梧桐-漫(慢)街"设计理念提出文化旅游的探访路线,打造衡复地区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相似文献   

15.
当着眼于城市文脉,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设立开发与规划标准,就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如同生命体般不断进化且有机生长的过程。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而街区内的建筑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整治,街区就会呈现出病态。文章以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街区视作一个生命体,借鉴中医针灸学的原理,把握整体脉络,探讨"街区针灸"模式下对历史文化街区可能的改造与更新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成为城市内部老旧街区改造中的核心,很多城市在老旧街区改造过程中寻根溯源,通过巧妙的设计,形成了彰显本地区域符号的空间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锦州市本地的历史和文化,深入调研古塔公园街区现存的发展建设问题,尝试利用地域文化对古塔公园老旧街区进行发展定位和改造设计,以期为锦州古塔公园街区未来的发展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叙事蒙太奇在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应用,说明叙事蒙太奇在建筑,特别是历史街区改造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叙事蒙太奇思维在建筑空间创作以及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实践方法,为叙事蒙太奇在建筑及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筑古迹修复与历史街区改造(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单个建筑古迹修复向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过渡解决现代城市建设问题 ,包括在历史街区中建造新建筑及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恢复 ,都不能不考虑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修复学产生数百年来 ,积累了一批宝贵的古建筑修复资料 ,在修复单个珍贵建筑的实践中 ,出现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随着城市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 ,修复古建筑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突出。近十几年来 ,许多国家从对单个建筑的修复 ,开始向形成历史街区特色建筑群的改造过渡。这种大规模的修复和改造工作 ,为今后更好地对城市进行修复和改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 ,…  相似文献   

19.
李莉  袁雁 《华中建筑》2010,28(7):127-129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与建设阶段,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运动也随之来临。历史街区在城市改造中面临多重的挑战。如何留住记载着城市历史的街巷,使这些历史遗产与城市和谐共生,焕发生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2009年暑期"德中同行"大学生竞赛中,我们对洞庭街这一武汉的历史街区进行了概念设计,通过对城市新旧建筑关系的分析与研究,提出"空间同构与共生"策略,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这类方法的探索,为中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青岛小港湾区域是青岛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在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面临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建设,如何发掘并延续这一街区的历史文脉,在保存旧有街区样式的同时如何更新旧有的使用功能,并使之现代化,是当前历史街区研究的课题.该区域设计面临的问题是基地建筑已经全部拆除,作为"历史风貌区"已不存在保护与改造旧有建筑的设计课题,设计任务因此转向如何营建一处新的历史风貌街区.从该区域的史料入手分析其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为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在恢复旧有街区布局前提下,借鉴日本明治村对历史建筑的保存方法,提出全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