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村落的水适应性是其传承至今代代村民积累保留下来的宝贵生态智慧,文章通过分析村落选址、布局形式、空间秩序等空间布局中的防洪防灾手段,研究其水环境管理理念,以求为传统村落的水系系统保护及村落改造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国内外传统村落生态营建理论及实践的总结分析,结合实地考察,从人地和谐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思想及智慧内涵进行思考,以期以其核心智慧应对多元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求。传统村落选址布局、资源利用与保护、防灾减灾等空间营建活动反映了古人"相地而生"的自然适应思想、"人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避险防灾"的生态安全思想,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其生态思想背后所蕴藏的智慧内涵:以协同思维指导村落空间建设;以自然过程支撑村落生命系统;以伦理秩序维持村落自然格局。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城乡建设实践,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态可持续营建行为准则、生态范式及价值向导。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少有的古代规划与营建知识体系的鲜活载体和典范工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面对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恶化、资源趋紧、特色缺失、文化断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归纳提炼其所蕴含的三大生态智慧核心,包括"遵循自然的形制格局""功能融合的空间形态"和"物尽其用的营造法则"。针对其当代发展困境,基于生态智慧理念分别从"消减胁迫因子,提升生态韧性""精明管理土地,优化产业结构""传承空间要素,更新场所环境""关注人文感知,回归设计本原"4个层面提出西南山地传统村落保护策略,以期为山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威  李翅  王静文 《风景园林》2018,25(8):91-96
生态适应性研究是剖析传统村落生态理念的重要角度。介绍生态适应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传统村落生态适应性研究包含2个部分:自然生态适应性和人文生态适应性。概述京西古道沿线传统山地聚落的宏观生态适应特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为例,立足于5个研究视角分析其自然及人文生态适应性,引入软件模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山地村落的生态适应理念予以总结,以期对中国今后的山地村镇规划与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但坐落于都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自身保护发展与都市人文、经济等辐射影响之间的博弈。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探讨城乡"共生"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并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六家畈村为例,从历史文化"共扬"、人居环境"共宜"、公服设施"共享"和产业经济"共兴"四个方面,提出城乡"共生"下六家畈村保护发展路径,以期对都市近郊型历史古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村落建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节能技术。以豫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为例,从村落的生态选址规划理念、乡土建筑群体院落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结构与构造工艺技术以及材料与围护结构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豫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新技术,包括屋面的营造及隔热、墙体的营造及保温、底层地坪防潮措施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对新技术应用和传统建筑进行了节能对比,其对当今城乡的生态宜居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特色"是民宿的灵魂。位于传统村落的民宿,在保护规划框架约束下,借助地域历史资源优势,从传统文化、自然资源、营建理念、生态技术、在地材料几方面切入,运用不同的"对话"手法,塑造民宿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助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现民宿建筑突出地域特色的双生共赢。  相似文献   

8.
在现今雾霾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江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不仅需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需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江南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融入区域环境的生态引领思路",协同区域环境簇群式生长;提出"构建山水村融的生态网架"作为宏观调控传统村落生态格局。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借鉴,并根据江南传统村落水网丰富的特点提出"弹性化的海绵村落生态网架"构思,构筑传统村落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指导江南传统村落生态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谢浩 《门窗》2014,(8):49-51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理念,接着通过实例分析中国传统民居在村落的选址、院落的布局及建筑单体的组合上的朴素的自然环境观及其原生态措施,最后从当代建筑的环境设计出发,探讨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之路,指出本土化的生态策略更适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是通过运用村落与根植于其上的文化、风土、建筑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利用本地资源顺应条件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保留本真谋求发展的过程。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及访谈等方法,对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西岭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西岭村现存问题及发展优势,植入"在地"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理念,从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在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路径的同时,延伸至整个乡村发展范畴,进而促进乡村整体建设水平改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乡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并创造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人居环境改变的点滴历史,是"两山"生态哲学观最朴素的体现.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从构建宜居乡村等角度出发,乡土村落的规划与设计必须与"两山"理论深入融合,既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要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发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乡村规划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而传统村落是乡村规划中传承自然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需从生态文明和地方性的视角进行科学规划。以浙江省传统村落为例,运用ArcGIS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及与山、水、林、田、海等自然要素的关联特征,从聚落与自然的格局关系视角,发现了浙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量与自然要素丰度双聚集、山形水势结构清晰、自然要素叠加关系明显等地方性空间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传统村落全域全要素的保护理念和以地方性为依据的“重点连片、次类带状、单一点状”的分类规划路径,探索集中连片保护理念下进一步提升传统村落自然风貌特色的规划方法,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文化不断退化甚至消亡的严峻形势下,为保护和发展好传统村落,本文运用"自然环境"结合"文化生态"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生态规划,从村寨的结构布局、绿化景观、道路设计、传统文化发展保护等方面进行探究,试图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海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解决琼北地区乡村矛盾与促进更新发展愈发显得重要。文章以海南澄迈国泰村为例,归纳琼北村落"梳式"布局的原型,以现状问题为出发点,构建了适宜的营建理念与"提取-研选-融合-重构"的策略方式。在村落实践中,将非物质活动与"田园隐居,生态康养"的理念相融合,在物质环境中实行新老村并行的空间重构,最终实现琼北村落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生态服务评价的研究在村落景观生态规划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生态服务评价可以定量的评估村落生态服务作用的发挥情况。本文立足于景观生态学学科理论,运用群组决策—层次分析法(GDM-AHP)建构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旭日村生态服务理论体系和评估方法,从旭日村的农业、水域、森林和城市生态服务4个方面评价旭日村综合生态服务作用的发挥情况。评价得出其"森林—农业—水域"综合生态服务中生态价值较高、休憩体验服务较差,城市生态服务中历史价值较高、文化服务发挥较差。据此提出保护规划策略,对于自然生态服务提出激发其生态作用,改善游憩设施及景观品质的策略;对于城市生态服务提出村落居住环境整治、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激活古建筑的利用率的策略。整合和规划旭日村自然资源,打造古村为"岭南建筑文化窗口",以期促进村落旅游业发展,寻求古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已逐渐受到重视,但如何从"保护"向"合理保护开发"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难题。文章基于福建省传统村落保护概况,分析了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继而以建瓯市迪口镇郑魏村传统村落为案例,立足其"特色挖掘、完善配套措施、多方参与和激活村庄造血功能"等层面,详细分析研究了其传统村落行动计划及近期实施方案,并基此从"保护规划、行动计划"两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谢浩 《上海建材》2014,(4):33-35
介绍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原生态"理念,通过实例分析中国传统民居在村落的选址、院落的布局和建筑单体的组合上朴素的自然环境观及其原生态措施,最后从当代建筑的环境设计出发,探讨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之路,指出本土化的生态策略更适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居形式的传统村落及其整体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景观特征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剖析,阐述了传统村落作为人居形式的空间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社会意义.借鉴欧洲建筑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及政策要点,论述了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核心理念,围绕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与整体性保护策略,从人居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复兴等角度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当今国内学术界与工程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钟腾榜眼府文化景区的建设目标旨在保护原有村落的基础上推动其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解读福建省漳州市钟腾村场所基础上,基于历史脉络、环境背景与旅游发展的背景思考,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与功能更新三大路径入手,探索并总结了传统村落更新的可持续性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于荟  张沛  李稷  张中华 《南方建筑》2021,(4):105-111
基于传统村落面临衰退、消失、转型等现实问题,以“分类保护与发展”为主要线索,针对不同类型村落提出相适应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聚焦于传统村落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类要素的内涵及其动态协同关系研究,提出“五态”融合理念,系统性地对传统村落进行解构,总结出多元化、适应性、复杂化的传统村落演化机制。以陕南地区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构建传统村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五态”中各要素不同状态的组合方式及现实基础,划分出原生滞缓型、初变发展型、转型重构型、消解收缩型4类传统村落。从动态、多维研究视角出发,探索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精准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