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混凝土作为最普遍的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然而裂缝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自愈混凝土可以弥补普通混凝土的缺点,在重大土木基础设施的及时修复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潜力。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国内外自愈混凝土研究的文献,阐述了自愈混凝土工作的机理,展现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下自愈混凝土中微生物脲酶的活性,并给出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永强  鲍国栋 《山西建筑》2010,36(34):159-160
以混凝土自愈性为研究内容,用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指标的变化率来表征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恢复状况,并系统比较了不同种类混凝土的抗冻融性优劣,通过研究得出,适当的掺杂粉煤灰和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自愈性,指出要注重非冻融季节对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这对提高其抗冻融耐久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红霞  刘秦 《门窗》2013,(8):181
本文研究分析了引起混凝土收缩的各种机理,如塑性收缩、化学收缩、自生收缩、干燥收缩、温度收缩以及碳化收缩,可为减轻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而引起的不利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延武  赵冠刚  龚爱军 《山西建筑》2009,35(10):166-167
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和科研机构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机理的研究和阐释,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中的大部分是由于干燥收缩引起的,而关于混凝土的徐变,没有一种理论能完美的解释徐变的所有现象,若将几种理论综合来考虑,则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建筑技术开发》2010,37(5):71-72
<正> 对裂缝自愈混凝土以往大多数人都抱有是否有必要的想法。近些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本身质量的渐趋恶化以及人们对结构物耐久性的普遍重视,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置格外关注,有的甚至认为即使提高一定费用,也应将裂缝  相似文献   

7.
《商品混凝土》2012,(12):70
近日,荷兰代夫理工大学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成果:使用细菌孢子来修复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在张力下很容易产生裂痕。为了加大混凝土强度,工程师常常会使用大量的钢筋,也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另一种做法便是对混凝土进行修复。不过对于在地下或是水中的挡土结构,修复是相当困难的,而研究能够自我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钢纤维和有机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及研究方法,回顾总结了目前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与破坏性能改性研究做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背景、思路、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的改性研究体系。根据再生骨料混凝土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的破坏形态和断面特征总结了其破坏的一般规律,依据破坏机理得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提高的改性研究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性方法。介绍了再生骨料的强化技术,如纳米材料、纤维材料和矿物添加剂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归纳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即再生骨料加工机制的形成、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应用体系的形成和有效监测机制的建立。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最薄弱区域,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破坏性能最为关键的是强化界面过渡区;相关结论可为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性能和推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高效塑化剂在混凝土中的吸附、分散、润滑、润湿、减水、增强、抑制坍落度损失等方面,综述了其塑化作用机理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王俊昌  江波 《山西建筑》2007,33(30):189-190
指出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具有均匀、密实、稳定的特征体系,具有超高的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良好的延性和断裂性能,对RPC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增强机理,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的脆性材料,针对其在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裂缝和损伤现象,从而降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的情况,对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自修复以及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自修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冯敏  侯景鹏 《山西建筑》2008,34(18):167-168
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的概念、起源、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工程应用等,分别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几个方面诸如流动性、填充性、粘聚力、钢筋通过性能、抗离析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指标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光催化技术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合 《混凝土》2003,(6):46-47
二氧化钵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绿色环保技术。近年来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和环保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原理、具有光催化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提出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活性粉末混凝土即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由法国的Bouygues试验室在1993年根据高致密水泥基均匀体系研制出的一种超高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及高韧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特性优势及应用现状,通过与普通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比较,提出了泡沫混凝土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同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of conductive asphalt concrete (CAC) and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ed stress or strain could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asphalt concrete, and this influence is called the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The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reflects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 of asphalt concrete. The piezoresistivity mechanism of CAC is studi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ductive substance and conductive mechanism of carbon fiber and graphite 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A series-wound model is built to interpret the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This model explains why CAC has a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The number of electronic carriers in the interior structure influences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of CAC and this number would change i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piezoresistivity effect of CAC can be analyzed by electronic carriers’ numb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stivity and number of electronic carriers is the inverse ratio.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乡村分散的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上的聚集。国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城镇化的发展受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三大力量的推动和引导。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驱动力越来越多元化,作用机理也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城镇化发展中的动力与阻力,在增强区域内城镇的服务能力、增强城镇的集聚和扩散能力、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和科学规划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阐述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部孔结构是影响混凝土受冻融破坏的关键因素;外掺粉煤灰改变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增加总孔隙率,细化最可几孔径分布,使混凝土冻融破坏方式由静水压侵蚀向渗透压侵蚀转变,加剧了结构性能的劣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水胶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引气型混凝土的抗冻融侵蚀能力明显降低;配制粉煤灰混凝土必须掺入引气剂,以保证必要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