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浙江省水利移民多采用小城镇"插入型"安置方式,这种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移民生存的物质环境,然而移民社会文化却延续着乡村传统。文章通过对比移民搬迁前后物质空间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化,梳理其社会文化特征,尤其是老年移民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延续,挖掘农村老年移民在融入城镇人居环境中出现的生产生活需求空间应对缺失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规划独立生活空间,控制社区规划层面,以及完备农耕要素的安置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农民进城上楼后要真正融入城市。在后"失地农民安置"时代,安置社区的空间环境、社会人群等方面面临众多问题,通过社区更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强社会治理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华通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华通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为目标,全面分析华通社区居民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西北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城镇化水平低,移民搬迁是区域性扶贫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旱腰带地区为例.将移民安置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结合作为切入点,确定了西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规划方法体系。明确了安置社区建设与特色城镇化模式相结合、公众参与及社区规划师制度、确保方案灵活性、建立统一的安置建设标准等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传统城镇化给村镇带来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并极大影响到村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通过对村镇人居环境问题的剖析,探讨村镇人居环境的发展需求及内涵,结合江苏省海门市海永乡的村镇规划建设探索村镇宜居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提出了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村镇宜居社区建设规划的方法思路,以期为村镇社区建设以及我国更广大地域的村镇地区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借鉴了台湾9.21大地震灾后重建先进经验,并结合川西平原的"林盘"模式、TOD模式及灾后重建的需求,从生态体系、社会心理、人居环境、商业价值等多角度出发进行构思设计,尊重地域特征及社会需求(水文化和道文化的延续、满足灾民安置需求);传统模式的借鉴(林盘文化和水系肌理的延续);新型人居社区的营造(新都市主义的街坊式社区)力求创造新都市  相似文献   

6.
2011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通过完善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地域文化与城镇特色建设、科技应用与节能减排、安全系统建设等,将城镇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城郊移民安置模式、进入城市移民安置模式、县内移民城镇集中安置模式、小城镇集聚型安置模式下的移民村镇建设模式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各类城镇化移民安置居住模式,立足城镇化模式、村镇规划、建筑学等角度,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各类移民城镇化安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宜性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之后,宁夏中南部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异地搬迁的吊庄移民尝试使本地居民就近迁移。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以本土材料和传统夯土技艺为出发点,依据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造价、满足村民人居需求的设计理念,融入绿色建筑技术,以营造更加符合宁夏中南部地区地域特色的移民新村为目的,为后续新型移民搬迁安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目前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区域性产业集聚特征分布考虑,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且对城乡传统人居环境冲击相对比较剧烈的浙江省中部发达地区城乡新社区集聚区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城乡人居环境学视角出发,通过浙江省义乌市新社区各镇街新社区集聚区的各类别集聚建设项目的调研、策划、设计和施工等的全建设周期的参与实践,分步骤完成各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动态人居环境信息处理及反馈设计模块数据库"的建设,为国内现阶段针对沿海省份产业发达地区大规模城乡集聚战略推行和与之对应的新社区人居环境建设保障,提供更详实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乡建筑规划学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非 《江西建材》2014,(13):43-44
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年社区景观设计的几个重要问题。先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出发,结合当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生理特征,对老年社区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景观设计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社会发展背景与老年人群诉求的情况下,才能为当代老年人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景观环境,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1.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与传统"城镇化"所不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  相似文献   

12.
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大量亟待安置的乡村移民,随之而来的安置问题是移民搬迁政策的核心问题,而各类"移民"的特殊背景及需求,也对安置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试图探讨旅游产业引导下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的规划策略,从而使搬迁移民获得延续其传统文脉的新的生活环境,也为陕南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注入良性的活力。首先简要介绍了陕南移民搬迁政策的背景;其次以陕南汉阴县凤凰山度假产业园项目为例,借助SWOT分析法对旅游产业引导下以综合旅游服务区为规划主体的移民搬迁安置策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针对具体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理念和方案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美好的人居环境是新型城镇化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最直接地表现为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人居规划就是在传统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多学科综合的指导思想,基于对城镇发展的系统研究和城镇居民的现实需求提出的新规划方法。本文从城市为什么需要人居规划、人居规划的核心和内涵以及人居规划的独特模式与亮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入居规划是中小城市宜居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禀赋下城镇体系布局的特点出发。从水资源、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城镇基础设施等人地关系内在影响因子角度切入。探寻资源约束条件对城镇体系布局带来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并以宁夏中卫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联合国人居标准界定的生态移民转移疏解和吸纳地区的选取、可利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等技术方法,提出了中卫市城镇体系布局的优化方案和生态移民的安置建议,为城镇体系布局空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刘博新  黎鹏志 《园林》2020,(7):80-86
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一种特殊类型的社区,在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社会和谐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安置区规划设计中引入康复景观理念是解决安置居民社会弱势与特殊空间需求的积极尝试。本研究结合实际设计案例,首先阐释旅游开发安置社区与康复景观之关系;其次对设计项目背景和设计依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说明该案例康复景观设计策略;最后进行总结,认为应从景区联动、老龄化与心理适应、社区活力激发3方面对旅游开发型安置社区的景观设计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6.
老龄化成为我国当前人口发展的趋势,老龄人口的占比增高,也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从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情况和使用效果来看,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养老理念、设施体系、设施设计三个方面对日本城市老年人居环境进行梳理,总结了我国城市老年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并试图从养老体系方面进行适宜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杨楼村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解决村民劳动就业,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基本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人口的集中和转移关系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契机,将涉及安置的村庄集中安置建设城市新社区的规划方法及实践。文章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西三村为例,结合背景分析,总结了工业区村庄的特征,提出了安置区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探讨了如何针对被安置村民实际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探索引导农民转型升级,由过去的为一产服务,转变为为二、三产服务的职工,合理安排村民生产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留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丁茂喜 《城市建筑》2013,(12):290-290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不断转化的过程。而人居环境则是指聚集人口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环境。当前,国家日益加速的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出现了种种矛盾与危机。如何在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和谐中取得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不可避免,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老年人居环境问题的分析 ,提出福州市城市发展中应重视人口老年化 ,重视社区建设、重视历史延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