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辽河老街因辽河而家喻户晓。自营口开埠以后,辽河老街对带动营口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文章将其价值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辽河老街构成了营口市发展的雏形;营口及老街的开埠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东北近代化历程;辽河老街近代建筑群是研究东北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活标本。这些价值的挖掘旨在唤起人们对该历史街区的关注与重视,最终促进辽河老街的保护与合理再利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调查了北海老街的建筑类型和代表建筑,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对建筑物的特点、实用性和生态学分析,提出了针对北海老街建筑与环境及其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晶 《山西建筑》2007,33(30):29-30
通过营口近代建筑,分析了近代建筑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意义,以唤起营口相关部门对近代建筑的保护意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方法和如何使新旧建筑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辽河西大街曾是营口最有历史的一条老街区,由于受两种文化的影响,其近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形式。本文通过对现存较完好的1000多米的历史街区上的近代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以真实史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西大街建筑的两种形式——中国传统式以及"同光体"式,并阐述了两种建筑形式的特点。同时,对近代建筑的材质及结构也做了大量研究。诸多前期工作旨在为后续的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周江 《城市住宅》2022,29(1):148-150
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内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类型的商业街和传统民居建筑.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下,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活力衰减、业态发展缓慢等问题.作为呼和浩特城区较为成熟的传统商业街,塞上老街如今已难以承担起宣传城市文化、继承历史传统、辅助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此,遵循城市触媒理论,在老街中置入新建博物馆,解决塞上老街面临...  相似文献   

6.
刘红红  吴薇 《华中建筑》2014,(4):137-141,161
建筑类型与形式问题是城市的客观存在,它能够实现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解释。对历史建筑类型与形式的研究,可以为当前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近代武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等影响,催生了西方近代建筑类型,由此形成了城市建筑类型的多样化特征。同时,西方建筑形式的出现使得传统城市空间中出现新的空间要素与空间景象,改变了城市面貌。在外来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近代武昌城市建筑形态的拼贴与杂糅,更多地显示出"表皮西化、内核中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辽河老街位于辽河出海口附近,曾经盛极一时。其上保留着诸多的近代建筑,是本土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三者的碰撞与交融的见证。基于此背景,从建筑形态、空间格局、空间尺度及街、巷风格与文化氛围的塑造、与码头的关联等角度来捕捉历史符号,将其融入到辽河老街的保护与发展当中。同时,对辽河老街应充分利用与港口毗邻的优势,加强与东北腹地的联系,协调街区与港口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必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色彩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地点下城市的风貌与特色,增加了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异质性.以昆明老街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色彩的角度,通过SD法对其建筑色彩现状进行评价.基于HSL色彩模式,通过图像色彩提取识别的方式对老街主要街道色彩、老街与周边城市建筑的色彩进行客观对比分析,总结了昆明老街及其周边建筑的色...  相似文献   

9.
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徽州传统商业文化的核心传承地,传统商业建筑作为老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发展是延续屯溪老街历史文化的基点。文章通过对屯溪老街传统商业建筑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功能置换、空间重组、建筑外部界面重塑3个方面剖析基于"微更新"的屯溪老街传统商业建筑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中西文化比较和建筑形态观念两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三种主要建筑类型,由此说明文化转的历史意义及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葛亮  丁援 《城市规划》2011,(10):101-102
<正>1.概况昙华林位于武昌城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历史上在此处曾有三义殿、罗汉殿、正觉寺等众多佛教建筑,现已损毁。近代以来由于外商和教会的到来,这里成为近代历史优秀建筑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12.
喻汝青  钱锋 《南方建筑》2020,(2):97-103
中国近代体育场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体育场是近代中国的重要体育建筑类型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的主要类型和三个主要的历史演进阶段。从空间分布、建筑风格等特征解析了体育场的现代转型过程,探究了中国近代体育场建筑研究凸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安的近代建筑虽然没有取得像古代那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像其他沿海开埠城市那么典型,但它反映了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特点,见证了西安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西安近代西式建筑是西安近代建筑走向"西化"的缩影.本文以对西安近代建筑的普查为基础,对西安近代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近代西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其外来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类型的特征和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西安近代西式建筑的特点与沿海开埠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如何正确看待西安等内陆城市的近代建筑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8)
北海老街遗存的历史文化建筑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北海老街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功,给老街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要提高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制订保护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措施,结合地方特色,为北海老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体育文化的语境,梳理了中国近代体育建筑在西方体育文化移植的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为使中国近代体育建筑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利用,有必要利用谱系学的构建来梳理其源流发展,该文总结了八种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类型。最后尝试建立类型、风格、思想、技术的历史谱系,刻画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16.
建筑     
《城市住宅》2012,(7):18-19
正海口修复骑楼老街首批历史建筑海南省海口市水巷口骑楼老街首批10幢历史建筑的主体修复工作完毕。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方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并邀请海南和广东汕尾老工匠施工,希望再现南洋骑楼建筑的原貌。首批修复的10栋历史建筑修复工程中整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广西北海市老街建筑的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其所处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老街的选址、建筑通风、排水和细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合理性,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娇 《城建档案》2012,(11):29-30
本文针对海口骑楼老街独特的建筑结构及其贯穿海口近代建筑的文化韵味,提出应重视骑楼档案的收集,为综合整治与修缮提供有利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外廊样式"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认为"外廊样式"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存在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始终,丰富繁衍并精彩演绎,对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衍生出"骑楼街屋"这种特殊的城镇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随着山东近代城市的发展,济南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体现西方建筑文化思想的近代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式的近代建筑风格.本文结合济南近代建筑的调查和分析,从齐鲁大学主体建筑论述了济南近代建筑受西方影响后的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