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贵州某低品位金矿含砷、有机碳等有害杂质,且含金矿物呈微细粒嵌布,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石。通过矿石性质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前人试验研究的调研,开展条件试验和多种选别流程的对比试验研究,该试验研究获得金精矿金品位19.18 g/t,金回收率91.61%。  相似文献   

2.
贵州某低品位金矿含金1.86 g/t,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产资源,试验采用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选取CuSO_4和NaSH为活化剂,以PAX为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38 mm 85%的条件下,通过1次粗选、2次精选和3次扫选,最终获得了金精矿品位为21.99 g/t、金回收率为83.55%的满意指标。  相似文献   

3.
贵州某低品位褐铁矿主要以针铁矿、菱铁矿和少量磁铁矿、黄铁矿形式存在,属于难选铁矿石,常规的磁选、浮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均不能获得满意的指标。试验采用氯化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精矿品位为60.96%,回收率为87.16%的良好指标,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贵州某低品位褐铁矿主要以针铁矿、菱铁矿和少量磁铁矿、黄铁矿形式存在,属于难选铁矿石,常规的磁选、浮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均不能获得满意的指标.试验采用氯化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精矿品位为60.96%,回收率为87.16%的良好指标,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某难选低品位金矿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载金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微细和易浮脉石矿泥是影响金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强化载金黄铁矿捕收的同时,选择合适的调整剂可以显著提高金的选矿指标。原矿金品位为1.69 g/t时,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回收率69.85%、金品位20.47 g/t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6.
某高砷含碳低品位难选金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某高砷含碳低品位难选金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碳酸钠和水玻璃为调整剂, 实现了矿泥分散和脉石矿物的选择性抑制; 采用Y89-0为捕收剂, 实现了对载金矿物(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的选择性捕收。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 采用一粗二精三扫闭路浮选流程, 在原矿金品位2.36 g/t时, 可获得精矿金品位36.08 g/t、回收率86.77%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优先浮碳-铅锌依次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对内蒙古某含碳低品位铅锌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铁铬盐木质素为铅精选抑制剂、以硫酸铜和某盐为锌粗选活化剂可有效回收铅锌,最终铅精矿中铅品位为44.77%、锌品位为6.85%、铅回收率为68.10%、锌回收率为2.75%,锌精矿中锌品位为49.21%、铅品位为0.63%、锌回收率为82.45%、铅回收率为4.00%,并且铅和锌在碳质中的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某低品位原生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某低品位原生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浮选指标各影响因素的优化,得出了粗选最佳选别条件:磨矿细度-200目65%;pH值调整剂碳酸钠用量1500g/t,相应pH值为8.5;浮选浓度31%;丁基黄药用量60g/t;2#油用量35g/t。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的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精矿品位29.8g/t、回收率为94.59%的较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低品位金矿可以通过浮选达到预先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甘肃某金矿为低品位氧化矿石,金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金颗粒以微细粒为主,且有37.04%以包裹金形式赋存。在矿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常规浮选、重选、全泥氰化三种工艺流程对比,最终确定用全泥氰化工艺回收金。通过全泥氰化指标各影响因素的优化探讨试验,得出了最佳选别条件:磨矿细度-200目占85%、保护碱石灰用量为2000g/t、PH=10-11、氰化钠用量800g/t、浸出时间4h、矿浆浓度40%、底炭密度15g/L、吸附时间8h。在此条件下,进行氰化炭浸综合条件平行试验,可获得金浸出率93.15%、金吸附率99.45%、金总回收率92.63%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肃某低品位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磨至-0.074 mm粒级占90%,添加石灰2000 g/t、硫酸铜100 g/t、丁黄药120 g/t、丁铵40 g/t,经一粗三精一扫,得到的闭路指标为:金精矿含金14.98 g/t,回收率71.49%.并对浮选尾矿进行了重选试验,对原矿、闭路尾矿进行了氰化浸出试验,进而查明该矿中金的损失形态及浮选指标不理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 贵州某金矿产于三叠系底部的粉砂岩,是一新类型金矿。未发现明金,硫化物含量甚少,主要载金矿物是以水云母为主各种复杂的脉石矿物,互相胶结在碎砂岩中,所以用机械选矿方法和全泥直接浸出都达不到有效提金目的。  相似文献   

12.
某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 最终确定采用浮选-焙烧-氰化浸出工艺, 可以获得Au的浸出率71.46%, Au的总回收率为59.79%。  相似文献   

13.
叶峰宏  刘全军  邓荣东  胡婷 《非金属矿》2012,35(3):32-34,40
该矿石萤石品位为28.65%,属于低品位萤石矿。经试验制定2次粗选8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可获得SiO2含量小于0.5%、CaCO3含量小于0.4%、萤石精矿品位为97.69%、回收率为54.08%的优质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4.
某低品位氧化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低品位氧化型金矿矿石进行了详细的氰化法提金试验研究,采用"破碎—洗矿—重选—堆浸—炭浸"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该技术为矿石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东某低品位金矿,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对比试验,采用单一浮选和浮选加尼尔森重选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试验得到:单一浮选条件下细度在-0.075mm 84%时,闭路流程可获得产率2.22%,金品位63.30g/t,回收率88.31%的金精矿;尼尔森重选尾矿再磨至细度-0.075mm 68%时,浮选闭路试验可以获得产率1.95%,品位29.32g/t,回收率78.47%的浮选金精矿。此项试验表明,尼尔森重选+浮选为最优的选别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 难选金矿石,又称为难处理金矿石,通常为高砷高碳型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这类金矿石往往经细磨后仍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方法有效地浸出。我国这类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从1978年在贵州省册亨县发现国内第一个高砷高碳微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至今,通过10几年的地质勘探工作,相继在全国16个省(区)发现了这类难处理金矿,远景储量非常可观,将成为我国“八五”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某低品位难浸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粗三精三扫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品位118.5g/t、回收率80.34%的浮选金精矿。浮选金精矿在600℃下焙烧1h后再氰化浸出,可获得金浸出率90.94%、综合回收率73.06%的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18.
王有为 《现代矿业》2022,(7):147-150
为确定国内某低品位弱磁性铁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并优化选别指标,针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磁—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磁铁矿嵌布粒度分布较为分散,以中粒为主,属中—细粒不均匀嵌布;矿石中的磁铁矿嵌布特征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匀,且有部分磁性铁矿物与磁黄铁矿连生,给铁矿选别带来一定的困难。磁—浮联合工艺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选抛尾—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反浮选脱硫联合工艺进行选铁脱硫试验效果较好,获得了含硫0.39%、TFe品位65.43%、TFe回收率71.36%的合格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蒙古某含碳低品位硫化铅锌矿石有机碳含量高并以隐晶质形式存在、铅锌硫化物嵌布粒度微细等特点,采用磨矿后预先浮选脱碳-铅锌硫依次浮选-铅、锌粗精矿精选前进行再磨的工艺流程对其进行选矿试验,并在铅精选时加入碳的高效抑制剂铁铬木质素磺酸盐,最终获得了铅品位为53.67%、铅回收率为56.93%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4.64%、锌回收率为83.19%的锌精矿和硫品位为36.89%、硫回收率为59.11%的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高效综合利用云南某低品位银锰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洗矿—活化焙烧—络合浸出—浸渣回收锰工艺,最终获得了纯度大于98%、回收率为83.79%的海绵银产品;浸银后锰渣经超声波处理—磁选流程可获得产率为16.90%,锰品位为30.06%的锰精矿;该工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为该类矿石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工业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