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作为异军突起的京郊乡村旅游项目,古北水镇很好地展现了乡土风貌,它的特色营造也值得我们关注。古北水镇的营造特色之一在于它在原有聚落基础上对院落进行重组和整合,结合了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而打造出独特的聚落景观。本文通过对古北水镇聚落景观意象的解析来分析其营造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
以濯水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肌理分析方法,对古镇旅游景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古镇旅游景区的意象图式和空间优化路径,有利于保护濯水古镇景区的历史文化,延续乡土景观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毛华松  吴旻栩  胡斌 《园林》2020,(11):50-55
对古镇景观空间内在文化理解的欠缺,造成古镇景观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文化表达破碎问题,导致了古镇空间文化感知度和原真性体验的降低,削弱了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精神的体现。景观叙事在叙事内容的解读、景观符号的塑造及情节序列的建构上,与古镇文化的空间表达具有良好适配性。本文结合景观叙事理论,以木洞镇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文化空间行为4方面解读古镇原型景观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表达,通过符号转译相关理论方法重塑木洞古镇的景观叙事符号。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游览路径、空间序列、文化行为3方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从空间景观和文化行为2个层面提出叙事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古镇文化资源表达破碎困境,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敏  孙俊桥 《四川建筑》2010,30(6):34-36
在前人对乡村景观意象研究的基础上,以参与者的体验与价值感知深入分析雅安上里古镇的乡村景观及其意象元素,解读上里古镇景观的实质以及上里古镇的景观结构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和循环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古北水镇的走访调研,介绍了古北水镇的传统文化特征,从特色民俗村落空间传承与再造要素入手,对古北水镇中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的传承与再造展开深度剖析,旨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紫玥  曹伟 《园林》2024,(2):46-54
水乡古镇是具有独特景观特征的传统聚落景观,承载和传承乡土文化。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在挖掘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历史文化特质研究中具备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评估途径,有利于实现对传统聚落景观的有效保护与开发。以焦溪古镇为例,引入景观基因识别理论,对其隐性和显性景观基因总结评估,并构建焦溪景观基因图谱,从环境和村域两个尺度挖掘景观基因结构特征,从山水格局、生态智慧和布局营建三个角度总结景观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尺度上,焦溪水乡古镇具备三山两水的环境格局,同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商贸城镇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2)村域尺度上,焦溪景观基因点分布集中形成两条核心廊道,构成“桥—河—街—弄—圈门”的独特结构,但是部分景观部件存在损毁、不存的现状;景观基因类型丰富,涉及生态、生产、生活,组成“山—河—田—村”自然格局。未来水乡古镇研究体系的完善和构建仍需要持续广泛的合作和深入研究,为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国房地产行业萧条之际,北京"古北水镇"成功运营,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约100万人,基于"微度假"市场的文化旅游小镇成为时下旅游地产的新亮点。这也引发了业界对文化旅游小镇运营模式的思考:中青旅通过模式输出打造的"古北水镇"如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一鸣惊人?在各行业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文化旅游小镇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形成独特的开发运营模式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紧邻司马台长城。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传统民居文化等多元文化遗产是古北水镇规划设计的出发点,但如何在延续传统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满足文化遗产展示和旅游发展等建设目的,是本文研究与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古北水镇不同功能性的院落空间进行解析,将适用于展示、接待的院落空间组织方式与传统合院空间组织方式进行比较,讨论院落空间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重新组织方式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古镇景观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基于农业元素在古镇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结合SBE法对贵州青岩古镇、镇远古镇、丙安古镇、隆里古镇的景观进行美学评价。根据古镇巷道与院落空间的景观特色,制定了侧重于农业元素的评价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关系模型,提出了古镇景观提升中调动居民管护植物的主动性、加强小品与环境的融洽度等美化古镇景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景观·体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芳  熊和平 《四川建筑》2004,24(4):20-23
通过景观审美者体验过程中所经历的由物境上升到情境再升华到意境的意蕴层次结构来探讨景观设计 :从景观审美者的物境体验来表达景观的形式美 ,情境体验来追求景观的意象美 ,意境体验来创造景观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蕴含着丰富的 乡土文化资源,本文归纳了传统场镇空间所 具有的山水意象、街市意象与文化共生意象 特征并以洛带古镇的更新设计为例,对构 成空间意象的实体要素诸如街道、界面、 区域、节点与标志建筑的可识别性等方面进 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在乡土人居环境的建设 中,如何营造具有鲜明乡土文化特色的传统 场镇空间意象。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需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意象,其中可印象性与可识别性为城市景观意象表达的灵魂。本文以绍兴瓜渚湖东岸公园设计为例,分别从时间、空间和文化内涵三个层面阐述城市景观意象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时间意象,在保留现有植物和景观设施基础上,挖掘历史痕迹,进行"恢复与再生"场地记忆;空间意象,通过"仿象与互融"的手法将绍兴特有的山水格局融入方案中,塑造水脉相通,风景独特的开放空间;文化内涵则是通过文化元素的解构和组合,意在表达公园的识别性。  相似文献   

13.
江南古镇具有重要的景观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价值。研究古镇空间活力有利于揭示人群的聚集规律,从而合理配置古镇功能业态,调控人流时空分布,优化居民与游客在古镇中的体验。文章以同里古镇为例,基于百度热力图工具所提供的动态大数据,经Arc 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后,对古镇工作日与周末典型时段的空间活力特征展开研究,发现古镇活力空间呈现出“东西双核成带、南北纵向延伸、周末西核三中心组团”的分布特征;同时,以滨水空间分布与旅游业态分布作为主要指标,探究影响古镇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发展下古镇景观动态保护、科学管理的优化策略,为江南古镇的景观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古镇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古镇文化景观的地方性逐渐受到外来文化、价值观导向的影响,景观"非地方"的元素越来越多。本文从CAS理论角度出发,剖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大理沙溪古镇(亦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的文化景观系统构成,认为古镇文化景观系统包括价值系统(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产业文化)和物质系统(宏观、中观和微观),二者相互适应且系统内各要素也相互适应,最终推动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CAS理论作为系统性科学,是分析理解世界的工具,将该理论引入园林景观领域有助于剖析景观系统的构成与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乌镇~1)地处杭嘉湖腹地,是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千年古镇。以东栅、西栅为代表的整体式景区开发成为古镇发展的独特模式,使得乌镇呈现出与周边众多更为生活化的水乡古镇不同的气质,这一模式也在北京古北水镇等地被推广升级。随着戏剧节、互联网大会的先后举办,以及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等新建筑的落成,乌镇正试图通过一场文化与艺术复兴计划由传统的旅游景区转变为国际性文化小镇。北栅作为推动古镇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极,与现有东西栅封闭式景区不同的是,它将成为一个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主导的开放式街区,并与既有旅游资源形成积极互动。北栅丝厂作为片区更新开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五水共治"为契机,从城的意象、水的意象、人的意象三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具体方式,以更好地发扬绍兴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城水相融"的古城新意象。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镇往往与水同生、因水而秀、傍水而名,滨水古镇集优美自然景观和浓厚历史文化于一身,历史风貌的缩影和代表,其开发建设对古镇的功能、经济、景观、生态等方面影响很大。文章通过对滨水古镇——黄龙溪古镇的现状调查和资料搜集,探索滨水古镇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确保传统文化、历史脉络的延续,为滨水古镇风貌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枫泾古镇坐落在江南水网密布地区,有典型而独特的江南水乡特色,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拥有"一镇跨两省"的区位特殊性,具有"吴跟越角"地域文化特征,是典型的"界河文化"城镇。文章用实地调研和历史研究方法,分析其"界河文化"的形成、特征和载体,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从空间格局、历史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古镇复兴策略建议,对与之类似的城镇研究和规划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华中建筑》2021,39(9)
传统古镇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财富,然而在旅游介入过程中,古镇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对旅游发展呈现出不适应性。该文在探索旅游适应性涵义的基础上指出其与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关系,结合三河古镇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从古镇文化景观构成中提炼出物质性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基于旅游适应性理论,研究三河古镇发展旅游过程中在景观风貌、文化表达以及旅游介入带动的商业发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在形态、文态和业态三个方面保护和传承三河古镇文化景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涵博  胡强 《四川建材》2012,38(1):55-56
随着第五批国家历史名村名镇名单公布,古镇的旅游开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古镇街巷空间作为古镇意象的一个承载体,其空间尺度与功能关系则成为体现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关注点.本文从街巷尺度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古镇街巷空间意象的营造进行一定的探究,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对古镇街巷空间的高宽比、灰空间以及空间的多样性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归类与研究,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