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建筑空间是多因素综合构成的,包括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生理与心理、功能与形象,其复杂程度随建筑现代化程度而增加。新的结构与构造形式、设备与技术装备日益复杂,构成建筑空间的各种部件的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其相互作用与影响使建筑空间感觉日趋复杂,在设计上应从直接的视觉反应进而考虑思想深度、及其内涵丰富感受。这就是建筑空间的不定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蔡良娃  曾坚  曾鹏 《新建筑》2006,(3):76-80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物理空间与数字化空间、物质实体与虚拟建构之间共同存在的状态,使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时空观拓展为一种虚实共存的新领域。电脑所赋予的空间虚拟能力使建筑空间很容易被实施切割、扭曲、滑动、重叠等操作,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建构达到空前复杂和自由。通过对先锋建筑师空间形体生成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形体生成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周琦  高钢 《建筑师》2007,(4):9-19
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有复杂和简单之分。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获得耐人寻味,富有层次的复杂空间与形式,规避下意识的,不假思索的简单性。本文试图通过理性的分析,从哲学和意识形态、过程和发展、技术、社会历史因素的演变等不同层面寻求创造丰富建筑空间与形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媒介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空间从传统形态中解放出来,人们在使用功能与精神属性之外更加关注其视觉表象。本文从多元空间的复合化、褶皱空间的折叠化以及超验虚拟的现实化三方面对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当代复杂建筑空间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宋莉 《南方建筑》1998,(4):84-87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内容要求具有全方位,多层次与高效率。于是大量综合性建筑如复合建筑和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空间构成随之复杂多样化。空间组合时,多种复杂繁多的功能空间之间需要有更多的辅助性、联系性、转换性即“过渡性空间”相联。然而相对于主体空间或功能空间,“过渡性空间”的设计常被忽略了,因此认识与掌握“过渡性空间”概念及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二、“过渡性空间”概念1、空间秩序在空间组合中,如何处理好功能空间,过渡性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将其功能,服务对象,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技术结构…  相似文献   

6.
现代建筑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已由原来的功能单一向着当今的功能多元转化。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亦由以往的简单明了趋向体型复杂。在今天,人们不仅在生产与生活上使用建筑空间,而且还从艺术上和感官上欣赏建筑空间。这反映了建筑空间对于我们来说.不仅具有使用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功能。现代建筑空间的多层次、多功能正是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和精神要求。超高层、多功能的建筑不断拨地而起,伴随着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建筑空间的消防安全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课题。我们知道,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颖奇特、造型别致的现代建筑不断涌现,为实现这些建筑效果,往往需要设计复杂的空间结构方案,从而导致结构设计和节点设计的难度增大,尤其是复杂空间节点设计难度更大.如何设计形式各异的复杂空间节点,满足建筑和结构安全可靠,成为结构设计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工程对复杂空间结构中出现的复杂空间节点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从结构优化设计的角度总结复杂节点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对复杂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以了解复杂空间节点的受力状态并验证复杂节点设计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建构与形态是构成建筑空间的一组基本问题,二者在空间的生成过程中往往形成复杂的交互关系,相互影响与制约。建构本就是诗意的建造,这种诗意建造的结果必然呈现出优美的建筑形态。在这种关系中,合理的细部构造设计才能对形态给予支持,达成预期的空间构想。该文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研发楼的设计为例,对建构与形态问题进行实验性思考,探究二者复杂的交互关系对建筑空间生成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找寻建筑技术与艺术表现性的完美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医院是一种功能关系多样、流线组织复杂的建筑类型,通过对业主需求的认真分析研究,以及对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组织,我们采用与之相应的设计逻辑,解决场地空间与建筑布局、功能与建设量等种种矛盾,同时获得了形体大气整体,空间变化丰富,功能组织合理,流线清晰简捷的具有医院性格特征的建筑形象。  相似文献   

10.
张永青 《城市建筑》2013,(8):27-27,47
本文结合江西省公安指挥中心设计方案,通过对复杂功能的分析,生成相应的多样化空间序列,同时强调空间格局与建筑主题气质的统一,并与外部城市空间形成对话融合,来完成复杂功能下群体建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了庭院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就建筑的庭院空间与建筑本身的关系做出了简明分析。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五种基本的围合方式以及两种不同的构成方式,并且总结出即使再复杂的传统建筑庭院空间,都是遵循了上述的基本围合与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语录     
《城市环境设计》2011,(3):228-228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城市的建筑景观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的、圆的、高的、矮的关系。除了建筑之外你要考虑有没有公共的空间等问题,空间和光的问题也要  相似文献   

13.
楼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类型,兼具有城防、居住、娱乐以及礼佛等多种重要功能,其自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建筑技术和较大的建筑体量,同时竖向空间的设计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体现出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章首先对楼阁建筑的概念进行阐述,对楼阁建筑空间设计的空间复合、时空同一、空间"平面化"等特点进行分析,最后解读其蕴含的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4.
将模因学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引入建筑领域,论述建筑模因的概念、特征,并将其细分为三类——建筑思维模因、建筑形式模因、建筑空间模因。对建筑复杂系统的概念做出界定,进而探讨以建筑模因作为系统主体的合理性。通过实例分析建筑模因的传播与进化过程,试图为建筑风格的演变和地域特征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商业建筑在城市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角色和空间角色,对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城市经济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商业建筑的开发和发展对于城市环境的各种影响,以及城市环境如何反作用于商业建筑的开发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商业建筑的开发和发展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的特性决定了商业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的互动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表现——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双重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是一座奇特的建筑。本文从其建筑特征着眼分析了该建筑在灵感与创意、空间与形态、隐喻与象征、色彩与肌理及简约与复杂等层面上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认为该建筑正是澳大利亚国家和历史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建筑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标志性建筑由于拥有综合复杂的空间内涵属性和对城市空间重要的结构性塑造潜力,彰显着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顶端水准与创作实践思潮风向,亦是当代中国建筑艺术跨文化建筑实践的重要类型,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形成自我独立语汇、拓展国际影响力、实现话语与身份认同、中西融通交流的重要实践载体。文章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为指引,将当代中国标志性建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空间-媒介复合性”载体,对其所勾连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典型渠道与共融空间进行梳理,并以“空间表达、主体实践、以及文化认知”三个维度对标志性建筑所构筑的典型通路中的中国当代建筑跨文化图景的轮廓与特质进行整体性研究,以此梳理标志性建筑在中国当代建筑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国内首个“毗卢观音”造型为建筑形态的复杂宗教文旅建筑——普陀山观音圣坛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突破,重点包括“须弥山”多曲面双层斜交空间网格清水混凝土结构、“如意塔”巨型复杂空间曲面劲性混凝土结构、“毗卢观音”复杂佛教建筑造型装饰等多项技术攻关,解决了大型复杂现代宗教文旅建筑工程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9.
梁宇鸣  原菊蒲 《山西建筑》2009,35(23):40-41
指出阿尔多·西扎(Alvaro Siza)是葡萄牙最著名的建筑师,他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文脉,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介绍了西扎建筑思想的形成环境,并从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筑光的运用两方面介绍了他的作品,展示了他所设计的简单、平实外表下,包裹着的极其复杂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建筑学报》2000,(10):35-37
在石油大学综合实验楼设计中探讨了建筑与特定广场空间环境的关系 ,在满足复杂功能要求的同时 ,将特殊场地条件下的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营造具有高校文化氛围的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