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城镇而言的地域概念。本文所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房以及与居住生活有关的建筑物和设施用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近几年我国都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计划,却遭遇重重阻碍,廉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遇到了莫大的阻力;文章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修建廉租房进行了研究,认为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修建廉租房具有重大意义并为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保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力措施,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通过整治工作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对整治工作认识不够深,缺乏专项规划指导,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忽视城乡统筹发展,农民集体利益遭到侵害和缺少整治资金来源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存在问题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土地整治法制建设,完善专项规划编制统筹协调整治工作,拓宽资金渠道、加强筹措力度、规范资金使用,加强整治规划实施管理和规范技术标准,严格监督实施过程等项措施,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土空间治理的基础性制度,主体功能区战略对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秩序具有重要的规范与引导作用。建设用地强度是建设用地管理的重要维度,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用地强度变化,有助于深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效应的理论认知,同时为后续规划实施提供方向引导。基于中国2000-2020年人口普查、建设用地分布数据,分析全国各县区建设用地强度变化,识别面向主体功能分区的建设用地利用模式与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人口规模与利用强度变化对于建设用地扩张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首先,2000-2020年间,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强度有所上升,而限制开发区建设用地强度显著下降;其次,“人口收缩-用地强度下降”是全国占比最高的建设用地利用模式,城市化地区与限制开发区建设用地利用模式呈现差异化特征;最后,建设用地强度变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性因素,用地强度变化在2000-2010、2010-2020年解释了全国88.18%与94.81%的建设用地扩张,限制开发区中用地强度变化对建设用地扩张解释度随时间加强,城市化地区则有所减弱。本文对不同主体功能区下建设用地强度进行了及时、系统评估,也为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由此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与集约用地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由此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与集约用地已是大势所趋.农牧业连队是新疆建设兵团"新型团场"建设的基础和基本单位,分析农牧业连队用地即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有助于促进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便为兵团"新型团场"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本文通过分析琼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梳理琼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五种主要模式,探讨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分区是引导区域土地整治活动的方向。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基于实现"三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立地条件、生产功能、生活条件和生态功能4个方面因素考虑,建立指标体系,运用APH-熵权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并分析"三生"功能指标空间分布,结合系统聚类法划分清远市土地整治分区,并结合清远市的实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属性、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等情况对分区结果进行调整,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涵养保护型、农业生产提质型、城乡统筹发展型和城镇优先发展型4个土地整治区,并结合各分区的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可为清远市制订土地整治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其基本目标是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文章明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分析潜力的来源,指出潜力测算遵循的三个原则,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强度、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指标的潜力测算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取得良好的实证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重庆统筹城乡试验区,以地票模式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资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首先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权益资本化的内涵、概念及存在问题,其次研究地票的概念及产生过程、制度与政策保障、流转交易程序以及取得的主要实效,最后探讨地票交易有待改进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住宅用地建设强度分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亚辉 《规划师》2007,23(10):29-31
成都市住宅用地建设强度分区规划通过人口总量分析住宅建筑总量,确定全市住宅用地平均容积率;根据住宅用地所处区位进行分区、分级,使地块容积率与地块基础设施条件相关;在提高容积率的同时,降低住宅建筑密度,保护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形成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2.
13.
罗梦怡 《四川建材》2019,(10):44-46
针对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的热潮,提出了文化博物馆功能分区单一性的问题。在梳理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选取经典案例,并进行实地调研,从展览空间、交通空间、人文环境、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四方面考虑,阐述相应的措施,以确定最优的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小产权房现状、农村房屋闲置、房产资料缺失、住宅流转不畅、土地权属不清及补偿缺乏依据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农村建设用地面临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依托三调平台提出了分类处置、优化布局、分类登记、促进流转、确权赋能及城乡同价的具体对策,为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土地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集体建设用地能否流转、如何流转也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现实表明,要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更好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理顺农村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之间关系,就必然要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选取的某城区当成调研的背景,明辨了建设用地依循的监测办法。惯常用到的规划监测,存在偏多的弊病。信息化的评判及监测途径,创设了动态特性的监测系统。规划建设用地特有的新颖监测,涵盖了系统固有的组织架构、解析及查验的流程、配套架构下的保证机制。这样做,为后续的监测评判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7.
戴逸琼 《浙江建筑》2009,26(8):73-75
通过对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西雅图社区花园的用地获取、功能分区和元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倞 《风景园林》2019,26(11):113-119
社区花园在欧美具有悠久历史,在健康城市建设和促进社区发展方面的功效已经得到证实。目前,已针对社区花园的功能、类型、经营和科普等开展研究,但对土地获取和设计相关的研究较少。西雅图的社区花园历史悠久,并获得政府支持,是美国发展社区花园的城市典范。通过对西雅图23个典型案例进行调研,对用地获取方式、功能类型、分区和元素组成进行分类总结,为设计建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花园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索资金来源的新渠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用地问题(一)小城镇数量多,用地增长过快到2003年底湖南省耕地总面积389.10×104hm2,人均耕地0.0492hm2,低于全国0.106hm2的人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近些年来,湖南省小城镇发展迅速,数量多,到2002年底湖南的建制镇增加到1097个,其中县城镇72个,集镇增加到2224个,小城镇总量为3321个,小城镇密度大,全省每个小城镇(不包括集镇)的辐射范围仅为62.82km2;人口和建设用地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3年的1101.94km2增加到2002年的2180.51km2,小城镇人口由1993年的1090.01万增加到2002年的1491.29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