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慕晓东 《风景园林》2023,30(3):33-41
【目的】风景园林批评学因自身复杂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境况,在当前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论建构,亟须建立一套可供参阅和讨论的研究框架。【方法】研究拟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主体论5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1)本体论主要界定风景园林批评的定义、内容、思维、类型、步骤和功能;2)价值论主要从学科、社会、生态和文化4个维度讨论风景园林批评的价值;3)认识论在四位一体(批评、历史、理论与设计)的认知基础上,深入理解风景园林批评的理论范畴;4)方法论依托于人文主义、实证主义和设计科学3种研究和批评范式,进而尝试重构风景园林批评核心方法论(即山水之境);5)主体论介绍了批评家的职责和呈现风景园林批评的多重媒介。【结论】这份研究框架旨在推动风景园林批评学的建立和发展,以期在学科层面、教育层面、行业层面、社会层面和时代层面均发挥相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美术馆     
正和美术馆(HEM)位于广东顺德,是由家族发起、安藤忠雄设计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HEM关注从近代文化艺术思潮到国际视野下的当代艺术进程,通过为公众呈现独具魅力的展览和多元开放的文化活动,希望凭借自身的独特性,建立起传播的枢纽,挖掘跨文化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文尝试解析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中国都市中,建筑批评所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剖析当代建筑批评现象。并依据对于当代建筑批评狭义与广义的讨论将消费文化中建筑批评方法由表及里分为趣味批评与社会文化批评,探讨大众消费文化场景下建筑批评的不同方法,及其对当今建筑学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设计》2010,(1):72-101
Monolab建于1999年,目标是高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研究,简易和实验是Monolab的主题。Monolab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效、清晰的概念和先进的分析手段,综合当代文化处理复杂的项目Monolab设计领域广泛:从家具设计到别墅,由住宅项目、城市计划从车站和城市中心到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建筑设计的关注背景下,与同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德国慕尼黑安联运动场相比较。以共时性的批评模式,对不同建筑文化体系之间的两个建筑作品比较,以同一个设计团队中设计的两个不同作品比较,在不同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0)
批评语义是设计批评的简约表达,对设计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一些食品包装存在过度包装、模仿化包装、欺骗性包装等问题,所以食品包装设计需要批评语义介入。基于这种背景,批评语义在当代食品包装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批评语义与当代食品包装设计的内在联系,论述食品包装的批评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圳市梅林水库水文化基地景观设计”为例,通过阐述该设计构思与手法,着重分析了“文化意念在景观设计中如何表达”,表明景观设计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从研究文化、解读历史再到具体设计表达的一个过程,强调了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公元前1世纪)的《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以来,与建筑理论一样.建筑批评经历了从历史批评、艺术批评到智性批评.又进入哲学和文化批评的阶段。建筑批评与建筑的历史演变十分密切.建筑批评反映了建筑的这种演变,尤其是反映重大的历史变化。20世纪的建筑经历了十分重大的转型.尤其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和变化。随着建筑的发展,这个时期以来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批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结合现代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建筑批评在建筑创作和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建筑批评在更宏观的文化批评中的地位,阐述建筑批评是建筑思想的催化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秋野 《建筑师》2006,(3):54-58
本文通过库哈斯的理论与实践,讨论作为个人批评立场与方法的反讽观念在建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后现代主义以后建筑学从普遍的公共期望中发展出个人反讽,以及从道德负担到自由批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当前“千城一面”现象,从3个层面对千城一面展开讨论:一是对批评的剖析、还原,更深层次、多维度地认识批评的话语问题,二是在新的空间理论下辨析出城市认知范式的转换路径;三是探讨以空间文化认同和可持续性作为千城一面问题的一种回答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建筑理论和建筑史奠定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基础,建筑的思潮变化和实践都离不开建筑的批评。通过建筑批评学的视角去分析中外后现代主义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在突破了功能主义之后的人性化、自由化的设计思想变化。研究表明,由于中西方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中外后现代主义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方向都不尽相同。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化、强调地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的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之一,发展经历了从象形到表意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汉字的形象结构包涵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观念等内容。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到楷书再到活字印刷术宋体字的产生发展,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逐步完善和规范。茶叶快速发展盛行的唐朝和宋朝也正是书法盛行的时期,茶文化和汉字都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茶叶与书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上,中国书法艺术意韵与诗意与茶文化的古朴意境十分契合,因此汉字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茶产品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茶叶包装对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结合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将汉字设计融入到书法设计中,不仅通过汉字意境彰显茶叶的文化意境,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因此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5):122-123
女性主义批评为人们重新审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在此关系下女性的命运提供了新的视野。反抗父权制文化作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一支,本文试从两部影视作品中女性的婚姻、性、生存空间三个方面对女性生存状况作出审视,对当代女性以启迪警醒。  相似文献   

15.
蔡佩 《门窗》2012,(11):116+118
分析设计师与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地域环境与博物馆建筑和室内空间创作等问题后,通过对湖湘地域建筑和室内在空间的有关理论和湖湘地域文化的特点研究以及对湖湘地域博物馆的案例分析,得出从传统中创造现代,即从湖湘地域建筑空间特性的分析中得出湖南的建筑文化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技术手段演绎它,提出设计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建筑的抽象思维模式,使湖湘文化在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实践表现更明确。  相似文献   

16.
批评为何?     
《建筑与文化》2011,(4):6-11
《建筑与文化》杂志自2011年第4期开始正式设"建筑批评专栏",由王家浩主持。专栏每期内容,将选择一个中国建筑界的具体现象为话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建筑界与批评界人士,以"微博体"的形式,从对现状的诊断到开放的可能性的探讨展开提问与回答。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不仅可以折射出中国近三十年以来的其他相关文化领域的发展状况的共相,也形成一个"正在发生"的建筑批评力量,深入探讨中国建筑批评的现状及未来实践的可能。本期内容特别采用"刊中刊"形式,以独立、醒目的版式风格,呈现了我们对建筑批评所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建筑批评又称为建筑评论、建筑批判、建筑评价。建筑批评注重对一件建筑作品、一系列建筑作品或建筑的某种整体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和判断。价值批评体现主题与客体之间关系,价值批评始终是建筑批评的核心。建筑与艺术造型的关系不仅在于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还在于从建筑批评的角度来看,艺术造型也是建筑批评的重要形式。建筑所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建筑是社会的体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段俊原 《中外建筑》2015,(4):98-101
现阶段,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城市景观仅仅成了造绿、建广场的代名词,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使城市毫无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将"文化"作为设计理念,以"文化走廊"为设计目标,将西宁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以点、线、面的多层立体方式展现在绿带之中,在这里,文化将不仅仅是点缀,而是主题,是北川河的特色和标签。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山西建筑》2007,33(10):48-49
通过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的详细介绍,指出在现代设计中继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很好的结合、利用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来发展设计,从而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家具作为人与环境的一个纽带,无论从视觉和功能上都极为重要。本文从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角度,提出都江堰市公共家具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将都江堰市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以"杩槎"和"竹笼"为代表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形态衍化、纹样提炼、材质置换等设计手法,应用到设计当中,最终呈现一套承载文化、便于推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