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计算机信息》2007,(27):316-317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三届2007全国虚拟仪器技术教师交流会,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108所高等院校的超过250位老师参与此次活动。交流会这个平台为老师们带来了以虚拟仪器技术为核心的、最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技术,他们不但参与各场技术讲座,与国内外近十位在工程教育及科研方面成果丰硕的教授专家面对面交流,而且还能和同领域的老师们建立起联系,创造或增进合作的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测控技术》2008,27(10)
2008年8月,美国NI近日在广州、大连两地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技术教师交流会。本次交流会围绕“从理论到实现”这一主题展开,旨在为高校领域带来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技术,并且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同领域的老师们增进彼此交流合作。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108所高等院校的超过330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1)近日在广州、大连两地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技术教师交流会.本次交流会围绕"从理论到实现"这一主题展开,旨在为高校领域带来最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技术,并且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同领域的老师们增进彼此交流合作.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108所高等院校的超过330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十多所工程类知名院校的共20多位教授专家分享了工程教育及科研方面的成果与心得.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8):1043-1043
2006年8月——继第一届“NI虚拟仪器技术-高校教师交流日”在05至06寒假顺利举行后,NI公司又在近日暑假期间成功举办“虚拟仪器技术暑期教师交流周”活动。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40多所工程类知名院校的共80多教师/教授,从全国各地齐聚上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和交流,活动获得了来宾们的积极反馈和好评。  相似文献   

5.
<正>继成功举办两届之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第三届"虚拟仪器技术教师交流会(Professor Day)"近日在北京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顺利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108所高等院校的超过250位教师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博览》2010,(9):4-4
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简称NI)于2010年7月20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六届NI高校教师交流会(ProfessorDay 2010)。会议围绕“创新”为主题,通过精彩的演讲、展示和交流活动,为来自全国9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参会教师奉献了一场关于图形化系统设计助力工程教育创新的技术盛宴。  相似文献   

7.
由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21日至22日在浙江金华召开。教育部师范司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0余位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就“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作了精彩报告。100多位与会代表围绕国内外高师教育、教师职后教育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实施等问题展开广泛研讨。  相似文献   

8.
Blog展台     
“东行记”Blog网站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老师和研究生教与学的Blog园地,供同学和老师们发表自己学习与研究的体会、文章、日志、随笔以及自己对人生、学问、科技的认识。我们还与各地参加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和研究的老师们共同交流,在Blog上发表了各地一线教师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文章。我们真诚地希望,“东行记”上积累的文章、创意、灵感和丰富的资料能够为全国的老师和同学们共享,为祖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贡献我们微薄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访问“东行记”,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和头脑风暴,欢迎大家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国外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育体制的变革,都离不开教育技术的参与。一切参与教育过程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技术素养,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但现在许多新教师只懂得教书育人,不知道如何应用技术来支持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新教师并没有作好在课堂上使用技术的准备,这就使得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变得非常迫切。这里的新教师我们将之定义为刚工作不满一年还处于实习期的教师和职前教师。  相似文献   

10.
《微计算机信息》2006,(3X):303-303
岁末迎新之际.来自全国16所知名高校的20多位资深教授参加了由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举办的第一届“NI虚拟仪器技术-高校教师交流日”活动。与会的各位理工科教授都是资深的NI用户,对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的虚拟仪器技术在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开发上的应用都具有多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7月,NI公司于7月15日在西子湖畔杭州成功举办了第十届NI高校教师交流会(Professor Day 2014)。杭州作为中国东部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年教师交流会的主题围绕"Do Engineering--图形化系统设计开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工程教育"这一理念展开,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197所高校和25所高职院校的280余名教师参加。  相似文献   

12.
齐伟易水禾软件公司王老师的这篇文章,以非常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让众多非"技术"专业的教师们对时下热门的技术术语有了基本了解。同时,王老师在文中也以大胆的想象勾勒了它们用之于教育的可能效果景象。以下评论无关乎王老师的文章,只是借此引出对云计  相似文献   

13.
业内动态     
《自动化信息》2008,(9):5-12
森兰加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从理论到实现,未来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向NI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技术教师交流会于广州大连两地成功举办;贝加菜又添新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景德镇市由市电教馆牵头,以2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5所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为基地,各级示范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已经了开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笔者有幸作为培训教师参加了省里的培训。现对本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学员们表现出来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岁末迎新之际,来自全国16所知名高校的20多位资深教授参加了由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举办的第一届“NI虚拟仪器技术一高校教师交流日”活动。与会的各位理工科教授都是资深的NI用户。对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的虚拟仪器技术在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开发上的应用都具有多年的经验。会议期间,他们热情地畅谈了使用NI软硬工具(包括NI专为院校领域开发的系统等)的经验和心得,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工程学术领域对NI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接受度和信心。会议期间,NI高校市场部的陈庆全经理作了主题发…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2011年7月,美国NI公司于7月1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七届NI高校教师交流会(ProfessorDay 2011)。会议围绕从创新教学到高效科研,统一的图形化系统设计平台这一主题,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11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教师共赴这场年度最新技术和成果展示交流盛会。NI一直以推动创新教学,实现高效科研,助力中国工程教育发展为己任。本次活动便以工程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为题,拉开了精彩主题演  相似文献   

18.
近日,首届亚太创新教师大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来自15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信息化教育领域的官员、专家及学科老师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提交信息化应用案例达94个。中国教育部师范司对此次大会给予了高度重视,派出由2位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带队、3位教育专家和6位一线老师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本刊以“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调查”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为主题,分别组织实施了全国范围的调查,并在第9、10两期连续刊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引起读者强烈反响。不久前,王佑镁、钟志贤、黄琰和施虹冰四位老师将他们在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课题研究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活动——对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写成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发给我们。鉴于被调查对象居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希望这个调查报告对于全国类似的样本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年底,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全国实验学校”)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与会者之一,笔者在听取了全国实验学校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克东教授题为《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争创优质研究成果》的报告后感触很深。李克东教授在总结六年来全国实验学校工作经验时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日本200所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