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当土质属于软土层地基,多层住宅沉降较大,往往呈现凹陷形不均匀沉降.当沉降到一定限度时,在建筑物底层门窗洞口角部出现斜裂缝或八字型裂缝,少数的可发展到二层和三层,此类裂缝大多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加多,待地基下沉稳定后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房屋不均匀沉降时结构的应力应变:建筑物通过基础把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轴向力)传递给地基,地基产生的反力作用在基础底面积上,与轴向力平衡时.才能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与完整性。如果因某些原因(后面叙述),基础下局部地基土发生剪切、下沉、土层滑移等变位.破坏了轴向力与地基反力的平衡,地基与基础之间就成松散接触  相似文献   

3.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 1 产生原因 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的.深度大.扩散愈大,同一深处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少。正是由于土壤的这种应力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沉降分布,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房屋有顶层端单元的内外纵墙门窗洞上口与外纵墙交接的横墙端部的上端出现斜裂缝,内外墙与楼板交接处还出现水平裂缝,房屋两个端单元内外纵墙门窗洞上口指一层或二层出现裂缝,即八字裂缝。这都是常见的裂缝类型。产生墙体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即受阳光辐射的温度原因,软地基上建造房屋引起沉降原因等。如砖混房屋长度过大,构造柱问题,大挑檐问题,砖、砂浆强度等问题则更加剧裂缝产生。为预防裂缝,可采取增强外纵墙及内墙的抗剪及抗拉能力,外纵墙与内横承重墙交叉处设构造柱,内纵墙与内横承重墙交叉处设构造柱,尽量减少挑檐长度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现浇板与预制板比较有以下优点:房屋的整体性与抗不均匀沉降性强,结构安全性好,预埋方便等。但现浇板若浇注不好会产生一些裂缝,不少用户担心这些裂缝是因为房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从而心里感到不安。下面就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浅谈  相似文献   

6.
对石家庄市某单层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民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浸泡地基,致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裂缝,并给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为类似的工程事故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层房屋的砖墙,产生裂缝的原因一般有: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胀缩不均,荷重超载作用等。砖墙、砖柱的裂缝发展严重将会危及砖砌体的稳定,或影响房屋使用,当在地震及其它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破坏。下面按产生裂缝的原因分类浅析。 一、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 软土地基上的房屋,往往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墙体裂缝,多数裂缝产生于底层和顶层的纵横墙门窗洞口角部分。一般房屋均呈正向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纵向中部沉得多,故裂缝呈对称的“八”字形,且其走向往沉降大的方向上升,如图1示,如若房屋一端比另一端高几层,则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8.
一、裂缝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 1、设计原因。地基基础设计处理不当,使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上部结构产生很大的附加应力,引起梁、板、柱间产生拉剪变形,从而诱发楼板角裂。房屋纵向长度超过规范不设伸缩缝,在薄弱部位产生垂直于房屋纵向长度的板面通长裂缝。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润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冯昆荣 《建筑安全》2005,20(3):35-36
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在地基沉降时,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结构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或者下沉倾斜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高层建筑将会处在危险之中。本文主要从地基、建筑结构和形体等方面,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程设计实例经验,综合分析"软弱下卧层"的加固要求,引用地基处理方法中的"土体→加筋→加强"复合地基概念,直接对"软弱下卧层"进行深层加固处理,通过"软弱下卧层"的工程力学性质的改变和变形模量的修正,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和建筑沉降变形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温度应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韩重庆  孟少平 《建筑技术》2000,31(12):820-822
近年我国许多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超大建筑物,不设或少设伸缩缝,若不采取措施,将出现大面积开裂,由于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收缩、徐变有直接关系,因此分析的难度很大。对此采用一套以弹性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方法,对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可为超大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共同作用理论 ,从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角度出发 ,对中硬地层地区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不设缝时基础筏板厚度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理的振动台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实现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振动台实验,研究了不均匀震陷机理。实验中结构和地基土均匀分布,输入单方向水平加速度时程,得到了结构和土体中加速度、动应力和不均匀震陷的分布并总结了其规律。实验表明:(1)结构基底地震动与自由场相比相差很大,对称位置的竖向加速度和动应力呈反对称分布;(2)反对称的竖向动应力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震陷。因此,地震波的不规则性对不均匀震陷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和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红黏土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比研究柔性和刚性浅基础黏土地基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红黏土。得到如下结论:柔性基础地基相对于刚性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沉降也相应增加;柔性基础地基有更好的位移协调性,其裂缝开展较晚并远离基础角点,分布更密、更均匀;刚性基础地基的滑动面要比柔性基础更大、更深;基础外侧地基土竖向位移由持续沉降转向隆起时的承载力可作为局部剪切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某教学楼裂缝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可娟  宋丽  许崇华 《山西建筑》2007,33(4):169-170
以某教学楼为例,介绍了建筑物的各种裂缝形态,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两方面分析了建筑物设计及施工引起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原位测试结果表明, 大底盘高层建筑的受力状态及变形特征与相连的第一跨裙房基础密切相关,其具备在两个刚度及荷载相差较大的结构形式下所形成的不同地基应力状态之间进行平缓调整的能力。 对于常规工程而言,大底盘高层建筑下 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可取高层建筑基础宽度的 1.2 倍; 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变形控制条件可按以下限值控制:高层下整体挠曲最大限值不超过 0.5‰ ,与高层整体连接的第一跨裙房与高层建筑的沉降差最大限值不超过 0.001 l ,裙房其它柱间沉降差最大限值不超过 0.002 l 。  相似文献   

19.
结合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箱基和砂卵石地基共同作用机理 ,对三者共同作用的关键问题———基底反力的求解 ,首次在结构连续化方法的基础上 ,运用加权残数法求出了基底反力的大小及分布。还运用所编程序定量分析了影响基底反力大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