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CaO颗粒形貌、颗粒分散性、颗粒孔隙特性及反应温度对CaO碳酸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水合作用和乙醇溶液调质制备多孔CaO颗粒,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孔隙结构等方法对多孔CaO颗粒进行表征,利用热分析天平对多孔CaO颗粒的碳酸化反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合作用与乙醇溶液调质能改变颗粒分散性及颗粒孔隙特性,有利于提高CaO钙转化率;CaO碳酸化反应在700℃左右时钙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电容器级团化钽粉粒度分布及强度的方法.其中心内容是:先采用3种不同比表面积、松装密度和费氏平均粒径的钠还原原粉,按3种烧结工艺制得团化钽粉.然后把烧结得到的6种试样加入纯水中,以200~300 r/min进行高速搅拌并以40 W,42 kHz超声波振动.将激光衍射分析仪的激光束穿过经不同搅拌时间的悬浊钽粉,测得不同时间的钽粉粒径分布曲线.分析分布曲线可以获得团化钽粉的一系列信息,包括:①几种团化钽粉颗粒的相对强度;②影响团化钽粉颗粒强度的因素;③钽粉强度和其他性能如介电损耗、流动性,平均粒径及密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西班牙马德里纳米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与德国汉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共同开发了一种基于半导体颗粒和碳纳米管的新型杂化材料。半导体纳米晶体(也称作量子点)有着宽广的吸收谱线、较窄的  相似文献   

4.
周建波  袁文革  崔春翔 《材料导报》2005,19(Z1):170-172,185
分析了近几年原位复合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主要机理以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系统(简称:通风系统)内的颗粒沉积会对室内人员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降低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室内二次污染。如果清楚了通风管内何处沉积着或易于沉积有害气溶胶,就能在最初设计通风系统时多加注意,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尽量减少它们的沉积,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补救效率以及降低相关费用。掌握通风管道中颗粒沉积的知识不仅对模拟建筑内颗粒情况有帮助,还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颗粒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爆炸驱动形成的颗粒射流决定了颗粒在爆炸冲击流场中的分散。本文通过高速分幅照相技术技术研究了不同饱和度的石英砂壳在爆炸流场中的动态破碎过程,得到了颗粒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和射流的结构特征。通过射流撞击靶板产生的加速度信号可以考察射流体在冲击流场中的拉伸和分散。我们发现间隙液体对颗粒射流的形成和演化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颗粒在斜槽中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示踪颗粒法对细玻璃球在斜槽中的低速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颗粒的流动行为与斜槽表面特征密切相关 ,对光滑表面存在明显的壁面滑移 ,而对粗糙壁面 ,在低速流情况下不存在滑移。实验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的速度分布和流层厚度 ,并分析了斜槽倾角、流率及壁面状况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及趣味性的研究,一是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是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实验气氛;三是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四是主动设计趣味性实验,用实验解决问题;五是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家庭小实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9.
李昊  李铁虎 《功能材料》2012,43(20):2839-2842,2847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由C包覆的纳米铁颗粒(FeNP)原位沉积于碳纳米管(CNTs)表面并形成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纳米铁颗粒(CNTs/FeNP)杂化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杂化结构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铁颗粒通过石墨片层结构与碳纳米管相连,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当噻吩的添加量较低时,产物中碳纳米管的直径减小,产量增多。当噻吩的添加量超过0.5%时,可以得到CNTs/FeNP杂化结构。使用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杂化结构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体系中的Fe主要以α-Fe、γ-Fe和Fe3C的形式存在,并且Fe的含量随噻吩含量的增加不断增加。通过研究纳米铁颗粒的形成及其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沉积,揭示了CNTs/FeNP杂化结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操作参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在冷态模型装置上使用PV6A型颗粒速度光纤测量仪、毕托管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颗粒速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化风速为2.57 m/s、循环质量流率为0.58 kg/(m2.s)、一次风量为2 300 m3/h、二次风量为1 500 m3/h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颗粒浓度分布、压降、流化状态、质量循环都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呈现典型的环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燃烧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在火焰中的形成机理,基于电子低压撞击器建立燃烧法合成纳米颗粒的在线表征系统。在扩散火焰中通过氧化六甲基二硅氧烷蒸气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使用该表征系统研究火焰底部、中部和上部的颗粒的粒子数浓度和粒径的关系,提出燃烧法合成纳米颗粒的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火焰区域可以分为化学反应区、凝并区和聚集区。颗粒历经化学反应、成核、凝并、团聚而形成最终颗粒。  相似文献   

12.
13.
姚冰  陈前 《振动与冲击》2013,32(22):7-12
利用颗粒阻尼粉体力学模型,建立激励水平与被激活颗粒间理论关系,并与颗粒阻尼DEM仿真结合,研究圆柱形颗粒阻尼器结构尺寸及不同方向激励(水平、竖直)对阻尼器耗能特性影响。研究发现,所建理论模型能较好预测颗粒阻尼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振动水平;圆柱形颗粒阻尼器受轴向激励时,在填充相同数量颗粒前提下内径大的阻尼器中颗粒层全部进入液体及气体状态所需约化加速度更小,更易发挥阻尼效果;相同强度水平下,竖直激励使阻尼器能产生更好的阻尼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综合了铸造与粉末冶金优点制备近成形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喷射共沉积技术及其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喷射沉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喷射共沉积技术的原理;讨论了喷射共沉积过程中金属液体对增强相的捕获机理和凝固前沿对颗粒的捕获问题;介绍了喷射沉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装置及工艺参数的控制;着重介绍了喷射沉积材料的组织性能及致密化工艺,提出通过旋球同步预致密后再分别进行往复镦-挤和等径角挤压实现沉积坯的大塑性变形达到完全致密与冶金结合;指出了喷射沉积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向组织均匀化、韧性化、完全致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滤纸纤维多孔介质条件下聚氧化乙烯(PEO)溶液中颗粒的反常扩散现象。方法:基于倒置显微平台的单颗粒追踪方法。结果:由于滤纸纤维的特殊微观结构,颗粒在PEO溶液浸润滤纸中的布朗运动轨迹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自由空间中的颗粒布朗运动轨迹显著不同;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与时间的关系均呈幂律增长,呈现出类似于超扩散(0<α<1)的反常扩散特征,与自由空间中表现的亚扩散(α<0)显著不同。此外,随着孔径减小,颗粒的运动受到滤纸纤维孔隙的限制有所增加,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随时间的增长趋势减缓。结论:滤纸中颗粒布朗运动轨迹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且呈现类似于超扩散的反常扩散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鼓泡流化床内颗粒的旋转特性,利用双脉冲激光器与跨帧相机构成的测试系统对冷态鼓泡流化床内颗粒的旋转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越小,旋转速度越大;颗粒的水平分速度增大时,平均转速增大;颗粒的垂直分速度增大时,平均转速呈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趋势;相对于垂直分速度大的颗粒,垂直分速度小的颗粒的转速有一定幅度的减小;在x轴方向上颗粒平均转速的分布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7.
18.
为提高蛭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以新疆蛭石为原料,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用Na2CO3对其进行钠化改性处理。分析了矿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2CO3浓度等因素对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影响,探讨了蛭石层间阳离子的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为15%、反应温度为80℃、时间控制在24h、Na2CO3浓度为1.5mol/L时,钠型蛭石具有最大的阳离子交换容量0.92mmol/g。Na2CO3改性后新疆蛭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纳米科技》2011,(4):74-74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人造血液的系列研究中又取得新进展。黄宇彬研究员课题组和景遐斌研究员课题组将白组装技术与高分子键合药的思想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可作为红血球代用品的键合血红蛋白的纳米颗粒,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批准。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显微粒子追踪测速系统(Micro-PTV)对四种不同粒径(2μm、1μm、0.71μm、0.52μm)的颗粒在纯水中的布朗运动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波长为532nm的连续激光器、电子倍增CCD(EMCCD)相机以及放大倍率为63倍的显微物镜得到颗粒图像.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借助于Video Spot Tracker软件获得相邻两帧图像中示踪颗粒的单步位移,在此基础上计算颗粒在纯水中的实验扩散系数,分别为0.191μm2/s,0.391μm2/s,0.579μm2/s及0.746μm2/s.将计算结果与采用Stokes-Einstein公式计算的无限大空间单个颗粒理论扩散系数进行了比对,偏差在10%以内,实验值略小.实验结果能够正确反映微米(μm)/亚微米颗粒布朗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