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鸣林  谢道槐 《化学世界》2005,46(8):465-467
以沥青焦、煤沥青以及氧化沥青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原料及预处理工艺对活性炭孔径分布与比表面积的影响。发现采用不同原料所制备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点,孔径分布范围介于0~5.0nm之间,峰的位置介于1.0~1.5nm附近。活性炭主要由1-1.5nm范围的微孔构成,大于2nm的中孔很少。在煤沥青不熔化处理过程中,其挥发分与H/C原子比要适中,挥发分过高与过低均不利于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中间相沥青微球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KOH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条件下对中间相青微球进行活化,制备出比表面积为3182m^2/g,总孔容为2.45mL/g,苯吸附值为1320mg/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研究了了KOH配比、活性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微球的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OH配比量或活化温度的提高,活化收率下降,活性炭微球的比表面积和七吸附值升高到一定值后下降;延长活化时间使活化反应进行完全,活性炭微球的活化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仅有轻微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改质煤沥青为原料,制得2377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脱硫剂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原料选择、炭化条件和活化条件出发,结合脱硫机理分析了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原料和最佳条件。结果表明:(1)半焦是脱硫剂的理想原料;(2)脱灰和预氧化有利于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发展;(3)CO2活化对增大比表面积有利,水蒸气活化主要扩大孔径;O2活化和化学活化对改变表面化学结构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交实验用于煤沥青基活性炭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正交实验法用于煤沥青基活性炭的研制,在固定碱炭比的条件下,分析了炭化温度(A)、炭化时间(B)、活化温度(C)及活化时间(D)四因素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可知,四因素中对BET比表面积影响次序为:B>D>A>C,从而找出制备煤沥青基活性炭的最优工艺条件A3B1C1D2,并且在炭化温度为450℃、炭化时间为30min、活化温度为800℃和活化时间为100min的条件下制备出比表面积为1846m2/g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6.
活化方法对沥青基炭纤维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沥青基炭纤维(PCF)为原料,以H2O、CO2为活化剂,以氨盐混合液为浸渍剂,对不同活化条件制得的ACF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H2O与CO2复合活化的效果优于单一活化剂活化;活化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沥青基活性炭纤维(PACF)比表面积的增加,表面处理对活化效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仕德 《广东化工》2012,(12):219-220
以沥青基炭纤维(PCF)为原料,用水蒸气活化,对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量等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制备PACF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与黏胶基炭纤维的活化收率、碘吸附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PACF,有着较高的收率、较大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并主要以微孔为主,对乙醚、丁酮、CCl4等气体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改质煤沥青为原料,制得2377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活化条件对活性炭微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煤焦油系中间相沥青微球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条件下制备活性炭微球。考察了不同活化对活性炭微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OH配比的增加,活性炭微球的微孔孔容变化较小,中孔孔容和总孔孔容分别增加到最大值后下降,比表面积增大到最大值后有轻微的降低。活化恒温时间对活性炭微球的活化收率和苯吸附值影响较小;而随着活化湿度的升高,活性炭微球总孔容和中孔孔容增大,比表面积先升高后降低。活性炭微球的苯吸附值随着总孔容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煤沥青制备高性能活性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梅建庭  白雪莲  齐磊 《炭素》2000,(1):12-14
以煤沥青为原料,使用KOH活化处理制备高品质活性炭。研究了煤沥青热自理温度,碱炭比,活化温度、粒度、脱水温度和脱水时间对活性炭BET表面积和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重质沥青为原料,采用空气热聚合法-物理活化法协同制备重质沥青基活性炭。通过正交设计法系统研究了预氧化升温速率、恒温温度、恒温时间、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炭化时间、炭化温度等因素对重质沥青基活性炭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碘吸附值等对活性炭的表面形态及吸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空气热聚合法-物理活化法协同制备重质沥青基活性炭的优化条件为:预氧化升温速率为2℃/min、预氧化恒温温度为300℃、预氧化恒温时间为1 h、炭化温度为500℃、炭化时间为120 min、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90 min,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较为发达的微孔结构,碘吸附值为689.33 mg/g。  相似文献   

12.
童仕唐  王大春  原栋柱 《煤炭转化》2004,27(4):55-58,86
以高硫、低阶煤为原料,采用硝酸钾预氧化后加KOH化学活化的工艺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结果表明,在碱炭比为2.5:1,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1.5h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备出比表面积为2579.76m^2/g,苯酚吸附容量高达280.07mg/g的活性碳,最后对该活性炭产品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球磨对钛铁矿进行机械活化,并考察机械活化对钛铁矿高温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导致钛铁矿晶格畸变,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显著加快了钛铁矿的氧化,降低了钛铁矿氧化反应和相转变反应温度,未机械活化的钛铁矿氧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生成Fe2O3与TiO2或Fe2O3与Fe2Ti3O9,由于机械活能加速了氧化过程中铁离...  相似文献   

14.
由添加二茂铁和不添加二茂铁沥青球制得了两类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比较了它们微孔结构及孔容等的异同点,研究了铁的存在对活性炭微孔形成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活化时间及活化温度对含铁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微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存在对活性炭的微孔分布没有明显影响,但却使活性炭微孔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超级球形活性炭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伟  白金锋  周亚平 《炭素》2006,(1):36-42
以煤沥青为主要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含致孔剂的煤沥青球后进行预氧化、炭化和活化,最终得到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测试,所制得的PSAC球形度好、孔径分布范围窄,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探讨了煤沥青球的预氧化、炭化和活化等工艺条件对PSAC的碘、苯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分散荆、水溶液和沥青的吡啶溶液体积比为0.1:0.8:1时,适宜的成球温度为90℃、搅拌速度为200rpm及搅拌时间为20min,由此可制备出平均球形度大于0.9和平均粒径为25μm的煤沥青球;将所制备的煤沥青球经过预氧化温度280℃、预氧化时间6小时和炭化温度700℃、炭化时间40min及升温速率5℃/min,KOH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3:1的条件下,制备出煤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3365m^2/g,碘、苯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2256mg/g、1068mg/g和390mg/g,微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2~3nm左右的球形活性炭。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对其比表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煤沥青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应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制备工艺中炭化温度(A)、炭化时间(B)、活化温度(C)和活化时间(D)四因素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的影响。结果表明:B>D>A>C,并结合KOH活化法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7.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军  沈曾民 《合成纤维》2000,29(3):29-31,46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因其原料便宜且含碳率高、制品比表面积较大而得以迅速发展.分别以沥青不熔化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为原料,经不同活化工艺制得沥青基活性碳纤维.讨论了不同活化工艺参数对活性碳纤维收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基于不同原料纤维的两种制备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农药》1980,(1)
活化煤处理废水的原理目前尚未见到有完正的理论说明。一般认为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生物氧化等多种复杂过程的综合作用。活化煤是一种含碳的疏水性吸附剂,具有较大的表面积(700~1600米~2/克),而这些表面积是由各种形状及各种大小的、  相似文献   

19.
KOH活化动力学及活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KOH对氧化沥青的活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出了KOH与炭质材料作用的阿累尼乌斯方程,K=845.S6e ̄(-40·49/RT),并对KOH活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正>以自制的聚丙烯腈(PAN)基球为炭前驱体,经空气预氧化、炭化和活化处理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球状活性炭。着重考察了温度对PAN球状活性炭制备过程中预氧化、炭化和活化的影响。借助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PAN球状活性炭的结构变化、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