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胸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方面,可以清晰其中华民族一员的明确定位,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努力通过奋斗去实现;在大学生个性社会化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现代大学教育在政局动荡、经济濒于崩溃的晚清时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初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民国中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尽的动力与活力.如何向世界先进的大学教育看齐,从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获益,走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发展之道,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观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价值观干预是高校的教育目的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摆脱纯医学心理咨询的模式,进行价值观干预要有恰当的策略和科学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价值观干预与德育的价值观教育有明确区别,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4.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自我维护,而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又需要相应的教育,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教育的基础和现实依据,构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教育的目标框架,分析了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教育的阻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大学生身上的暴力事件,使"生命教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一些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也显得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生爱物"思想、"众生平等"观念,及对个体生命道德感、使命感的强调,对生命异化现象的批判,能帮助大学生体认生命的神圣,提升生命的价值,摆脱生命的羁绊,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敬畏生命",应当成为当代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和特殊魁力所在。良好的个性意识能够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在保持集体活力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人与人成长的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在体质、气质、性格和个人爱好等方面会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人们的不同个性,也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个人的独创性正是这种各自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人才成功的关键。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教育组织 ,肇源于唐末五代 ,历经宋元明清四代 ,逐步成为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基地和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绵延千年 ,至光绪 2 7年 (190 1年 )清廷布告天下 ,改古代书院为学堂 ,而各省基本实现改书院为学堂则是光绪 2 8年 (190 2年 )的事 ,因此书院改制距今整整 10 0年。虽然书院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从制度层面已经不复存在 ,但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书院积淀下来的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仍然有极强的生命力。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台湾喜马拉雅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华文明 2 1世纪新意义”学术研讨会 ,围绕“传统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整体风貌、基本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领导职能等方面对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因为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吉林某大学一位女生,以优秀成绩考上大学后,曾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担任了班干部,后来在一次班干部改选中落选了。她认为世人都在与她作对。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她孤独地走出校门。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沉睡在长春南湖的一湾绿水里。1991年圣诞节,美国爱阿华大学一位刚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竟开枪打死6人(包括自己)重伤致残1人。上述几个案例,虽然比较典型,但的确警示高校应对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归纳总结出目前存在的六大病理症状:大学生心理障碍估计过高过重、工作者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权威性、课程开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研究缺乏、定位不当、有效督导与评估的缺乏等,探讨了产生的内在原因,且针对以上病症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简论以发展为主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成为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实施的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活动。高校应建立起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长期性和系统性观念 ,形成立足主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人格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多种活动方式为载体、以实证性调查和分析为依托 ,认知过程、情绪调控、行为训练相协调 ,教学、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体系。  相似文献   

13.
梁燕玲 《现代大学教育》2006,18(5):23-29,108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坚持真正的学术研究,根本在于培养真正的研究者。为此,确立学术信念,完善学术制度,关键在于激发学术兴趣;正是这一个性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结构演进;在这个多元文化空间,学术信念无疑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思想的核心层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心理发展的航标,思想的原始层次兴趣需要动机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课程以知识系统为应然之心,有应然之心者是实心课程,无应然之心者是空心课程。空心课程在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已经是一种实然存在;在中国,垫心课程源于外语教育,是外语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空心课程危害的不止是外语教育,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甚至整个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个大课题,特别要引起高等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界认真的探索.高等教育要建设和谐文化,首先是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倡导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把和谐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和谐文化建设含义丰富,高等教育应该为社会和谐建设、和谐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大学精神的民族性特征是:一、认识与存在合一;二、主体与客体合一。它所塑造的理想人格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合致为最高境界,这又显现为美学精神。中国古代大学精神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是统一的,以异化的西方工具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基础理念的中国现代大学,消减了中国传统大学精神,要复兴它,必须首先从美育入手,重建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带来民族文化危机意识 ,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历史健忘症和文化软骨病。在全球化时代 ,大学的文化使命在于 :进行自觉的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 ,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