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面临的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和理论研究阵地孤立化等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学科始终未能从整体高度上认知自身的全貌。走出这个理论困境的关键就是重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理论框架。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初步建立了"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这一理论包含城市人的空间需求层次理论、城市发展状态的三大平衡理论,以及城市人的空间福祉与三大系统消耗的倒U型曲线理论。"和谐城市"理论认为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在维持自然、社会和时间三个方面尽可能同步和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城市人的空间需求层级。通过引入自然、社会和时间三大要素,该理论试图较为完整地解释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并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方向的探索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霍海鹰  侯玮  马曙晓  王金岩 《规划师》2006,22(11):91-92
1 关于城市规划准则的再思考 城市规划通常意味着城市空间的重组与建构,其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对未来空间进行的安排.这一定义没有突破空间规划的体系和物质规划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批评与人文关怀盛行,过去那种物质性的、"终极蓝图"的规划遭到了非议.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城市规划不但是一门学科,而且是政治运作、社会运作和市场运作.基于此,城市规划是一个充满了"运作"和"博奕"的过程,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市场的关系,使各方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会学作为规划学科的核心课程,不仅和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一样能够扩充研究视野和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我国城市社会转型和规划研究"社会转向"的历史情境下,需要肩负起城市规划认知"社会转型"的责任,在教学任务上需要明晰城市规划的伦理价值,解释与阐述社会—空间互动规律,提供社会研究经验与方法。由于城市社会学具有空间研究的传统,其学科研究对象与城乡规划学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以根据后者的社会需求来组织,具体可从属性认知、发展认知和方法认知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对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角度,阐述了城市规划对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以及规划控制对地价空间分布影响,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国内研究阶段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本文尝试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和规划设计学等几个视角分别概括和归纳国内外城市研究者的相关成果,为在连续的时空背景下全面综合地认识城市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提供必要的理论联系。同时,在基本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后,笔者阐述了对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研究任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与社区规划是城市规划学科的重要领域,充分体现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划实践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城市中普遍存在公众自发建设,往往被西方规划师所赞赏和推崇,并且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和协助因为自发建设是自下而上、公众自发改善自己所在生活环境的努力,符合规划的公众参与价值观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划是否需要认同这个所谓价值观?通过越南、印尼和中国的三个自发建设案例说明,城市规划的理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的真谛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盲目照搬西方理论也揭示了中国目前蓬勃的造城运动缺乏规划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规划设计逐渐由单一学科主导下的精英理论转向多专业领域介入的协作决策设计。而在20世纪中叶,基于建筑学科提出的城市设计理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从偏执于理性思考到关注于日常性人居生活的转变,愈发符合现代都市的发展特点。文章旨在回顾与追溯师承脉络下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师关于以物质空间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相似性、关联性,并梳理一系列相关设计手法的继承与革新,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聚焦20世纪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的发展历程,从量化实证分析的独特视角出发,基于学术文献的数字化统计,以信息熵理论等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并建构谱系模型。本文总结了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谱系所具有的三点规律:体系结构的协同化规律,表现为由多流派向统一学术平台转变;传播形态的高熵传播规律,表现为由个体传播、树状传播向网络状传播转变;时空演变的人文板块规律,表现为学者个人的语言、迁徒等人文因素超越空间要素成为影响流派传播的主要力量。城市空间形态理论谱系的发展历程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缩影,为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系,其结论可为今后规划学科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一门比较完善的独立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但历来城市规划传统理论所公认的是城市规划发源于建筑学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而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解决建筑个体功能以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影响下与城市大环境小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空间叙事学源自以历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叙事学;在人文科学空间转型之际,被引入城市地理研究中。在此之际,空间叙事理论与行为主义、后现代主义城市地理学思想、方法融合形成,侧重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空间叙事方法,并具体应用于城市情感空间、空间政治、景观规划与设计、遗产地规划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还需在研究范式、理论与方法方面改进,以促进未来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