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焱  刘爱东  张瑾 《兵工自动化》2007,26(2):45-46,49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WIDS)架构由管理中心、代理、接入点和工作站4个实体组成.WIDS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管理中心是客户端,遍布于网络中的代理是服务器.每个接入点的服务范围构成1个小区.该系统在802.1x增强性解决方案基础上,增加1台微机作为代理,对网络中的假冒接入点和混杂模式节点进行检测,以杜绝802.1x方案中的中间人攻击和会话劫持攻击.  相似文献   

2.
赵博  薛兵  赵琦 《兵工自动化》2004,23(5):47-48
基于移动Agent的网络学习者信息采集系统采用Aglet的Master-Slave模式,用JAVA语言编制移动代理.在本地服务器端运行GatherMaster代理,生成GatherSlave代理并赋予采集任务.GatherSlave根据指定目的地,运行到远端服务器,执行采集任务并返回结果.故利用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建立网络教学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软的Windows集群系统,可在业务软件内部实现对其应用层的检测.当发生错误时,能及时捕获并保存业务应用程序的系统状态和业务环境信息.通过集群API接口函数控制集群实现错误转移后,基于XML文件日志记录方式对业务软件进行系统状态回滚与应用环境重建,达到关键业务软件在业务应用级的高可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航天地面测试系统中国外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设计一套基于国产麒麟操作系统的航天地面测试系统.在对该系统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QT开发工具设计麒麟系统下的测试系统软件,针对测试数据快速存储及采集卡驱动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数据库+二进制文件的数据存储和驱动程序开发方法,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实时性满足航天地面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5.
地面防空仿真系统可以实现在攻防对抗条件下防空作战过程的仿真,用于研练防空战法,验证武器系统性能,为新武器发展提供参考.分析了地面防空仿真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特点,并探讨了系统基于HLA的体系结构、仿真模型及有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代理群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航  潘成胜  王光兴 《兵工学报》2004,25(6):708-711
目前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正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为了适应扁平化的互联结构和对接入信息栅格各种装备的有效管理,将网络管理技术和分布式技术引入军事系统监控之中,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基于代理群的监控思想;在给出代理群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组群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群首选举算法,解决了在易损军用系统中群首选举的容错性问题;同时介绍了代理群中相关代理实体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入侵检测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入侵检测是网络系统在受到危害前拦截和响应入侵行为的技术,其核心是对网络通讯、主机状态的实时分析。入侵检测系统分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由n个嗅探器收集、过滤、处理数据,通过网路传输到检测器。分布式将n个嗅探器分布在网络环境中直接接受数据,各检测器间的协作等涉及:包括事件产生器/分析器、响应单元、事件数据库的通用入侵检测框架协议,多代理协同检测与移动代理技术,基于代理的树形分层结构等。目前,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有美国普度大学的基于自治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AAFID和日本IPA的多主机检测式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型导航计算机的地面控制台与相关设备之间的信号交联.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实现了该型导航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现地面控制台的全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柳敏 《兵工自动化》2021,40(8):61-65
为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设计一款基于Matlab与STK的卫星信关站部署仿真平台.构建卫星星座仿真、信关站覆盖范围和可见性判定模型,对低轨卫星星座空间与地面段进行模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卫星星座和地面站址参数,对地面信关站与卫星的可见性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有效支持地面信关站部署方案的分析,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地面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容错性,满足广域网环境下大规模作战仿真的需要。分析了云计算中的节点失效常态化理念,提出了基于多服务器的分布式仿真容错网络模型,重点对其中的错误恢复策略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租约的客户端错误恢复、基于心跳的数据服务器错误恢复以及基于日志的主控服务器错误恢复。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仿真容错原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容错性,对于实现云计算与高层体系结构的结合,提高仿真系统的鲁棒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飞机飞行状态监视手段单一、信息不丰富等问题,提出一种飞机飞行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在超短波频段上,基于TDMA技术,实现了多架飞机飞行数据的组网传输。构建了机载飞行数据传输设备及天线、地面网路控制与接收基站及天线组成的飞机飞行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并在某型飞机上进行改装,实现了飞行数据的实时传输。飞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正确、性能优良,为进一步拓展飞行数据的应用范围、辅助开展飞行指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地导弹初始对准误差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采用捷联惯导的地地导弹初始对准方法和原理 .推导了地地导弹初始对准误差的传播规律和对导弹飞行的影响机理 ,进行了初始对准误差的定量分析计算 .根据仿真计算 ,得出了初始对准误差对地地导弹命中精度影响的相应结论 ,在此结论基础上探讨了减小初始对准误差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直升机航炮系统射击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根据直升机飞行特点建立直升机航迹简化模型,根据直升机对地攻击特点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编制仿真软件。选取典型航迹进行分析,对直升机对地攻击单发弹命中率进行计算。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方差的指标要求进行计算,得出在火控随机误差均方差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系统误差及火力误差均方差的变化对直升机航炮系统单发射击命中率影响的关系图。该方法可为直升机航炮系统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回波飞行时间测量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精度数字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脉冲计数与相位延迟内插相结合的新型时间测量方法.由脉冲计数法保证大的动态测量范围,并设计双边沿计数器提高脉冲计数法的测时精度,降低计数量化误差.通过n次相位延迟内插将测时分辨率提高到量化误差的1/2n.在Xilinx Virtex 5平台上实现了参考时钟16次相位延迟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型旋翼机的特点,设计开发一种人工遥控导航、自主导航与编队飞行相结合的小型旋翼机地面站导航系统。介绍小型旋翼机地面站系统构成,根据其飞行监测和控制要求,利用VC++可视化语言为开发工具,设计小型旋翼机地面站导航系统软件,讨论编队飞行队形方式,并以模糊控制原理对编队飞行控制进行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进行飞行状态显示、姿态控制、数据存储、视频显示和航迹显示,为下一步研究一站多机的编队协同飞行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火箭助飞鱼雷飞行可靠性试验与鉴定的需要出发,分析火箭助飞鱼雷飞行可靠性的特点,对验前信息的获取手段进行总结,给出地面试验数据综合为飞行试验数据的方法,并提出分系统数据综合为系统数据转换方法,分别使用经典法和贝叶斯法对火箭助飞鱼雷的飞行可靠性指标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二者的优劣,确定了火箭助飞鱼雷飞行可靠性评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月球探测器向月飞行轨道动力学方程式得到了飞行轨道误差的迭代方程,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对轨道初始误差误差源造成的轨道误差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算例,给出了探测器初始轨道位置和速度误差引起的向月飞行轨道误差的时间历程和轨道终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若发射环月卫星,必须进行多次中途轨道修正。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飞机在大飞行包线内飞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型的问题,首先采用非线性变结构鲁棒解耦控制方法为其设计了控制律,即在设计切换函数时,引入误差积分项以抑制变结构控制的抖动,并提出了一种将不连续控制变为近似连续控制的方法.然后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参数变化来模拟系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闭环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不仅可实现对飞机滚转角、侧滑角、迎角等的渐近解耦控制,而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解耦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外部载荷会导致结构振动,从而引发燃烧不稳定。为了更好地理解燃烧不稳定性,预测外部载荷是很重要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载荷识别方法。首先,设计并加工了导弹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与模态试验,提取典型模态振动频率,验证了所使用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该方法基于有限元模型开展仿真计算,神经网络由仿真结果中的足够样本数据训练,从而使神经网络能够识别典型载荷。搭建地面试验系统,开展地面激励实验获取相关数据,首先进行典型载荷识别,相对误差可达1.21%,验证了所训练神经网络的准确性和试验系统的可行性。随后对随机载荷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用所提方法识别随机动载荷相对误差小于1.82%,该载荷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对于导弹结构设计和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欧朝  龙垚松  杨庆涛  肖涵山  周宇  杨凯 《兵工学报》2022,43(10):2657-2667
针对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飞行试验研究的需要,通过一体化的变厚度薄壁测温和热流辨识方法,利用测量薄壁内壁温度辨识表面热流可实现飞行器表面转捩位置的测量。考虑到飞行器高速飞行过程中表面气动加热和振动环境要求,对测量结构和机体结构开展了一体化模块设计,提高了测量结构的整体承载抗热振能力;利用热振联合地面试验系统,在飞行状态地面模拟条件下,对测热部件进行了热振联合试验考核,验证了测量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地面热振联合试验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型转捩测量结构可承受飞行条件气动加热和振动环境,能迅速地响应和准确地反映气动加热环境热流的变化,可准确捕捉飞行条件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获取的热流转捩测量数据,可为高超声速转捩预测计算模型提供校准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