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总量约50万m^3,最大级配为四级配,砂石骨料总用量约110万t。根据工程需要设置砂石料加工系统与混凝土拌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彭明 《四川水力发电》1999,18(1):26-27,31
石板水电站大坝是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84m,设计坝体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量62万m^3,粗骨料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距坝址17km的茶园料场,后在技施设计阶段对粗骨料提出优化,选择距坝址1km的左岸砂岩料场进行开采,采用以灰岩机制砂作细骨料,砂岩人工碎石作粗骨料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业,优选后的料场不仅满足了设计及施工要求,还为工程节约投资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3.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混凝土全部采用人工骨料。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寻找综合条件较好的人工骨料料源。在初查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乌东德坝址开挖料、施期料场、观音岩料场、马鹿塘料场作进一步详查。经多方面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坝址地下工程开挖料和施期料场石料的组合料源方案,其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为保证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大坝混凝土人工骨料全部采用施期料场灰岩,不采用坝址工程开挖料。介绍了料源选择过程,可供同类工程施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的三峡工程砂石生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约2800万m^3,共需砂石骨料约4170万m^3,其中粗骨料3028万m^3,砂1142.8万m^3。选用长江河床及黄柏河南村坪5座天然料场及古树岭,下岸溪两座人工料场,可满足三峡工程混凝土对砂石骨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法坪砂石加工系统是广西龙滩水电站的特大型砂石系统,主要承担Ⅲ标(大坝和围堰工程)641.63万m^3混凝土所需的1412万t砂石骨料的加工任务,其中粗骨料939万t,细骨料473万t,是国内外水电建设史已建最大的砂石加工系统。由葛洲坝集团与广西局组建葛桂联营体承担设计、施工、运行任务。本文主要从人工砂的粒形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水率三个方面来介绍大法坪人工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田育功 《水力发电》2004,30(2):34-40
长江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总量1238.9万m^3,针对大坝采用花岗岩人工骨料,混凝土用水量大,温控要求严以及耐久性要求高的特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两掺一低”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满足设计和施工和易性要求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保证了三峡主体工程大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7.
黄张豪  熊雄 《红水河》2006,25(4):30-39
龙滩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混凝土总量约736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480万m^3。龙滩大坝混凝土运输供料线系统由拌和楼出料皮带机和系统连接皮带机、3条高速皮带机供料线、3条负压溜槽和2台塔式布料机组成。混凝土运输供料线是大坝混凝土浇筑的关键设备,每条供料线的平均输送能力为330m^3/h,输送能力为水电工程之最。如何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骨料分离、漏浆,降低坍落度损失,减少温度回升,保证入仓强度是混凝土供料线系统布置设计的重点。文章主要介绍了混凝土运输供料线系统结合龙滩工程现场条件进行布置,优化设计方案、关键技术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经优化设计的供料线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情况良好,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为龙滩大坝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筑作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EL.115公共骨料系统占地10万m^2,包括骨料堆场,堆取料设施,覃家沱大桥的胶带机桥和从线。EL.79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外运输线共计10条胶带机采取单线直接从古树岭人工碎石系统进料至EL.79拌和系统骨料罐。这两个系统是三峡二期混凝土工程的关键性配套工程,为此,甲方对乙方实行严格的系统责任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为大坝浇筑提供了有力之支持。  相似文献   

9.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骨料料源有灰岩和辉绿岩两种,灰岩料场夹有活性骨料燧石、开采成本高,辉绿岩料场不含活性骨料、开采成本低。试验结果表明,与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相比,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较差、变形能力较差、抗裂能力较低。针对这些特性,通过改善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采取创新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变形性能,提高了抗裂性能,使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首次成功地应用于百色RCC大坝,避免了大坝采用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带来的安全隐患,节约了工程投资,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百色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骨料料源有灰岩和辉绿岩两种,灰岩料场夹有活性骨料燧石、开采成本高,辉绿岩料场不合活性骨料、开采成本低.试验结果表明,与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相比,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较差、变形能力较差、抗裂能力较低.针对这些特性,通过改善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采取创新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变形性能,提高了抗裂性能,使辉绿岩骨料碾压混凝土首次成功地应用于百色RCC大坝,避免了大坝采用灰岩骨料碾压混凝土带来的安全隐患,节约了工程投资,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湖南洪江水电站集料碱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量的试验为依据,探讨洪江工程混凝土拟用天然砂石料和冰积泥夺人工骨料的碱活性反应问题,提出这2种骨料应用于工程的可行性。为确江江工程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为设计和工程施工确定骨料料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许田地 《治淮》2022,(2):29-31
牛岭水库坝址处的上下游河道滩地有着丰富的砂砾料料源,为大坝混凝土骨料来源提供了便捷,在工程料场设计过程中对砂砾石料场的储量、天然砂砾料的级配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人工骨料来调整天然骨料级配的措施,兼顾了工程用料需求及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1238.9万m^3,按照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标号有主要设计指标,针对三峡二期工程采用花岗岩人工骨料,混凝土用水量大,温控要求严以及耐久性要求高的特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两掺一低”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满足设计和施工和易性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了三峡主体工程大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力发电》2009,28(4):44-44
7月3日13时,随着巴贡电站大坝防浪墙最后一车混凝土顺利入仓,标志着由中国水电七局承建的巴贡电站大坝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巴贡电站大坝为面板堆石坝,坝高203.5m,在同类型坝中居世界第二。大坝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趾板、面板及防浪墙三部分,总计设计工程量混凝土约为9.8万m^3,钢筋约8750t。在施工过程中,广大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进取的精神,克服多种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难题,顺利完成了所承担的土建及混凝土浇筑任务,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大坝塘房坪人工粗骨料加工系统,主要承担溪洛渡水电站大坝坝体、闸墩、贴坡、置换区以及水垫塘、二道坝、河道整治、导流洞封堵等部位约763万m3混凝土的粗骨料生产,需生产成品粗骨料约1370万t.  相似文献   

16.
1 工程概况 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木里县境内,水电站装机容量3600 MW,最大坝高305 m.印把子沟人工骨料生产系统主要承担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水垫塘、二道坝及部分泄洪洞和锦屏二级水电站闸坝混凝土约680万m3所需的骨料供应任务,共需生产成品骨料约1585万t.  相似文献   

17.
作为乌东德大坝混凝土的唯一料源,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施期料场的真实储备和开采系数,关系到整个枢纽工程混凝土砂石骨料的供应。在工程实施阶段,施期料场白云岩储量与规划方案存在一定差异,且洞挖料利用率偏低。为满足工程需求,对大坝混凝土骨料原岩总需求、地下洞室实际可利用料量进行复核,以此开展施期料场开采量分析优化和白云岩毛料堆存方案优化,并对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沐若大坝料场砂岩呈微弱风化状态,砂石骨料系统生产的细骨料细度模数较小,石粉含量偏高,基于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对石粉在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和应用,在沐若大坝工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叶国强 《水力发电》2003,29(3):20-21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约2800万m^3,第二阶段工程混凝土量约1200万m^3。针对夏季混凝土温控工作,在生产、运输和浇筑过程中,采取了先进的两次风冷骨料、加冰片及冷水拌和工艺;在拌和楼前道路两侧设置喷雾装置;混凝土运输车设遮阳篷;仓面覆盖;仓面喷雾等。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和浇筑温度,有利于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熊雄  潘罗生 《水力发电》2003,29(10):57-60
龙滩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混凝土总量约580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362万m^3,每条混凝土供料线的平均输送能力为300m^3/h,是水电工程之最。龙滩大坝混凝土供料线系统由拌和楼出料皮带机和系统连接皮带机、3条高速皮带机供料线、3条负压溜槽和2台塔式布料机组成。如何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及和易性,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倒运次数,保证人仓强度,是混凝土供料线系统布置、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