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锂资源概况、锂矿生产、锂盐生产、锂消费结构以及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及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及对外依存度,并预测未来中国锂资源供需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分析研究认为未来国内锂矿资源供应不能满足需求,资源缺口仍将存在,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国内锂资源供应量,鼓励企业布局南美优质盐湖锂资源,并制定相关政策,提高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实现废旧锂电池处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未来锑资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全球锑资源消费历史,包括锑消费量及消费结构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中国锑资源各消费领域未来需求形势,预测未来中国锑资源需求变化。通过分析阻燃剂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阻燃剂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通过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对锑的需求影响情况,预测了2017~2030年铅酸蓄电池领域中国锑需求量变化;而对于催化剂、玻璃陶瓷及其他领域的锑需求量,则是给出了预测变化范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7~2030年中国锑需求总量的变化情况,预计2025年中国锑资源年需求总量将达到顶峰,约为7.70万t。  相似文献   

3.
锂作为未来的战略资源,全球已掀起了锂矿资源的勘查开发热潮。全球锂矿资源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的"锂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与此同时,在墨西哥、塞尔维亚、阿富汗和捷克亦有重要的勘查发现,加拿大和美国也加紧了本国锂矿资源的开发。在全球锂矿资源勘查开发不断升温、寡头格局不断加剧的资源态势下,全球锂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短期供给的有限提升,使得全球锂矿供需短期基本平衡。针对全球锂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本文提出了一方面加强统筹管理,加大锂资源提取技术研发,提高国内锂资源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应加强境外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关注南美和"一带一路"地区。  相似文献   

4.
钽是重要的战略新兴原材料之一,美国、欧盟、日本均已将其列入关键矿产资源清单.我国钽资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较高.准确预测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形势,可为我国钽资源全球战略布局提供参考.鉴于我国钽资源消费结构数据缺失且钽不属于大宗矿产资源,部门预测法及“S”型预测模型等需求预测方法无法适用.因此,从消费结构下一级即工业产品角度切入,将我国钽资源消费量数据与钽相关工业产品产量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同时对钽相关工业产品未来产量设置了3种增长情景假设,进而预测得出我国2025年基准情景、低增长情景和高增长情景的钽资源需求量分别为869t、938t和1085t;2035年分别为823t、1024t和1529t;未来需求趋势为先增后降,峰值在2030—2035年间,其中基准情景峰值点在2030年,低增长情景在2032年,高增长情景在2034年.由此得出结论:未来我国钽资源需求强劲;未来我国钽资源消费将继续依赖进口;未来我国钽资源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研究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提高我国钽资源开发冶炼技术;注重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做好全球资源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5.
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矿种,被世界各国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锂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及亚洲。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探明的锂矿资源储量达1700万t,中国储量占比为5.88%,排名世界第4。未来随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储能与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需求会持续快速上升,而国内锂资源供应能力较弱,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通过分析国内外锂矿矿床类型、资源分布特征,结合中国锂矿勘查开发的新进展,提出需加大国内重点成锂区(带)勘探投入、统筹海外优质固液锂资源市场布局、开展盐湖提锂技术攻关与共(伴)生锂矿利用研究、加强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研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铬矿资源需求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资源与产业》2016,18(4):87-91
研究全球对铬矿需求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乃至全球铬资源的合理开发、铬矿行业投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世界铬矿资源的储量和分布以及铬矿资源的消费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不锈钢的需求情况来预测铬矿的需求量。世界铬铁矿资源总量超过了120亿t,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等国。铬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因此不锈钢的产量与铬矿的需求直接相关。近几年我国的不锈钢行业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稳调整期,预测2020年我国不锈钢的需求量为2 200万t以上,铬矿的消费需求量仍将出现大幅度增长。预测未来几年内世界铬矿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且需求地区仍集中在以我国为主导的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7.
全球锂矿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是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高科技金属"之一,在新兴技术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锂矿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近98.43%的锂矿探明储量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澳大利亚MRL、美国ALB、智利SQM、中国天齐锂业和美国FMC公司是目前世界锂矿产量最大的矿业公司,一大批新的锂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并将陆续进入锂矿供应市场。锂离子电池行业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全球锂矿需求快速增长,但新增产能较多,造成了短期供应过剩。根据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未来十年全球锂矿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全球锂矿资源70%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普纳高原的锂三角地区,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为649万t,居全球第3位,占全球的11.6%。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导致了寡头供应的格局,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供应了全球近90%的锂原料,当前全球锂资源尚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中长期内供需将为紧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锂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47.3%,尽管我国锂资源丰富,但供应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锂业公司掌握了境外部分优质锂资源,但国际话语权弱。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4.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加强境内锂资源勘查投入和关键性提锂技术研发的同时,还需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锂全产业链建设;建议企业在全球重点矿集区建立境外资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全球锂矿供应形势及我国资源安全保障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锂矿资源70%以上集中分布在南美普纳高原的锂三角地区,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为649万t,占全球的11.6%,居全球第三位。全球锂资源集中分布导致了寡头供应的格局,澳大利亚、智利和阿根廷供应了全球近90%的锂原料,当前全球锂资源尚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但中长期供需将为紧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锂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7.3%,尽管我国锂资源丰富,但供应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锂业公司掌握了境外部分优质锂资源,但国际话语权较弱;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4.5%,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加强境内锂资源勘查投入和关键性提锂技术研发的同时,实现跨区域联合发展的锂全产业链建设;此外企业应在全球重点矿集区建立境外资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硼矿资源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硼资源分布高度集中,矿床类型较多,贫矿多,富矿少,经济可利用性较差。中国硼矿资源产品产量总体下降。本文分析了中国硼消费历史与现状,利用"S"形理论预测中国硼消费量,并分析供需形势。中国硼消费可能在2022年达到高峰,峰值时硼需求总量为97万t(B2O3)。资源缺口扩大,对外依存度上升。玻璃行业仍是最大需求部门,农业、核工业和新能源领域对硼的需求会持续增长。最终提出保障中国硼资源安全的建议:加大国内硼矿勘查力度,实现硼锂钾综合利用;加强低品位硼矿(如硼镁铁矿)开发利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充分发挥政府和产业联盟主导的顶层设计和决策作用;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契机,开发利用国外资源。  相似文献   

11.
钒是一种战略金属,主要应用于钢铁领域及高端制造方面,准确预测研判我国未来钒矿产品需求形势,可以为我国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以及钒矿供给侧产能规划布局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典型国家钒消费与粗钢生产的内在规律,发现两者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分析我国钒矿产品各消费领域情况,发现各领域消费数据适用ARIMA(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本文运用钒钢相关性法和基于ARIMA模型的部门需求预测法,预测了未来15年我国钒矿产品的需求量。综合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短期内我国钒需求量仍将增长,2026年到达峰值,届时需求量为11.62万t,人均钒消费量为82g,随后维持在10.79万~10.90万t高位震荡。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编制实施钒矿产品需求侧发展规划、做好我国钒矿供给侧产能规划布局和提升钒钢科技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本文对中国汽车总产销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有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趋势分析法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并对新能源汽车减少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还重点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未来我国锂、钴、镍、石墨、稀土资源供需形势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00万辆和820万辆;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632万辆和3 262万辆。短期内(2025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节约油料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不大。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式增长,将对未来我国锂、钴资源的供需形势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必要加强锂、钴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并在全球对锂、钴资源全产业链进行提前布局,以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健发展,保障中国锂、钴资源的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3.
萤石用途广泛,是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萤石储量为4 200万t,占世界总储量的13.55%。我国萤石生产企业众多,主要为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而散。当前,萤石价格较高,生产企业利润丰厚。本文从我国及世界萤石资源概况、我国萤石开发利用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萤石供需及预测、我国萤石产业有关政策对中央企业萤石产业布局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未来萤石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产业现状与国家战略矿产定位不相匹配,为发挥中央企业的优势,提出了中央企业布局萤石产业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铜需求趋势与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铜资源消费迅猛增加。2013年,中国铜消费量983万t,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7%,对外依存度高达69%。本文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创建的人均铜资源消费"S"形规律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铜资源需求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需求峰值期铜资源需求量将达到1400万~1600万t,电力仍是最大需求部门。  相似文献   

15.
锑是用途广泛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业生产原材料。随着蓄电池、阻燃剂、合金、半导体、催化剂、微晶玻璃、化工等工业的发展和军事领域应用的发展,加上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锑的战略地位凸显。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锑的分布、供需、产业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显示,我国的锑资源占据优势地位,我国锑产量大、资源消耗大,我国锑产业链高端产品占比不高,未来十年全球对锑的总体需求将保持稳定。提出加大国内锑矿找矿力度、加强国外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锑行业绿色发展、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应用端高质量发展、制定战略储备制度、实施锑资源战略储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锗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在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领域具有应用潜力。我国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锗资源开采和深加工能力提出新要求,研究锗资源供需形势是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全球长周期数据为基础,利用部门消费法定量预测未来25年锗需求量,并在环境保护的制约下分析全球供需形势。研究认为全球锗资源需求将快速增加,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需求量预计分别为198.5t、258.1t和308.6t;受环保制约,全球锗供应增长潜力有限,2025年开始供不应求现象逐步凸显;全球范围内锗金属二次回收量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35年全球45%的锗来自二次回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当前锗产业正处于新一轮起飞点,我国为实现锗资源大国向资源强国的转变,有必要在加强行业联合、鼓励研发投入、扶持二次回收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萤石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矿物原料,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化工、冶金、建材、光学等行业,更是当下氢燃料电池、锂电池、芯片清洗剂等重要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料。我国长期以占全球不到15%的萤石储量生产全球60%左右的萤石产品,单一型矿床萤石资源静态保障年限仅剩14.5a,资源安全岌岌可危。本文通过了解浙江、内蒙古、河南等省(区)萤石勘查开发状况,召开专家座谈会等相关调研工作,充分认识到我国萤石存在勘查程度低、过度开采、难选资源占比高、优势资源长期被垄断等问题;初步判断萤石需求和价格将进入双增长态势,以萤石产品升级储备推动矿产地储备,对含杂质低的萤石储备具有战略性意义;提出了提高萤石资源的安全供给保障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摸清萤石资源家底、加强萤石资源勘查、严格矿山开发标准、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强萤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将萤石纳入战略性储备矿种、严格加工贸易监管、加快萤石资源及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以及支持萤石企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