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以染纱厂筒子纱生产为研究对象,染纱车间筒子纱染色不合格产品主要有纱线染花、染不透,铁锈,沾色、色圈、沾荧光等各种质量问题,对各种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得出要提高筒子纱染色质量,应该加强车间操作员工的培训,以提高染色的一次准确化率,为纱线的生产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一、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根据常州针织总厂生产银牌大红花牌弹力衫的实践经验,对针织用纱的质量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条干均匀、细节少,通过生产实际测定可知,针织用纱一般比原纱细20%,就有阴影出现,比原纱细35%以上,就有明显细节,比原纱细65~75%左右,就有明显的“一刀切”现象出现,因此针织用纱条干水平和减少细节比机织纱要求高,应满足针织布面水平达到阴影淡、少、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JC14.6Tex米通纱生产实践及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华  王晴 《江苏纺织》2006,(8):31-32
为了减少纱疵,提高坯布质量,适时为织造工序提供高品质的纱,本文在实践中探讨了JC14.6Tex米通纱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该小组为提高筒子成纱质量,减少筒子纱头率而进行QC活动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探索减少络纱毛羽的有效措施.通过采取优选络纱速度和退绕张力,合理控制筒纱卷绕硬度,加装气圈控制环,增大细纱卷绕动程,加强设备基础维修,减少筒纱回倒次数等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络筒毛羽的增长,达到提高纱线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赵博  石陶然 《北京服装纺织》2004,25(3):17-19,25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专题测试,分析了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清纱板隔距、槽筒材料、上蜡工艺和气圈控制器等因素对筒纱质量影响,探讨了提高络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改善化纤高弹牛仔布面接头质量的技术措施.分析了现有接头问题,包括主要品种及类型、布面接头显现率、车间质量控制及其他纱厂筒纱接头的分析等,并由此提出了改善措施.通过原料优选、加大卷装容量、减少纱疵、改造捻结器、优化电清参数、优化接头参数等改进措施,使切纱次数和总接头次数减少,接头质量提高,进而达到减少牛仔布面接头显...  相似文献   

8.
加强筒纱质量管理,依靠技术力量,以达到提高出口纱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原纱质量方面,提出影响喷气织机织造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原纱强力和纱线毛羽,讨论了如何控制和提高原纱质量;在浆纱工序,要合理选择浆料配方和设计浆纱工艺,从而提高经纱强力和耐磨性,减少毛羽;讨论分析了浆纱质量各项指标的控制;在织造工序,提出根据织物组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穿筘穿综方法,确定合理的经位置线,并根据实际织造情况,确定最佳的综框高度、开口量和引纬工艺参数,减少经向和纬向停台,进一步提高喷气织机的织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总结络筒清纱工艺参数优化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现代清纱系统质量控制的特点,分别介绍了采用Quantum2型和Quantum3型电子清纱器的C/T 60/40 14.6 tex品种的清纱工艺优化过程.指出,现代清纱系统能够有效监控纱线质量并指导控制前道生产;清纱参数的合理优化应以准确掌握原纱疵点分布情况和后道织物质量要求为前提,以达到兼顾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细号纱成纱质量,减少细号纱织物布面疵点,对USTER QUANTUM 2 型电子清纱器的清纱参数进行了优化.指出:相同的纱疵在不同经纬密度的织物上显现率不同,对清纱工艺的设定必须考虑织物的经纬密度和布面质量要求,同时应避免影响自动络筒机高效性能的发挥.通过优化清纱工艺参数,使筒纱10万 m纱疵控制在6个以下,生产效率保持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改善转杯纺成纱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转杯纱成纱质量,对络筒机上空气捻接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调整,并对捻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纱架、气圈控制环、空气捻接器小车进行适当改造,并在工艺控制及管理操作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发出满足高速整经要求的纱疵少、无接头的转杯纱.结果表明:通过改造,减少了成纱中的有害疵点,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世界棉纱质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指出了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并结合我省针织用纱的质量状况,阐述了我省创针织用纱名牌应解决的生产技术关键及措施、建议。从而进一步稳定、提高针织用纱质量,赢得市场,争创名牌。  相似文献   

14.
胥密霞 《棉纺织技术》2006,34(11):41-45
为了提高CJ/T 4.9 tex纱的成纱质量,并保持质量长期稳定,通过对A系列开清棉设备纺特细号纱工艺流程的选配,就各工序工艺参数、纺专器材对半制品及成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优选试验,开清棉工序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可减少对纤维损伤;梳棉工艺参数的合理与否对棉结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加强设备、操作和运转管理是纺好CJ/T 4.9 tex纱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提高精梳针织用纱质量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瞿建增 《棉纺织技术》2001,29(9):533-537
精梳针织用纱质量以坯布质量好纱疵少为评价标准。选用原棉要控制成熟度、短绒率和有害疵点;精细清棉、完整梳理、选用有设备特性的高产梳棉机是减少纱疵的基础;精梳采用后退给棉方式及短给棉长度可提高梳理效率,使精梳落棉中含短绒率高而精梳条中含短绒率低;自调匀整并条机使熟条定量稳定、成纱号数恒定;细纱机后牵伸力的设定与成纱质量关键密切;控制好自动络筒机张力与速度、用好清纱器可有效去除10万m纱疵中的短粗节和长粗节。  相似文献   

16.
提高针织用纱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翁毅 《棉纺织技术》2005,33(7):53-54
针织用纱质量的要求高于机织用纱,对纺纱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针织用纱质是控制配棉环节和纺纱环节.配棉应控制好原棉的成熟度、短绒率和有害疵点;纺纱过程中应优化纺纱工艺,控制成纱棉结和提高条干均匀度.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27.8tex腈纶纱的纱疵的快速控制方法.对自动络筒机剪切下的常见纱疵的纱样进行分类编号,建立常见纱疵的纱样卡,分析常见纱疵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纱疵的相关措施.在生产中,通过检查纱疵分级仪剪切下来的常见疵点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方便和快捷地得到细纱的质量情况,快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纱疵的产生.探讨了如何在生产中对十万米纱疵进行质量控制,使检测和分析纱疵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8.
浅谈美棉品质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分析了美棉的物理性能,美棉纤维成熟度好,纺纱过程中杂质易排除,因而成纱疵点明显减少;但美棉加工质量差异大,含杂多,纤维长度较短.美棉质量大致可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在具体使用时,纺细号纱可少用,纺中号纱可适当多用,纺粗号纱可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复精梳一等品率的提高,能改善毛纱的条干均匀度,减少大肚纱,从而使坯布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牵伸设计角度而言,目前细纱后区牵伸对纱条的控制仍存在弱点,针对这一现状,对比分析了牵伸型式、粗纱捻系数、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及新型上销对控制后区纱条的影响,说明后牵伸区采用V型牵伸比直线型牵伸的效果好;粗纱捻系数、后区罗拉隔距、牵伸倍数、采用新型上销等对后区纱条的控制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应根据不同工艺采用新型专件来提高成纱质量;肯定了后区工艺在纺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