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东 《轧钢》2003,20(1):29-32
提出了热轧窄带钢车间粗轧机组改造的工艺方案,介绍了选择方案的原则,并对改造设计中某些问题和今后窄带钢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夏勐  汪杰  彭林  黄琦  邢军  何军委 《轧钢》2019,36(5):51
对比分析了不同轧后控冷工艺对厚壁热轧H型钢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翼缘厚度为50 mm的热轧H型钢,采用轧后控冷工艺,其屈服强度可达397 MPa,抗拉强度可达543 MPa,断后伸长率为29.5%,0 ℃冲击功均值为132 J;实际生产中,控冷段轧件表面冷速不低于54 ℃/s,出控冷段时轧件表面温度不高于590 ℃,既能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又能满足组产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合金减量化原则,通过热轧+超快冷技术得到了强韧性较好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研究了控冷工艺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弛豫时间的减少和卷取温度的降低,钢中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抗拉强度由602 MPa 增加至637 MPa,伸长率由31.0%减小至24.0%,屈强比为0.53~0.59,n值为0.17~0.21。综合考虑板形风险和力学性能,试验钢合适的卷取温度为150 ℃,合适的弛豫时间为7 s。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中冷却速度和未再结晶区不同压下量对低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提高未再结晶区的累计压下量时,使钢的晶粒得到细化、强度和韧性有较大提高。轧后冷却速度控制在5-12为宜。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两种成分控轧控冷船舶用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2种钢控轧控冷后,组织均为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及少量珠光体。控轧控冷引起的细小M-A岛复合强化、铁素体细晶强化作用提高了实验钢的强度、硬度及低温冲击韧性。2种实验钢在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吸收功最大,分别达到了238.74 J和274.68 J,而在90°轧制方向上的冲击功最小,B钢高于A钢。镍量的增多能够提高实验钢的硬度、强度、塑性及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C-Mn系成分,应用UFC-TMCP技术得到强韧性较好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研究了终轧温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铁素体趋于等轴化,马氏体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加,抗拉强度增大到629 MPa;伸长率均较高,在30%左右;屈强比先降低后增加, n值先增加后降低。终轧温度为820 ℃的试验钢,抗拉强度达到625 MPa,屈强比最低为0.518,伸长率为26.0%,n值高达0.21,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热轧窄带钢用精轧工作辊破损形式,阐述其生产及使用要点、使用效果。诊断结果认为高镍铬钼无限冷硬铸铁材质在热轧窄带钢用精轧工作辊还有发展、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对纯铝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纯铝板的再结晶开始和终止温度也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船板钢控轧控冷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钢宽厚板厂以控轧控冷工艺开发的E40级高强度船板进行了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H-800透射电镜进行的检测表明,E40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复合组织,钢中有少量碳化物颗粒析出,析出相主要为TiN、Nb(C,N)、V(C,N).该E40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无论纵横向和Z向拉伸性能,以及20℃~60℃冲击韧性均完全满足船级社的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低C添加Si Mn Nb Ti成分,通过两阶段控制轧制开发出了屈服强度为700MPa级热轧带钢。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对钢板力学性能及析出粒子的影响规律,并采用TEM、SEM等实验技术对钢板经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及析出强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轧制更有利于析出粒子在后续卷取保温过程中的析出,从而提高强度;降低终轧温度能获得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褚元强 《上海金属》1999,21(3):40-42
以南京钢厂二轧分厂热窄带生产线成功改造的实例,着重介绍小热带轧机生产线改造轧机结构和提高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改善热轧带钢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大超 《上海金属》2000,22(3):44-47
热轧带钢生产时带钢的端部缺陷或在热轧机组上跑偏等而引起的运行故障,是带钢轧的生差的重要原因。在分析了具体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热轧带钢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轧后四种不同的冷却制度对X120级管线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相同的控轧制度下,以冷速61℃/s、终冷温度370℃的冷却制度,能得到以贝氏体为主且强度和韧性均达到X120各项性能指标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从氧化皮结构出发,对低碳钢热轧板氧化皮的结构与热轧板酸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钢热轧板在卷取前期(温度在400~500℃)的氧化铁皮分为两层,即外层是Fe3O4,内层为FeO;在室温下放置两天以后的板,氧化皮中的FeO完全分解为Fe3O4和Fe,并且铁颗粒在原FeO的晶界富集。具有FeO和Fe3O4复合结构的氧化皮比Fe3O4单层氧化皮更易酸洗。  相似文献   

16.
黄和生 《上海金属》1995,17(3):36-39
结合窄带钢热轧改造实践,介绍了应用连铸坯送热装技术,步进加热炉微机控制技术,精轧顶闭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红外线监测,光电传感测宽等关键性技术所取得的成果,为国内窄带钢热连轧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郭兰京 《上海金属》1999,21(4):52-57
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分析和探索了改进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实用技术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数学模型预测热轧带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介绍组织模拟的主要考虑因素和实验方法,同时介绍了奥氏体再结晶模型、奥氏体相变模型和组织-性能对应关系模型,这些模型已在在线预报和控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控轧参数对00Cr19Ni11和微合金化后的00Cr19Ni11Mo-NbN钢的屈服强度、延伸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书恒 《上海金属》1996,18(1):34-35
分析W18Cr4V热轧带钢产生严重边裂的原因,认为最后三道次轧制过程带钢边缘温度剧降,形成变形不均匀,其轧制应力引起边裂,改进立槽排列位置(由K4移至K3)即可消除严重边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