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长江南京段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强化过滤工艺和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CODMn、UV254、DOC及BDOC的去除率分别为30%、41%、27%及25%。强化常规工艺和生物活性炭工艺各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34%和52%、48%和50%、37%和40%及74%和82%。强化过滤工艺及生物活性炭工艺对1,2,4-三氯苯的去除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常规工艺对MW大于5 kDa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强化过滤工艺对MW小于1 kDa的有机物去除率大于25%,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各个分子量区间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特别是对原水中占多数的MW小于1 kDa的有机物去除率大于30%。  相似文献   

2.
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实验对黄河原水及经混凝吸附、粉末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混凝过程主要去除分子量大于6000的有机物,去除率达到40%;粉末活性炭吸附主要去除分子量在500~1000和1000-3000,去除率分别达到21.52%和24.15%;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对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机物都没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氧化单元中DOC、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31%和78%,BDOC增长了33%;砂滤单元四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25%、52%、42%和44%,而生物活性炭滤柱对四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6%、83%、52%和20%,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对三种微量有机物(1,2,4三氯苯、DMP和DEH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60%、68.6%和68.8%。与未投加臭氧相比,臭氧的投加有效促进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叶秀雅  周少奇  郑可 《化工进展》2011,30(6):1374-1378
采用GC-MS技术分析生物-物化组合工艺[SBR+混凝+Fenton +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各处理单元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原水中检测出70种有机污染物。组合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总去除率达到99%,其中57种有机物被完全去除,10种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3种有机物去除率达50%以上。另外,SBR基本去除芳香烃类、酯类等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而Fenton对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长江南京段的水质虽能常年保持在Ⅱ~Ⅲ类,但原水中甲苯、三氯苯和邻二苯甲酸二丁酯等微量持久性有机物检出表明长江南京段的水源水已呈现微污染特征。该文以长江南京段原水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出水水质为目标,研究了水源水持久性有机物的种类和特定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和氯苯类化合物),考察强化滤池、活性炭滤池工艺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检出持久性有机物为65种,其中以脂肪烃类有机物、芳香类有机物、酯类有机物、醇类有机物及酮类有机物为主,5类有机物的总量约占总的持久性有机物的90%以上;长江南京段水源水中未检出阿特拉津,检出1,2,4-三氯苯,其含量为0.249μg/L。强化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工艺对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活性炭工艺要优于强化过滤工艺。  相似文献   

6.
吴义锋  吕锡武 《化工学报》2011,62(3):805-810
采用混凝、沉淀、砂滤联合臭氧、生物活性炭构建饮用水深度处理系统,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能,探讨溶解性有机物在系统中的变化与组成特性。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中以分子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为主,占总溶解性有机物的55.9%;常规单元、臭氧、生物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有功能互补性,常规单元对分子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去除率达61.1%,而对分子量小于3000的DOC去除率仅为7.9%,臭氧氧化可使难降解有机物改性为小分子量有机物,经生物活性炭单元后,分子量小于3000的DOC去除率达到28.9%;微量有机物主要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被去除,生物活性炭单元出水中微量有机物种类降低至30种,浓度降低67.4%,三氯甲烷生成势去除率为相似文献   

7.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黄浦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O3-BAC组合工艺一方面可以有效去除黄浦江原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减少后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某水厂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砂滤"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考察了不同进水浑浊度对组合工艺长期运行效果的影响,同时对组合工艺各单元的有机物种类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长期运行结果表明:(1)组合工艺对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有机物指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2)臭氧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量有机物,故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_(Mn)2、UV_(254)和DOC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整个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在40%~50%,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在80%~90%。(3)臭氧活性炭工艺对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砂滤工艺主要去除D0CDA。(4)上向流BAC柱活性炭颗粒间空隙率较大,降低了对浊度的机械截留,其后置的砂滤池可起到稳定出水浊度,保证出水微生物安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镇江市饮用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镇江市原水、净水工艺和管网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原水水质较好,溶解性有机物含量维持在1.4~2.8mg/L之间,小分子有机物占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部分;与常规处理相比,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能有效提高D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各个处理流程对大于1000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氯和臭氧氧化能使有机物由高分子量区间向低分子量区间推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对宜兴市西沈水源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PAC投加量对溶解性有机碳(DOC)、UV烈及SUVA的去除以及原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OC、UV_(254)及SUVA的去除均随着PAC投加量的升高而增加;当PAC投加量30mg/L时,PAC会优先吸附原水中小分子量的天然有机物(NOM);当PAC投加量达到80mg/L后,原水中分子量超过10 k的大分子NOM的去除率最高,且PAC投加量在0~100 mg/L范围内时,分子量在3~10 k范围内的NOM去除率均随着PAC投加量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臭氧-活性炭工艺在给水处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案例数据,全面总结分析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在给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对去除机理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探讨。同时对这一工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效,对CODMn去除效果比较稳定,去除率一般在40%~50%,而且耐有机污染冲击负荷较大。  相似文献   

12.
李德生  姚智文  王占生 《化工学报》2010,61(11):2944-2950
研究了水源水在"预臭氧+常规+主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净化中的各工艺段出水有机物及分子量的变化特征,建立了生物稳定性与有机物分子量的关系,实现了对深度处理后供水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预臭氧可将大分子的天然有机物分解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并提高水的可生化性;导致常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效率降低;主臭氧可将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并将部分氧化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有机物;生物活性炭可提高出水的生物稳定性,但对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去除有限;分子量越小生物稳定性越差,越不容易被去除。此研究结果为评估水源水质深度处理的生物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戈梦青  周冰洁  林涛 《净水技术》2020,39(4):108-115
以典型的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二氯乙腈(DCAN)为例,研究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O3-UBAC)工艺和臭氧-下向流生物活性炭(O3-DBAC)工艺的去除效能差异,并结合DON、分子量分布、亲疏水性和三维荧光光谱探究其差异机理。结果表明,O3-UBAC工艺对DCAN生成势(DCANFP)、DON、分子量<3 kDa的有机物、亲疏水性有机物,以及芳香族蛋白质和类可溶性生物产物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31%、61.60%、49.22%、46.60%、62.17%和82.08%,而O3-DBAC工艺对相应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72%、50.79%、21.16%、27.32%、47.37%和43.04%。因此,O3-UBAC工艺比O3-DBAC工艺对DCAN前体物的净化效能要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相似文献   

15.
OAO工艺应用高效优势菌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一种不经稀释而直接处理焦化废水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在OAO工艺中投加HENGJIE高效菌和粉末活性炭降解高浓度未稀释焦化废水的中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处理未稀释的高浓度焦化废水,且系统启动快,降解效率高,CODcr去除率达93.16%,氨氮去除率达98.74%。HENGJIE高效微生物对焦化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耐受能力,并可降解一些常规微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某水厂水源水质及传统工艺处理效能的基础上,对比探讨了粉末活性炭和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以预吸附、预吸附-混凝、混凝沉淀-吸附等不同工艺对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确定了最佳工艺。该水源存在季节性有机物污染,亲水性有机质占比80%。水厂传统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约20%~30%。与其他工艺相比,树脂预吸附-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功效最好,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1.48%和80.0%,与单独强化混凝相比,该工艺可将DOC和UV254的去除效率分别提高17.7和35.49个百分点,且可减少86.67%的混凝剂投加量。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可定量描述树脂吸附有机物平衡和动力学。磁性离子交换树脂预吸附可作为该水厂强化去除水源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17.
煤气废水酸化破乳预处理功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neral pretreatment processes of ammonia stripping and phenols solvent extraction can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xic compounds of the coal gasification wastewater for the following biological treatment. However, some emulsified coal tar still exists in the influent and many substances in coal tar are refractory and toxic to microorganisms. This study is mainly on the removal of emulsified coal tar by acidification demul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id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wastewater by pure hydrochloric acid can reduce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otal phenolics and oil about 3.1%-11.3%, 6%-- 10.8%, 5.3%--8.6% and 25.2%--57.4% respectively with pH value in the range of 4 to 7. The analysis of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ndicates that compounds removed from the wastewater by this process are large molecular substances. The experiment also show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COD removal in the demulsion process by different acids is different and the phosphoric acid is prominent. The preserved time of the wastewater also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demulsion. Small amount low-cost solid additives including kaolin and diatomite can improve the rate of coal tar sedimentation and enha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organics in the phosphoric acidific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在饮用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 Resin)是水处理领域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树脂,由于其在给水预处理中的良好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对MIEX Resin的基本工作原理、MIEX DOC工艺的组成和效果、MIEX DOC工艺与其它水处理工艺的联合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综述。MIEXR树脂的珠粒粒径和磁性,是MIEXR树脂有别于传统树脂的最大特点,并且这两个特点使此种树脂在给水预处理中得以有效应用。MIEX DOC工艺对相对分子质量中等和小的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与混凝在去除有机物方面具有互补作用,磁性离子交换树脂能极大改善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