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机闪烁晶体的生长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无机闪烁晶体的提拉法,下降法,热交换法,浮区法等生长技术,其中最常有和的最前两种方法。同时就某些典型的闪烁晶体讨论了上述生长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无机闪烁晶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40年代后期发现NaI:Tl晶体具有优良的闪烁特性后,NaI:Tl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和γ射线的探测技术。随着核探测技术在医学、物理、化学、地质勘探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展,一系列无机闪烁晶体,如BGO、CWO、CsI:Tl、CsI等相继问世,并在这些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核医疗设备如PET等的性能和建造大型高能物理实验装置,如SSC和LHC,对新型快速、高密度、耐辐照的无机闪烁晶体  相似文献   

3.
无机闪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熠  尚珊珊  陈艳林  严明 《材料导报》2016,30(Z2):87-91
闪烁材料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无机闪烁材料应用最广、数量最多。无机闪烁材料主要包括陶瓷闪烁材料、晶体闪烁材料和玻璃闪烁材料三大类型。闪烁材料的闪烁性能主要包括光输出、透明性、衰减速率、高能粒子阻止能力和抗辐照损伤能力等。无机闪烁材料在影像核医学诊断、高能离子探测、工业在线无损检测以及油井勘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无机闪烁材料的三大发展阶段与三大类型,对部分重要无机闪烁材料的闪烁性能做了对比,并概括了闪烁材料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型无机闪烁晶体BG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佩新  胡关钦 《功能材料》1994,25(2):189-192
介绍了BGO晶体的发现与发展、性能与应用及影响其性能与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开辟BGO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NaI闪烁晶体自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并使用以来,已有50年的历史,尽管其间其他新型闪烁晶体随科技的进步不断出现,但NaI晶体凭借自身优良的闪烁性能和相对其它闪烁材料的低成本生产,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正在使用的X-射线成像屏、X-CT和PET等核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探头对无机闪烁体的性能要求,展示了几种最有发展前景的无机闪烁晶体--硅酸镥(LSO)、铝酸镥(LuAP)和钨酸铅晶体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透明陶瓷闪烁体的出现是对传统闪烁晶体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7.
锗酸铋晶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机闪烁晶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高能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环境监测、地质勘探和石油测井等辐射探测领域。本文通过分析上海硅酸盐所锗酸铋晶体研制生产历程和标准化经验,充分展示了标准化引领、支撑和促进上海品牌晶体研制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提拉法生长出直径20-25mm,长25-30mm优质PbWO4及La^3+、Mg^2+、Mo^6+和Bi^3+掺杂PbWO4晶体。测试了晶体的X射线衍谢谱、透射光谱、激发发射光谱、光产额、抗辐照性能和发光衰减时间。总结并解释了掺杂对PbWO4晶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氧退火对晶体抗辐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掺杂改善晶体闪烁性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及了天然晶体的特性及其在技术上的应用;介绍了人工晶体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各个阶段人工晶体的合成方法及其研发概况;重点评介了硅单晶、水晶等在光电功能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指出:人工单晶不仅长盛不衰,而且成了当今电子材料的主角和发展光电子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机抗菌剂材料的产业化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无机抗菌剂材料的产业化现状;阐述了我国无机抗菌剂的主要品种、特点及抗菌机理,并对我国无机抗菌剂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坩埚下降法生长GdI3:2%Ce及无掺杂GdI3闪烁晶体, 得到ϕ15 mm×20 mm的晶体毛坯, 从中加工出尺寸分别为12 mm×10 mm×2.5 mm和11 mm×8 mm×2.5 mm的无包裹体、无开裂的晶体样品, 封装后检测该晶体光学性能。XRD分析结果表明: 掺杂晶体GdI3:2%Ce与无掺杂GdI3晶体结构相同。X射线激发发射(XEL)和紫外激发发射谱(PL)测试结果显示: GdI3:2%Ce晶体在450~700 nm有宽带发光峰, 发光峰位分别位于520 nm和550 nm, 对应于Ce3+的5d-4f跃迁发光。以550 nm为监控波长, 测得在紫外激发下存在三个激发峰, 分别位于262、335和440 nm。GdI3:2%Ce晶体在137Cs源伽马射线(662 keV) 激发下能量分辨率为3.4%, 通过高斯拟合得到的衰减时间为58±3 ns。研究表明, GdI3:2%Ce晶体是一种良好的伽马和中子探测材料,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利用提拉法生长出的高品质Ce∶YAG闪烁晶体开展了高分辨率X射线成像系统核心器件——闪烁体研制工作,成功制备了尺寸为30 mm,厚度为30~45μm的高品质闪烁晶体元件,并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制基于超薄Ce∶YAG闪烁晶体的高分辨X光探测器,实现X光辐照条件下高分辨成像。在同等实验条件下,与Crytur公司同类晶体对比,上海光机所研制的  相似文献   

14.
无机功能材料新工艺研究及其工业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一系列无机功能材料(如微/纳米金属氧化物、铌酸锂粉体、氧化锌及硫化锌、轻质氧化镁和铜基钼酸盐)的生产新工艺,例如离子交换技术、均匀沉淀技术等等.这些新工艺蕴涵着材料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最有效的制备方法,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性,在与传统制备工艺的比较中体现了新工艺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化前景,对上述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NLO)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激光技术与光纤技术的相继兴起,逐步挣脱了电子信息载体在传输速度与载波密度上的局限性,使信息载体由电子向光子的转变成为现实。而光通信作为一门跨世纪发展的新兴产业,对电光和光学信息材料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 光通信是一个通过光纤传输和激光光源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系统。除光纤外,光的发射、控制、接收、显示如放大、振荡、倍频、调制、电光与光电转换都要求相应的电光和光学晶体制成大量、种类繁多的电光和全光学信息处理器件,从而  相似文献   

16.
晶须的特点及其产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果说“千钧一发”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惰,那么,现在随着单晶纤维的出现,已使其成为现实。晶须作为一种细观尺寸的单晶纤维材料,不仅其强度可达到或接近理论计算值,而且多数晶须材料具有某种或多种特殊功能,在材料强化改性、陶瓷增韧、功能材料设计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从事晶须研究和开发的单位不少,但至今尚未形成产业化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就一些典型晶须材料的特点尤其是功能特性予以概括和总结,并对几种重要晶须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无机纳米微球的微乳液制备及其应用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机纳米微球在催化、吸附和新型光电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自20世纪末以来,微乳液法成为制备无机纳米微球的重要途径。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开展了微乳液法制备无机纳米微球.无机纳米微球表面基团改装或修饰、以及无机纳米微球的麻用等方面的研究。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微乳液法制备无机纳米微球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现将部分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8.
杨亲民 《功能材料信息》2006,3(5):I0002-I0003
薛冬峰,男,1968年12月出生,河南方城人,人工晶体材料,化学合成,材料设计与模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中国晶体学会理事,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工系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稀土催化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材料在环保、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将轻稀土应用于催化材料为稀土的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到目前为止。已得到工业化应用的稀土催化材料主要包括分子筛稀土催化材料、稀土钙钛矿催化材料以及铈锆固溶体催化材料等。[编按]  相似文献   

20.
无机非金属材料因突出的力学、电学、磁学、声学、光学及热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但受制于其固有的低延展性和硬脆特性而加工困难。直写成型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3D打印技术,可利用粉体、前驱体等原料配制流变性能适宜的浆料实现复杂结构无机非金属材料零部件的成型,具有原料选材广泛、设备廉价、工艺简单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所需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应用整个周期的效率,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药、能源、建筑等领域的科研探索。基于直写成型技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制备及结构/功能化应用方面的进展,概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直写成型的技术特征;分类介绍了直写成型在储能器件、建筑材料、组织工程、先进陶瓷等领域的应用特点及进展,并对其在相应领域的发展和挑战进行适当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