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活性砂过滤器在城镇污水厂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活性砂过滤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以活性砂过滤器为深度处理工艺时,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及其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活性砂过滤器的出水水质稳定,其出水的SS、TP浓度分别为(1~5)、(0.2~1.1)mg/L,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出水的氨氮浓度为4~8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出水的COD浓度为55~75 mg/L,接近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可见,将活性砂过滤器作为新建或已建污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沙湖污水处理厂低温脱氮问题诊断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武汉市沙湖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脱氮效果不佳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做出相应调整,提出了优化方案。在冬季低温时通过将污泥浓度提高到3 500 mg/L、内回流比上调为180%、曝气池DO提高至4.5~5.5 mg/L等措施,可强化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脱氮效率,平均出水NH3-N、TN浓度分别为4.9、12.5 mg/L,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3.
单独采用IC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时,出水水质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因此增加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CMAS)工艺作为IC反应器的后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CMAS工艺对IC反应器的出水净化效果明显,当CMAS工艺的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为(85.00~514.62)、(9.08~63.17)mg/L,MLSS为2000mg/L时,出水COD50mg/L、氨氮5mg/L,稳定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
江南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初沉消化池/(A/O)生化池/液氯消毒工艺,出水COD≤50 mg/L、BOD_5≤10 mg/L、SS≤10 mg/L、TP≤0.5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运行表明,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连续流的缺氧/厌氧/缺氧/好氧中试反应器处理深圳市布吉城镇河道污水,考察了不同季节时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以期为处理布吉河道污水的新建污水处理厂提供运行参数。中试结果表明,在夏季降雨期,当进水COD为36.4~195.5 mg/L、总氮为13.7~29.5 mg/L时,出水值分别为(22.7~87.9)和(10.5~19.2)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1%和26.0%;在冬季枯水期,当进水COD为168.0~317.1 mg/L、总氮为33.0~41.0 mg/L时,出水值分别为(20.2~58.0)和(13.0~22.5)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7%和51.4%。当进水氨氮为9.38~39.02 mg/L时,出水值为0.01~8.01 mg/L,平均去除率为96.3%,在恢复运行期出水氨氮浓度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为COD和总氮的3倍左右。进水TP为1.04~5.58 mg/L,出水TP平均为0.97 mg/L。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5 mg/L时,出水总磷平均值进一步降低至0.30 mg/L,去除率为91.5%,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三沟交替式氧化沟工艺,为了使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采用高密度沉淀池/转盘滤池工艺进行提标改造,通过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的运行效果发现,经深度处理后,出水BOD5≤5 mg/L、COD≤40mg/L、SS≤8 mg/L、NH3-N≤1 mg/L、TN≤12 mg/L、TP≤0.4 mg/L,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甚至优于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出水水质,长春市串湖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沉淀池/A~2O/高效澄清池及纤维转盘滤池三级处理组合工艺。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20×10~4m~3/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SS、NH3-N、TN和TP分别为219.04、83.52、85.51、23.74、33.39和2.68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为24.48、4.54、4.88、1.49、8.46和0.28 mg/L,运行费用为1.56元/m~3。经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西北地区低C/N值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采用两级A/O生物滤池与微絮凝过滤组合工艺强化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膜形成后,在溶解氧、水力负荷、流量分配比分别为4 mg/L、1.2 m3/(m2·h)、70%∶30%的条件下,该工艺对COD、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4%,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9.86、0.48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对TP的去除率为75%,平均出水TP浓度为0.22 mg/L,达到Ⅳ类水标准;对TN的去除率为72%,平均出水TN浓度为6.77 mg/L,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在保证COD去除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9.
山东某10×104 m3/d规模污水处理厂面临提标改造,其出水要求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分别采用混凝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二级生化出水。试验结果表明:二级生化出水CODcr为133.79 mg/L,PFS投加量为420 mg/L,FeSO4·7H2O+H2O2投加量为(300+150) mg/L,Ca(ClO)2投加量400 mg/L(加140 mg/L的PFS作预处理),O3投加量27.78 mg/L(加140 mg/L的PFS作预处理),其出水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某一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没有脱氮除磷功能,处理规模为1.8×104m3/d。第一阶段已成功对原工艺的初沉池和曝气池第一廊道进行了改造,改造完后运行的第一阶段(第1~30天)出水COD、氨氮、TN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出水SS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12和0.8 mg/L,达到一级B标准。为了使出水SS、TP浓度也达到一级A标准,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尾端模拟增加砂滤管并在管前端添加PAC,以进一步完成对工艺的改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阶段(第31~121天),出水SS为1~6 mg/L,平均为4 mg/L,平均去除率为97.5%;出水TP为0~0.46 mg/L,平均为0.22 mg/L,平均去除率为89.5%。出水COD、氨氮、TN、SS、TP均达到一级A标准。工艺改造成功实现了脱氮除磷目标,而且没有混合液回流(内回流),因此整个工程运行节能,为现有无脱氮除磷功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申  许立群  张有仓 《中国市政工程》2013,(2):43-46,107,108
镇江市新区大路污水厂采用好氧-厌氧-好氧(OAO)工艺。在进水COD、BOD、SS、NH3-N、TP浓度分别为263.00、106.00、118.00、17.00和3.25 mg/L的条件下,处理出水COD、BOD、SS、NH3-N、TP浓度分别为41.000、8.000、8.000、3.780和0.348 mg/L,出水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苏省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点,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等组合工艺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经济分析等。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即COD≤50 mg/L、BOD5≤10 mg/L、TN≤15 mg/L、TP≤0. 5 mg/L、SS≤10 mg/L、NH4+-N≤8 mg/L,相应指标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 4%、97. 3%、84. 2%、94. 2%、97. 5%、88. 57%。  相似文献   

13.
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较高的氮、磷去除效率,在UNITANK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多点交替进水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并在南京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中试研究。连续一年的稳定运行表明,在进水COD、BOD5、TP、NH3-N、TN分别为110~430、52~130、2.2-6.1、15~41、17-50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除磷率和脱氧率分别可达9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桑坡村皮毛加工废水治理工程采用预处理/厌氧处理/两级生物好氧处理的主体工艺,原水COD为3 000~3 500 mg/L、BOD5为1 000~1 200 mg/L、SS为1 500~2 000 mg/L、NH3-N为30~50 mg/L、色度为500~600倍,处理出水BOD5、SS、色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COD、NH3-N达到<焦作市2006年环境污染整治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介绍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及运行管理经验.该工艺对COD、BOD5、SS、NH3-N及TP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6.
改良Orbal氧化沟回流污泥曝气再生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Orbal氧化沟中心岛由原厌氧区改造为曝气再生池,研究了改良Orbal氧化沟回流污泥曝气再生对城镇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Orbal氧化沟对TN、COD、BOD5、TP、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7%、88%、97%、83%、96%,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对天津港南疆港区含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3600m3/d含油废水的达标排放。实际运行表明:在生化系统进水COD、BOD5、石油类、NH3-N、TN、TP分别为(400~2520)、(102~626)、(10~25)、(25~40)、(35~50)、(0.8~1.5)mg/L时,生化系统出水COD、BOD5、NH3-N、TN、TP分别为(31~46)、(3.2~9.6)、(1.2~2.9)、(3~12)、(0.13~1.0)mg/L,石油类未检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8.
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改良A2/O工艺在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应用情况。对该厂进行了一年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进水BOD5、COD、NH3-N、TN、TP、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9.5、167、19.4、26.9、2.79、119 mg/L,经改良A2/O工艺处理后,对BOD5、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84.7%、96.9%、61.5%、78.9%,出水BOD5、COD、NH3-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25.6、0.61、10.4、0.59 mg/L,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取得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程实践结果说明,改良A2/O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东省济宁污水处理厂存在的氮磷脱除效率低与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应用MBBR工艺系统进行了中试规模的强化脱氮除磷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填料填充率及外源性碳源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中试系统的COD、NH4^+-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56%,92.5%,46.3%和65.6%,处理效果优于同期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工艺控制参数不变,投加外源性碳源(甲醇)33mg/L,中试系统TN去除率由46.3%提高到72.4%,出水TN小于10mg/L,同时中试系统出水COD有所降低.本研究为济宁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低温下稳定塘系统对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市征润州污水厂的出水排入长江,为保护长江水环境,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以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采用"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塘"组合工艺处理该厂出水,考察了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进一步降低二级出水中的TN和TP浓度,对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40%、70%和55%,出水TN、NH3-N、TP分别为14、4和0.4 mg/L左右;稳定塘中的硝化作用有利于NH3-N的去除,但厌氧环境的缺乏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使出水TN中NO3--N的比例升高;HRT是稳定塘的重要参数,系统中TN的去除以生物作用为主,可以适当延长HRT以提高对T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