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编译器的标准规约自动解析思想,并以部颁CDT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设计,在自主设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得以实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规约种类繁多,IEC逐步提出的一系列通信规约技术标准制定周期又较长,导致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内对同一种通信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编译器的标准规约自动解析思想,并以部颁CDT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设计,在自主设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得以实现,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尹宁芳 《电气时代》2011,(10):58+60-61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导致不同厂家或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功能设备单元间所采用的通信规约不同,从而需要将不同功能设备经综合投资成本相当大的复杂通信规约转换,才能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某种复杂功能。在通信规约转换配置时,由于各设备研发技术平台和研发内容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  相似文献   

4.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及传输规约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厂家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通信网络及传输规约都有所不同,通过对选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数据通信网络及传输规约的简要分析,总结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220kV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首先论述变电站与调度之间通信规约和变电站内运用的通信规约;其次介绍通信结构中的主要设备;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通信模式的网络拓扑,提出220kV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比较合理的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220kV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通信模式。首先论述变电站与调度之间通信规约和变电站内运用的通信规约;其次介绍通信结构中的主要设备;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各种通信模式的网络拓扑,提出220kV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比较合理的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由于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标准规约的实现有所不同,而导致变电站保护系统即使接入使用同一标准规约的产品也要修改程序,这给现场维护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基于模板的通信规约设计思想,接着以IEC60870-5-103通信规约为例进行了该思想的详细设计,并在我们自主设计的DVP-9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加以了实现,经过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贺兰山75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及传输规约的技术特点,对实施过程中数据通信网络的搭建、传输规约的选择、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网络联络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实现了基于IEC 61850规约的变电站内部自动化系统网络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9.
不同设备使用不同的规约,或者规约的解释、通信过程不一致,都大大限制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过技改,将通信功能与其它功能独立控制,可以摆脱通信协议的制约,从而实现不同保护设备的对接。介绍光纤差动保护在变电站多种通信规约下、不同微机保护系统中,实现模块的分离控制和功能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传输规约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变电站自动化在我国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传输规约。文章还指出,国际上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提法已经作了重要修正,改为“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取消了“综合”一词,国际标准的传输规约已经出版,一些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制定统一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标准已经达成共识,文章希望我国有关部门和制造厂家给于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朱宝  崔勇  刘东海  赵燕  段小涛 《供用电》2012,29(2):23-27
目前,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主要采用的分层分布式设计存在结构复杂、投资成本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IEC 61850通信协议的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微机保护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及模块设计等内容,并对该系统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在某110kV变电站的应用,证明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通过测试表明了该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性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数字变电站IED设备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DE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关键二次设备,也是支持变电站向数字化进程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IDE设备间的通信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实现IDE间的数据共享,符合设备互操作性、网络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原则,适应数字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特点和需求,为今后IED网络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章对IEC61850协议目标,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三层通信网络结构,以及如何在IEC61850协议主导下实现IED间的通信等内容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对独立建设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服务架构的主厂站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考虑现阶段主厂站间的通信体系,分别从通信协议、变电站基础平台、模型和数据3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采用基于服务的交互协议,实现主站与变电站间的服务化交互;通过构建开放的变电站基础平台,实现主站对变电站模型、数据和文件的按需调阅;针对主厂站间交互模型和数据的标准化问题,梳理已颁布的模型和数据技术规范,提出分类业务模型转换与规范化数据接入框架,以利于主厂站间更加灵活的交互。最后给出了主厂站一体化整体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4.
IEC 61850标准作为变电站出站远动协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系统以及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上下数据贯通的必要性,分析了上下贯通所面临的数据模型、图形(接线图)、传输协议、源端维护与订阅/发布等问题,提出了采用IEC 61850标准作为出站协议的基本原则、建模方法、服务实现细节,在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出站协议的基础上叙述了IEC 61850标准与公共信息模型(CIM)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源端维护和订阅/发布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结构的分布式综合控制主站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电力系统监控及远动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分层分布式开放型综合控制系统是监控及远动技术发展方向,统一站内通信标准及远动传输规约标准是监控及远动系统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对北京哈德威四方保护与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CSM300系列综合控制主站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陈志钊 《广东电力》2008,21(3):57-6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经历了多阶段的发展。一个逐步扩建的变电站会存在不同阶段的产品,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如何组合各阶段的产品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110kV洪梅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为例,提出了通过分层分布式结构、面向对象设计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多阶段的保护测控装置,完成统一的通信接 口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和配置,以及进行改造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杨桦  黄小明 《电气自动化》2006,28(3):32-34,37
本文阐述的是采用Lonworks总线技术集成的三层网络结构,实现快速而可靠的变电站远程数据监控功能。系统中采用了专用Lonworks网关将底层的Lontalk协议的数据包和高层的Modbus协议的RTU数据包相互转换,再通过Modem接人电力专用通信网,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数据监控功能综合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现场站域测试时无线分布式数据的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多终端同步控制策略。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站域测试系统及其实现的关键性问题,说明了网络传输延时不确定对IEEE 1588网络时钟同步协议的影响,研究了基于单点对多点无线通信系统同步的样本滤波、同步校正、时域跟随等问题,并给出了实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无线通信下经同步控制后时间精度可达微秒级,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系统级测试对时间同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孙毅  李世豪  李彬  李德智 《电力建设》2016,37(2):118-124
可靠性、实时性、双向性是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必须满足的要求。在当前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最新的IEC 61850标准,对智能配电网业务流量以及通信需求进行建模。在开源的多协议网络仿真软件 OMNeT++平台上建立了智能配电网通信网络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在加入大量的分布式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等数据流量业务的背景下,过程层IED和站控层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交互过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带宽、不同业务流量背景下IED和配电子站进行信息交互过程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