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步进式加热炉炉温优化设定模型及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筠  张莉 《控制与决策》1997,12(4):369-372,376
针对线材厂步进式加热炉实际工况,提出了基于经验规则的炉温优化设定模型和在线自学习获取知识的思想,并以炉温优化设定模型为核心,开发出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运行软件。  相似文献   

2.
钢铁生产中的加热炉优化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树实  王伟  刘全利 《控制与决策》2006,21(10):1138-1142
钢铁生产中的加热炉调度问题属于组合优化中的NP—hard问题.对此.建立了加热炉调度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用于求解该问题的超启发式算法——遗传局部搜索算法.基于生产实际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生产实际.效果优于目前现场使用的人工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庆  李少远  席裕庚 《控制与决策》2004,19(10):1097-1100
研究一类串联生产全过程基于if—then规则库的优化设定问题.对串联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设定问题进行描述,利用if-then规则库来描述各子过程设定值变化量与最终产品质量的关系.采用Tsukamoto模糊推理方法,将带模糊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清晰优化问题,得到各子过程的优化设定值变化量.以步进式加热炉的温度设定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加热炉的炉温优化设定模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针对冶金工业的步进式加热炉炉温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以面向生产目标的集成控制 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回路的优化设定模型,解决了炉温控制回路的优化设 定问题,从而节省了吨钢的耗油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Wiener模型辨识与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工业过程中可描述成Wiener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其辨识问题可等价成以估计参数为优化变量的非线性极小值优化问题.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整个参数空间内并行搜索获得极小值优化问题的最优解(Wiener模型的最优估计),通过对粒子的迭代轨迹进行分析,改进了PSO算法中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的选择.通过一个Wiener模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将该方法应用在连续退火机组加热炉产品质量模型的辨识研究,取得了满意的辨识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龙刚  侯媛彬 《自动化仪表》2013,34(1):54-56,60
针对电加热炉难以建立精确模型的问题,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PSO)相结合的算法对电加热炉的温度变化进行辨识,并建立系统模型.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试验结果显示,与BP神经网络算法相比,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所得到的预测值有效时间范围延长了60%;在相同有效的预测时间内,预测值精度提高了43%.  相似文献   

7.
轧钢加热炉建模首先涉及到炉温分布形态问题.分析了目前采用的两种形态,综合两者的优点,提出用三次函数描述炉温分布,真实地反映了加热炉工况且便于炉温优化设定.讨论了建立钢温预估计模型的三种主要方法,从建模的难度、算法的收敛性、实时性和模型的自适应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机理分析建立了某钢铁公司的加热炉模型,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分析了病态数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说明了所建模型的简单实用性,为炉温优化设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热成型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实现热成型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质量提高以及节能减耗为前提,分析了片材在加热炉内的加热过程.片材在加热炉内加热并获得能量是通过以下三种传热方式:加热瓦对片材的辐射传热、炉内空气对片材的对流传热以及片材之间的热传导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片材在加热炉内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且分析了模型中影响模型的几个主要参数以及模型线性化所产生的误差.最后制定了聚合物热成型加热的设定值稳态优化算法,并建立了以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优化目标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出一组工艺参数下的加热瓦最优设定值,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实现了节能减耗.  相似文献   

9.
许超  陈治纲  邵惠鹤  张斌 《计算机工程》2002,28(7):223-224,244
利用模糊系统来计算炉内每块板坯对应的最佳温升曲线,然后利用该最佳温升曲线来计算加热炉的设定炉温。由于模糊系统在自动燃烧控制模型内部,因此在每个周期计算中都会根据当前板坯的情况来动态修改最佳升温曲线,从而使加热炉的设定炉温始科处于优化状态,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这种算法可以在保证板坯加热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  相似文献   

10.
加热炉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以及某钢铁公司加热炉燃烧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在分别分析炉温变化、煤气热值与煤气流量关系,以及煤气流量、煤气热值、烟道含氧量与空燃比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加热炉燃烧优化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节约能源,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MICON S一32型工业过程控制器的性能特点,并结合管式加热炉的控制问题,论述了该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炉INBA法渣处理工艺是一种先进的渣处理方法。本文结合2#高炉INBA渣处理工程项目,从生产工艺、系统组成、解决方案、应用总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罗克韦尔SLC500PLC在INBA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控制的加热炉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加热炉控制现状及技术难点的分析.提出采用非线性的模糊控制与线性的PI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态炉温控制方案,运用神经网络空燃配比寻优技术实现燃烧的最佳化,设计基于数学模型与操作经验的专家系统解决各段炉温的自动设定问题,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加热过程的全自动智能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强,控制精度高,节能效果明显,对工业炉窑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高炉探尺控制PLC系统。根据高炉探尺料线,动态计算并给定探尺下放力矩,实现了探尺实时、精确检测料线,克服了探尺呆滞及倒垂的现象,帮助冶炼人员判断炉况,提高了冶炼强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真空电阻炉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适用于真空电阻炉的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热炉混合模糊控制的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短周期”预测炉温的模糊控制策略,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在一起,利用协调因子的在线自整定来确定重油流量,实现了空燃比的自寻优模糊控制。该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具有动态响应好,稳定性高等特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电阻炉温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