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称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频繁的话语之一,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有称谓语系统,但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中外学者关于语言礼貌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礼貌"的角度分析了这一差别。  相似文献   

2.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各具特色,对不同的收信人运用不同的称谓方式,体现了毛泽东对收信人的尊重,反映了每个收信人在他心中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作为书信开头的称谓语,虽然在书信中占极小的篇幅,但在毛泽东的笔下,却体现了他在文书语言艺术上所表现的特点。毛泽东在书信中运用的称谓方式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梁,于人于事都是格外的尊敬与重视。概述了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类别,分析了多种称谓并存的原因,认为毛泽东书信中的称谓方式对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民俗文化学角度看,它属于民俗禁忌的一种。在社会风俗的影响下,女性独特的生理现象一直被作为一种文化隐讳,由此产生的生理委婉语不断流变,折射出了不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人际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正如每一种事物都有多个名称一样,人际称谓也丰富多样,反映的是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汉语中丰富的人际称谓多方位显现复制、传播、变异等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时代社交媒体发展瞬息万变的过程中,微语言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使社会舆论、文化形态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因为与传统语言相比,它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点。从语域三变量角度研究微语言的语言特征,进而了解微语言的应用情况及其独特之处,有利于探索微语言映射人们语言习惯以及相关语言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近年来颇有影响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各种力量斗争、发言的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延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作为一个大众传媒时代广义的文学文本,《百家讲坛》栏目充分反射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与融合、普通百姓对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80后"、"90后"是当下中国最流行也是用得最泛滥的分类词汇。这些用作纵向分类的"标签"泛滥成为当今中国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独特文化现象。纵向分类思维一直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分类思维而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而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纵向分类的"标签"泛滥则反映出中国人纵向分类思维的过分活跃。用文化人类学的结构主义理论与进化论学说对这一有趣的人类学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解析纵向"贴标签"现象泛滥背后中国人分类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指称、语用、言内意义在源语和译语不对应情况下的称谓非映射性 ,分析了这种语言现象的社会文化原因 ,提出了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言是语言使用中最活泼、最具影响力的东西,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在文化解读和文化误读两方面探讨英汉广告语用规约的社会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汉英称谓的语符与文化的非映射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指称、语用、言内意义在源语和译语不对应情况下的称谓非映射性,分析了这种语言现象的社会文化原因,提出了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编辑是一种社会职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建构,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书籍体例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主要标识;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编辑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的历史;编辑缔构和传播社会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政治需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越南作为中国的邻邦,受中国儒家文化的长期影响,成为濡染中国文化最深的周边国家之一,儒家文化也成为越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越南语中的称谓词分为亲属称谓词和社交称谓词,分别从家庭结构和宗亲观念,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等角度审视其中所蕴含的越南民族重血缘、重家庭、重感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名字被认为不仅是一个人的指代符号,还承载了家长的殷切希望。有人觉得名字取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运程。同样的,外国人名字含义也并非每个中国人所能明白,他们的名字也是反映了外国家长对子女传达的道德、审美、政治、哲学的丰富文化底蕴,具有令人羡慕的语言成分,同时也成为外国社会宏大背景的标签。此外,中西方交往中的称谓颇为讲究,中国繁琐,西方简略,中方的称谓许多在西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表达。这只是文化不同的反映,并不是要拼一个优劣,更不能互相排斥,而应遵循国际惯例而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社交称谓人文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浓缩和结晶。考察研究中国社交称谓文化不仅能有助于国外读者嘹望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中英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以《红楼梦》中复杂繁琐的人物社交称谓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称谓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的邻国,两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具特征,因而中日称谓语体系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称谓语在许多情况下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等。言语交际所要表达的许多意义,往往不必通过语句,...  相似文献   

16.
禅宗在现代社会表现出了“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个性。禅宗的传播与经济追求融合在了一起,旅游、设计、服装各个领域将禅宗作为了产品推销的重要因素。市场有效推动了禅宗的现代化转型,但也产生了将禅宗片断化、庸俗化的缺陷。禅宗的“市场化”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是其对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出现的一种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7.
设计艺术走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性主题围绕着当代人的精神、价值等内在维度,它内敛地、沉淀地反映着时代的精神状态,体现着大变革时期人的价值理想的确立与维护,社会现代化呼唤着设计文化的现代化。本文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设计文化的社会性与现代性、对设计与当代人价值理想的关系等进行阐述,以期引发更多关于设计艺术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谚语作为一种社会变体,它反映了社会风俗和文化观念。由于人类文化中包含着女性歧视,因而英语谚语中也存在女性歧视的成份。分析了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现象,探讨了造成女性歧视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正确认识和理解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避免在对外交往中因使用英语谚语不当而发生跨文化交际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人说:广告可以赋予一种索然无味的产品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它能将潜忧在产品之中的可造之材和可用之途以商业的眼光开发、调整和包装出来;它能从市场的角度校正企业经营的偏失,引导一种新产品或一个新企业的崛起;它能创造一种市场需求,一个消费潮流,一种时尚观念,一种社会文化,乃至一个时代和一代人的梦想……广告是一种创造,广告具极大的赔力。然而,广告离不开社会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科技的进步,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迫使广告设计日益更新;同时也给广告带来种种…  相似文献   

20.
论人名用字规律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系统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镜像。通过对莆田学院7400个学生名字的调查分析,总结命名规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出社会、环境是命名的基础,命名是人的主观能动表现,是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