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0)
我国是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国度,素以重"诗教"被人称道,对现代的小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并尝试写童诗是对祖国诗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要关注儿童特点,研究儿童诗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研究儿童诗的阅读与儿童诗创作的一般方法,探索儿童诗创作的理念,在儿童精神成长的背景下,召唤儿童的本真,回归童年的梦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0)
<正>高中语文课本选用了晚唐大诗人李商隐的七律诗《马嵬》(其二),知其二,还要知其一,李商隐的另一首《马嵬》是七言绝句。笔者在教授《李商隐诗两首》时,把他的另一首《马嵬》也顺手拈来进行参照阅读。因为这两首诗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彼此参照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大意,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继而揭示诗歌的主旨。下边笔者讲一讲自己在阅读教学时怎么把这两首诗互相参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
<正>高中语文中的古诗鉴赏包涵了审美价值,能引发人的探索精神,激发人的理智感。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春江花月夜》由于它独特的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以及哲理美,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它的独创性,使得这首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因其丰富繁多的意象、含蓄洗练的表达、匠心独运的技巧而被广为传颂。同时诗歌赏析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和阅读水平。在《全唐诗》中,《春江花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7)
从根本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事业,因而也是诗的事业;诗歌教育既是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最好方式,又是青少年承接民族、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诗歌教育似乎是一块"鸡肋",并日渐成为校园里"被遗忘的角落"。但有幸的是,还有很多的一线教师,正以自己的行动,努力为诗歌"留出一些空间"。本刊特别转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春梅老师关于诗歌教育的思索——《"我就是一首诗"》一文(选编时略有删改),让我们跟随钱理群教授,一起来分享那"诗歌的诗性"、"教育的诗性"、"生命的诗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
<正>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想象丰富。让儿童在诗一样的年华,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多诵读诗歌、多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伴随学生成长,是真正落实诗意童年的最好写照。对儿童诗这一特殊的形式,笔者本身也是情有独钟,在教学中,潜心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感受诗中包含的美好情感,不断呵护学生们纯真的天性和想象空间。一、儿童诗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诗歌犹如语言文化中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8)
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过:"我们不一定要作诗,但我们的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人生因诗意而精彩,每个人在学诗的同时也在学做人。一个懂诗词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更有文化涵养、文化底蕴的人。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传承诗歌文化,让我们的孩子诗情洋溢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8)
艾伦·金斯伯格的诗作《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源于作者闲游加州超市时的所思所想,也是"垮掉一代"的主要作品之一。作者借助这首诗批判美国的物质主义,他本人向往自由,却倍感孤独。《加利福尼亚超级市场》是一首不规则的散文诗,无论是诗节还是韵律,这首诗都没有遵循传统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0)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自然,梦幻和人类是浪漫主义诗人咏诵的三大主题,华兹华斯也是其忠实者之一,但华兹华斯有着自己独特的诗歌理念和诗歌哲学。他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和语言等都要始于"快乐"并终于"快乐"。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快乐"成为其核心理念,这也就形成了华兹华斯散发艺术魅力的"快乐"诗学。正是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独具特色地探索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抒发了对自然真挚深沉的热爱,表达了对儿童崇高的尊敬和喜爱。《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一首著名的抒情叙事诗,本文通过分析这首诗的题材、语言和情感以充分体现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8)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之一。该诗为读者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现代都市生活场景以及现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在主题、风格、语言技巧运用及心理冲突描写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模式。由于它的独创性,这首诗一经发表,便引来无数争议,但大都集中在不明确的诗歌主题、诗歌中人物的把握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上,却很少有人对于诗歌中的题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题记入手对诗歌的主题、"客观对应物"理论、人称的指代及其艺术表达形式方面进行研究,能让研究者们对文学作品中的题记多一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0)
<正>去年,我们西禅小学开展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课题,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课题开展了一年半了,收获不少,就我上的一年级的一堂阅读活动课来谈谈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古诗教学,要应顺儿童爱读爱背,记忆力的特点,只要求读读背背,学习生字,在理解上不提出要求。"这一提法有别于以往的古诗教学,它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多读中感受诗的意思。据此,在古诗教学中,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129-130
中国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为立文之首,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颜色。金波的《流萤》是翠绿色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以颜色描写为核心,营造了一个青翠的、闪亮的、动感的翠绿诗境与梦境。  相似文献   

12.
“危”楼     
刘佳妮 《现代装饰》2013,(7):100-102
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仙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它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最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之一。当初学这首诗时觉得它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妙在画面感十足,一个"危"字,就生动、形象地将山寺雄视寰宇的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但是开始关注建筑后,再读这首诗,却觉得"不敢"二字最引人遐想,因为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很多让我们不敢住进去的"危"楼。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5)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阅读能使人充实,使人敏捷,使人明智,使人庄重。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课堂占多少,得益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足以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辅相成,同时也是阅读能力训练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首先要重视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读书;其次要提供丰富的图书渠道,让学生有书读;第三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最后要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2)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因为它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且文字浅显,让学生易于模仿。我在教学时着重从"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和"衬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6)
<正>阅读,是人一生发展的地基,更是儿童时代的生命底色。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孩子们为浓墨重彩的人生"打底"的阶段。语文课中,激发阅读兴趣是前奏,培养阅读能力是重点,养成阅读好习惯是关键。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爱读?怎么读才有效?怎样才能让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前提——明确阅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乡愁是一个说不尽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为乡愁困扰。台湾文学大家余光中先生有一首抒写《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引起海峡两岸多少炎黄子孙的共鸣。我也有乡愁:经常回忆被老北京称作"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门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的核桃树、夹竹桃、金鱼缸……是我的乡愁;经常回忆老北京城墙上的酸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26)
在低年级儿童教学中儿童诗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学素养,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关键教学内容。儿童诗浅显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内涵,十分符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但在当前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传输式教学法,让学生记忆诗文中的重点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诗歌教学对于学生心智开发和陶冶情操的作用,会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低年级儿童试教学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通过儿童诗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2)
<正>这是我第一次集中阅读廖静仁先生的小说。以前读得最多的是他的散文和诗歌,他写小说则是近两年的事。这多少让人感到好奇,一个从未写过小说的人会把小说写成什么样子?一个甚至连散文和诗歌都已多年不写的人突然写起了小说到底会基于怎样的一种想法?带着这些好奇,我集中读了他最近创作的六个中篇小说:《圆满》《桃花红了,梨花白了》《铜锣》《天火》《时光里的那些事儿》《祈福的<胡呐喊>》,将近二十万字的篇幅。读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没想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
《红杏诗句谁家胜》一课,学生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篇时,都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该诗好在哪里,但不能形成"评比"性诊断,缺乏鉴赏力。这种现象折射出诗歌鉴赏教学的大背景——赞赏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了定性思维,此外,学生欣赏诗歌之"好"的思维习惯模式化了。专题式对比阅读会给学生打开一扇提升鉴赏能力的学习之门,体验式阅读比知识性解读更符合诗歌的阅读之道。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诗歌《未选择的路》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寓意深刻、含蓄蕴藉的哲理诗。本文从象征的角度对诗中的"路"这一意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中所阐释的人生之路这一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