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目标密集环境下航迹关联的正确率,提出了基于先验知识与记忆信息的航迹关联聚类算法.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航迹进行自动聚类,并根据单个传感器中不同航迹代表不同目标这一先验知识,对目标数目过多的聚类进行处理.另外,算法考虑了航迹关联中的记忆信息,提高了航迹关联的准确性,有效地解决了目标密集环境下的误关联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贪心EM算法学习GMM的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聚类算法如k-means算法需要一些先验知识来确定初始参数,初始参数的选择通常会对聚类结果生产很大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型的聚类算法,通过优化给定的数据和数学模型之间的适应性发现数据对模型的最好匹配.由于高斯混合模型可以看作是一种"软分配聚类"方法,该算法结合一种贪心的EM算法来学习高斯混合模型(GMM),由贪心EM算法实现高斯混合模型结构和参数的自动学习,而不需要先验知识.这种聚类算法可以克服k-means等算法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拟退火的样本加权FC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中聚类类数初始值是由先验知识人为确定并且目标函数忽略了样本属性数据之间的不均衡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样本加权FCM算法(SASWFCM),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可以寻求全局最优解的特点,计算出聚类数初始值,并对聚类中心和目标函数进行加权处理.通过实验分析,该算法与原FCM算法相比较而言,无需人为确定聚类初始值并且在分类准确数和准确率上有所提高,体现了算法的优越性,验证了改进后算法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姜代红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252-3254
针对ISODATA算法需要人为给定分类数,对初始聚类中心较为敏感,没有显示出自动聚类效果等不足,结合基因表达式编程(GEP)嵌套构成迭代自组织模糊聚类进行优化计算。该方法不仅能在不需要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自动聚类,而且充分利用了GEP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及ISODATA算法的软性分类特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聚类精度。通过仿真验证及对比分析,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物流选址实际问题中,得到了理想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使用自适应权重聚类算法得到网络行为分析的聚类结果,且在分析时通过将加权距离优化,保证类间差异最大化.将网络行为分析的聚类结果输入到基于NAWL-ILSTM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中,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和优化器方法改进Nadam的优化算法(NAWL),共同进行深度学习,得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故障检测中利用先验知识不足和多数谱聚类算法需事先确定聚类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成对约束信息传播与自动确定聚类数相结合的半监督自动谱聚类算法。通过学习一种新的相似性测度函数来满足约束条件,改进NJW聚类算法,对非规范化的Laplacian矩阵特征向量进行自动谱聚类,从而提高聚类性能。在UCI标准数据集和网络实测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较相关比对算法聚类准确率更高,可满足网络故障检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改进的离群核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离群点数据的发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离群核模糊聚类算法,利用先验知识,选择聚类目标函数,并将聚类中心作为初始化参数,有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其整体运行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现,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靶场测量中的连发弹目标数量较多,需要对此目标进行分类跟踪,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级模糊聚类的分类算法,首先对靶场测量中的多连发目标的特性进行分析,定义了3种不同的类目标群序列,其次针对模糊聚类算法必须先验确定聚类初始点以及聚类中心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加入尺度因子,并根据目标群的位置信息以及运动方向信息进行多级聚类,最后通过多次聚类实验证明分类结果能够满足靶场测量中的多连发目标的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欧氏距离的传统模糊划分聚类算法较适用于球型结构的聚类。将其应用于维度较高的文本聚类时,准确率和效率均有所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文本聚类算法。该算法可发现非球形结构的类簇,在不需要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仅通过数学迭代即可得到聚类结果。鉴于当前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广泛应用,将该算法应用于主观题的自动阅卷系统中。通过对多种主观题的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与C均值和FCM算法相比,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准确率,算法收敛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10.
王备  王继成 《微机发展》2007,17(10):162-164
尽管模糊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但目前的FCM类型的算法却要求聚类原形参数的先验知识(原型数目及类型),否则算法就会产生误导,这就限制了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聚类数目给出一个判断算法。通过对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中加入它的梯度信息,提出了灰度-梯度的二维直方图。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干扰,更准确地得到聚类数目,使模糊聚类完全无监督化。  相似文献   

11.
空间数据聚类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它可以从大量的空间数据中提取到知识,并且有着广泛的用途,空间数据库里的数据分布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很大,很少有算法在聚类时考虑到了空间数据的分布.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基于密度的取样聚类算法ADBSC(adaptive density-based sampling clustering),它可以根据空间数据的分布,对一个中心点自适应的选取近邻,并对这些近邻点进行取样,扩展,有效提高了聚类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结尾部分,时模拟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其和DBSCAN算法做了比较,证明了ADBSC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复杂网络簇结构探测——基于随机游走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弟  杨博  刘杰  刘大有  何东晓 《软件学报》2012,23(3):451-464
网络簇结构是复杂网络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拓扑属性之一,网络聚类问题就是要找出给定网络中的所有类簇.有很多实际应用问题可被建模成网络聚类问题.尽管目前已有许多网络聚类方法被提出,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聚类精度,特别是在没有先验知识(如网络簇个数)的情况下如何发现合理的网络簇结构,仍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针对该问题,在马尔可夫随机游走思想的启发下,从仿生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全新的网络聚类算法——基于随机游走的蚁群算法RWACO.该算法将蚁群算法的框架作为RWACO的基本框架,对于每一代,以马尔可夫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启发式规则;基于集成学习思想,将蚂蚁的局部解融合为全局解,并用其更新信息素矩阵.通过“强化簇内连接,弱化簇间连接”这一进化策略,使网络簇结构逐渐地呈现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对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生成网络和真实网络,该算法能够较准确地探测出网络的真实类簇数与一些有代表性的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彭昂  王如龙  陈泉泉  张锦 《计算机应用》2010,30(7):1930-1932
针对电信客户的有效细分问题,利用属性相似度度量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属性的聚类算法。该算法用复杂属性分布相似度函数衡量对象的相似性,然后根据相似性建立图模型,最后对图进行分割进行聚类。相比于传统基于选维和降维的聚类分析算法,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处理高维数据和复杂属性。同时,算法在参数调节时,不需遍历原始数据,也减少了人工干预。利用真实电信客户数据进行的模拟实验也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性能,可以有效解决电信客户细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粗糙集理论为知识库构造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理论模型,但是针对不相容决策系统构造知识库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决策系统分布约简定义规则的分布核与分布约简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分布约简构造知识库的方法。首先确定各条件类的分布核,进而采用启发式算法计算其分布约简,挖掘约简规则集,构造出决策系统的知识库。并对加入决策系统中新对象的各种情形进行分析,对原有知识库进行增量式更新,而无需为更新知识库重新运行知识库构造算法。该方法能适应不相容决策系统,同样也适用于相容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15.
罗会兰  危辉 《计算机科学》2010,37(11):234-238
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技术和谱聚类技术的混合数据聚类算法CBEST。它利用聚类集成技术产生混合数据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度量没有对数据特征值分布模型做任何的假设。基于此相似性度量得到的待聚类数据的相似性矩阵,应用谱聚类算法得到混合数据聚类结果。大量真实和人工数据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CBEST的有效性和它对噪声的鲁棒性。与其它混合数据聚类算法的比较研究也证明了CBEST的优越性能。CBEST还能有效融合先验知识,通过参数的调节来设置不同属性在聚类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16.
密度敏感的半监督谱聚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王玲  薄列峰  焦李成 《软件学报》2007,18(10):2412-2422
聚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无监督的数据分析方法,然而在实际问题中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有限的样本先验信息,如样本的成对限制信息.大量研究表明,在聚类搜索过程中充分利用先验信息会显著提高聚类算法的性能.首先分析了在聚类过程中仅利用成对限制信息存在的不足,尝试探索数据集本身固有的先验信息--空间一致性先验信息,并提出利用这类先验信息的具体方法.接着,将两类先验信息同时引入经典的谱聚类算法中,提出一种密度敏感的半监督谱聚类算法(density-sensitive semi-supervised spectral clustering algorithm,简称DS-SSC).两类先验信息在指导聚类搜索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使得DS-SSC算法相对于仅利用成对限制信息的聚类算法在聚类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在UCI基准数据集、USPS手写体数字集以及TREC的文本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加权欧氏距离聚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距离度量方法是欧氏距离。针对传统的基于欧氏距离计算相似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领域知识未知的情况下基于加权欧氏距离的计算方法。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氏距离的缺陷,而且能够提高聚类质量,优化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a modification of Lumer and Faieta’s algorithm for data clustering. This approach mimics the clustering behavior observed in real ant colonies. This algorithm discovers automatically clusters in numerical data without prior knowledge of possible number of cluster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ant-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a particular kind of a swarm intelligent system, and on the effects on the final clustering by using during the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 metrics of dissimilarity: Euclidean, Cosine, and Gower measures. Clustering with swarm-based algorithms is emerg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more conventional clustering methods, such as e.g. k-means, etc. Among the many bio-inspired techniques, ant clustering algorithms have received special attention, especially because they still require much investigation to improve performance, stability and other key features that would make such algorithms mature tools for data mining.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behavior of clustering procedures in those new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its modifications are evaluated in a number of well-known benchmark datasets. Empirical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ant-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performs well when compared to another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9.
何童 《计算机工程》2012,38(11):56-58
在传统CLARANS聚类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不确定性目标的CLARANS聚类算法。在该算法中,待聚类的每个不确定性目标都被表示成高斯混合模型,即高斯分布的一个加权和,并将Kullback-Leibler散度作为不确定性目标间的距离测度。在图片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聚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