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特种车辆运输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的问题,本文介绍基于3G/GIS/GPS技术的特种车辆动态监控系统,讨论WCDMA-3G通讯技术的优势,给出该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原理以及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特种车辆及保障设备的性能测试准确可信,确保装备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具备随时准确执行预定任务的能力;基于实际计量保障要求,分析了特种车辆综合计量检定系统(以下简称检定系统)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检定系统的资源选型,软、硬件平台设计,校准接口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经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达到了1‰,其设计符合特种车辆计量检定需求,为计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机场特种车辆指挥调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PS/GIS/GPRS技术,设计了机场特种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了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实现了机场特种车辆的实时动态位置定位。建立了机场特种车辆指挥调度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指挥调度方案,验证了调度模型的收敛性、有效性。该系统为机场特种车辆指挥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辅助运输车辆调度管理难和售后服务响应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辅助运输车辆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载防爆终端实时采集井下辅助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参数和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采集数据传送至监控中心并进行显示,同时监控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车辆的调度管理和售后服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实现对煤矿辅助运输车辆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GPS定位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和地图匹配技术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掌上电脑PDA的车辆导航定位通讯系统--战场助理系统.该系统采用GPS定位功能,通过GSM网实现移动车辆与指挥中心的双向通信,并结合电子地图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实时通讯等功能.该系统不仅可用于特种车辆的导航定位,而且也可用于数字化部队的单兵通讯系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将大大提高特种车辆的信息通信能力,将进一步加快我军的信息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导弹特种车辆行驶操稳性的检测评估是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环节,操稳性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乘员和车载导弹武器的安全;针对特种车辆行驶操稳性评价,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关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依靠经验判断或定性分析,缺乏测量评估手段;基于DEWE-43数据采集装置及VC++6.0等开发工具,构建实用性较好的导弹特种车辆操稳性测量系统,通过对多传感器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处理,实现特种车辆行驶操稳性的在线监测与评估;最后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车辆追尾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预防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车辆追尾事故模型,设计了车辆追尾预警系统;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驾驶员人体反应时间及信息处理过程的时间延迟,跟驰车辆可以根据引导车辆车速的变化及自身车速的变化计算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系统将在可能发生追尾事故时给出预警信号;详细给出了模型的构建过程和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系统试验运行良好,可靠性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航天测控公司成立高速交通工具"体检中心"本刊讯:12月15日,落户于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北京市高速交通工具智能诊断与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成为北京市航空、高铁、特种车辆的"体检中心",提供运维、管控提供技术基础与保障。当今,航空、航天、铁路及特种车辆等领域的运营保障模式正由事后诊断维修方式向视情维修方式转变,从而使得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大幅提升,在增强装备安全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高  相似文献   

9.
由路  郎凯  李健丽  石旭东 《测控技术》2012,31(5):106-109
介绍了机场特种车辆训练模拟器的控制系统,其中包括液压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为模拟舱门的侧向伸缩与缓冲和支撑臂的打开与收回提供液压源和液压控制,主要控制部分包括:机场特种车辆训练模拟器支撑臂、支撑柱、支撑臂松开锁紧装置和客货舱体的液压驱动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为机场特种车辆训练模拟器提供动力电源和实现电气控制,包括主电源配电系统、主控制器、电气控制执行元件、到位检测元件等部分。该液压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满足可靠性、安全性和室外工作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售后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构建过程的各种需求分析,提出企业构建信息化系统的步骤和解决方案,提出售后服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的实现以及在手机售后服务中的应用。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可以增强手机售后服务业 务各环节的协作能力,使业务运作更加顺畅,高效率的业务处理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可 以作为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手段,快速解决信息孤岛、IT应用系统相对独立的问题。迅速填补信息鸿沟,实现手机售后服务数据的快速 流转。  相似文献   

12.
工程机械客户服务调度涉及服务车、服务人、工程机械三种调度对象。本文在服务资源充足,一名工程师至多分配一项任务的前提下,综合路径长度、技能匹配、服务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以最小化总完成时间为目标的模型。根据问题特点,将服务车-服务人-工程机械的组合看做一个特殊的三分图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二分图最小权匹配的混合遗传算法求解方案,引入了内嵌精英策略的轮盘赌选择算子和动态变异概率。通过大规模算例研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汽车售后客户服务部的要求,主要完成对售后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设计充分利用Visual Basic.net、SQL Server2000数据库技术,提高了编程效率和可靠性。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汽车售后客户服务系统可以满足汽车客户服务部工作人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油田原油运输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从集油站生产管理实际出发,在研究原油运输管理系统应具有功能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C卡技术,利用Web技术集成IC卡车辆调度系统、智能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工业衡器计算机管理系统、手持路查系统为一体的解决方案,讨论了该方案的组成结构及实现技术.实践表明,该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服务级别混乱和服务周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服务级别协议的方式来分类分级管理售中和售后服务的方案,从安装调试类服务、系统推广类服务、定制升级类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和日常运营服务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服务级别协议的分类管理及内容。服务级别协议将IT服务管理的思想贯彻到了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合同签订及实施过程中,对合同的实施周期、项目的验收和合同回款都将起到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水气"一卡通"后勤综合收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以电控水”、“以电控气”、“以电控费”的全新理念,探讨了小区物业管理的新思路,并以IC卡预付费电能表为基础,实现了电、水、气“一卡通”后勤物业管理的综合收费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武器装备系统的健康管理研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 本文针对新型火炮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 研究了针对火炮控制系统基于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实施框架、关键技术和系统开发与实现. 阐述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健康管理系统的多任务程序设计与实现. 围绕数据存储与实时数据可视化, 进行了嵌入式数据库设计与基于Tilcon的界面工程的设计与实现. 经过实际工程验证, 健康管理系统任务划分合理, 系统可靠性实时性高, 显著提高了火炮控制系统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8.
张曌  夏国平  李雪峰  王君 《计算机工程》2007,33(18):230-232,
自动化服务组合技术是程序生成方法在Semantic Web Services领域的一种应用.该文提取了服务的"输入"、"输出"、"前置条件"、"执行效果"、"执行功能",定义了服务的语义5元组.通过一个转换模版,把服务描述表述成一阶谓词逻辑公式,根据"证明与程序等价"的理论,利用自动化定理证明系统,完成从已有服务到目标服务的逻辑证明,从所记录的证明路径中提取目标服务的实现体,介绍了实现这一技术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工程车辆在施工过程中故障预测难,发生故障排除故障难的现状,及时进行健康状态管理,针对车辆的整体状况给出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健康隐患",在故障前给出保养建议及预防策略;针对保障特种车辆健康问题,研制由车载健康管理终端(简称"VPED")和一个架设在公网的远程服务平台构成的智能车载健康管理系统,实现3G、GPS、CanOpen在PHM的理念下无缝结合,对于工程车辆的健康管理和提高施工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应急信息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重要素材,关乎企业领导对现场的了解、掌控和决策。本文基于某能源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对应急信息处理的机制、制度、流程和渠道等方面的措施进行探讨,并围绕“快”、“准”、“全”、“连”四个方面,分析应急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建立应急信息处理工作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