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重庆产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差异。从金桂和丹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6和34种化合物,其中有17种共有组分,36种非共有组分。醇类及其氧化物是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占2种桂花挥发油百分含量的82.36%和87.88%。其次为酮类,分别占2种挥发油的11.06%和5.78%。金桂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对羟基苯乙醇(27.02%)、(E)-呋喃芳樟醇氧化物(26.46%)和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15.06%)。丹桂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51.02%)、对羟基苯乙醇(14.95%)和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10.70%)。与朱砂丹桂相比,速生金桂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研究凤眼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凤眼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42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2.91%。凤眼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邻苯二甲酸异丁辛酯(7.05%),棕榈酸(8.74%),(Z,Z)-9,12-十八碳二烯酸(20.47%),(Z)-9,17-十八碳二烯醛(15.14%),22,23-二氢豆甾醇(14.09%),3,5,6,7,8,8a-六氢-4-8a-二甲基-6-[1-甲乙烯基]-2(1H)萘酮(6.86%),α-香树脂醇(2.04%),羽扇烯酮(3.53%)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白灵菇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白灵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分离压力12MPa、分离温度45℃。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萃取物,鉴定出16种主要成分,研究表明,主要成分为:(Z)-9-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亚油酸、8-十八碳烯酸等。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64.7%。 相似文献
7.
以草果为原料,以挥发油出油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草果挥发油的分离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5L/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的出油率为2.86%。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草果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建立北五味子藤茎挥发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 流速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CO2 流速以及萃取温度和CO2 流速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解析矩阵可知,在萃取压力36.32MPa,萃取温度42.27℃、CO2 流速17.01L/h,预测最大萃取率为0.432%,验证实验证实该方程有很好的拟合度。该方法具有萃取率高、污染小、节约能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强化超临界CO2(USCE)萃取复方川芎丹参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和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和超临界CO2(SCE)萃取法进行对比。正交实验结果得出USCE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19MPa、萃取温度35℃、超声电功率600W、萃取时间1h。SCE和USCE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02%和2.61%。前者挥发油中阿魏酸、川芎嗪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别为9.79%、2.49%和0.76%,后者的分别为18.62%、5.79%和0.98%。挥发油经GC-MS检测出的化学成分分别为26种和36种,结果显示USCE法得到的有效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都高于SCE法,超声波能有效强化超临界CO2对复方川芎丹参挥发油及其有效成分的萃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两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南北五味子的挥发油主要组成均为萜类化合物,分别占到62.97%和73.05%。南五味子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雪松烯(7.88%)、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6.44%)、δ-榄香烯(6.39%)等;北五味子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依兰烯(19.09%)、γ-姜黄烯(16.03%)、β-雪松烯(7.71%)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利用乙醇浸提法从北五味子藤茎中提取三萜类化合物,再经初步纯化后,进行三萜的抗氧化活性实验。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猪油体系抗氧化法,分别对北五味子藤茎提取物的总还原力、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过氧化值(POV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五味子藤茎三萜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50%所对应的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6mg/mL和0.077mg/mL,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不是很显著;有一定地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但弱于抗坏血酸、TBHQ,抗坏血酸对三萜的抗氧化性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方法提取的五味子挥发油抗氧化性研究,进一步探索五味子挥发油的药用价值。以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五味子挥发油,Vc和VE作为阳性对照品,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挥发油的抗氧化性,以EC50为指标,比较不同方法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抗氧化性。抗氧化性以EC50比较,由强到弱依次为:Vc(34.1140μg/mL)>超声波提取五味子藤茎挥发油(0.7319mg/mL)>超声波提取五味子种子挥发油(0.9983mg/mL)>VE(5.2049mg/mL)>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味子种子挥发油(7.7334mg/mL)>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味子藤茎挥发油(10.2814mg/mL)。不同部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五味子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以五味子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油脂和挥发油成分组成,确定主要成分。采用压榨法制备五味子油,应用GC/MS联用法和HPLC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和木脂素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法测定成分组成。结果表明五味子油得率为24.03%,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含量高的是亚油酸和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86%,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0.755%、0.125%和0.952%。五味子种子挥发油得率为2.34%,鉴定了52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属于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衣兰烯、β-雪松烯和双-表-α-雪松烯。 相似文献
18.
北五味子乙素体外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五味子乙素进行抗氧化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OH清除作用大于相同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mg.mL-1;对O2-.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4mg.mL-1。北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1,对根霉、黑曲霉、南阳酵母无明显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