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卫星数字电视即将落地和人们更多地通过ATM网、IP网获取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服务,有线电视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为此必须加快交互式双向HFC网络建设.下面提出几点关于HFC双向网络建设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丁敏  潘淑文  文柳  董原  王野秋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8):88-88,90,92,94,95
对HFC网络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是广电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和运维效率的必要手段。长期以来,国内基于《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建设的HFC网管系统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回传信号干扰严重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HFC网管系统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OCSIS技术的新型的HFC网管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利用广电网络已有的双向网络基础设施完成HFC光站网管数据的回传,实现对HFC网络设备的管理。该方案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网管数据通道高速稳定。本文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作为HFC网管系统建设的参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利用HFC网进行交互式信息传送所产生的新技术手段进行了介绍并对HFC网络的指标分配作了归纳性介绍。  相似文献   

4.
1 前言1994年,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拓扑结构的宽带接入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HFC网络结构的提出,不仅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有线电视广播业务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而且通过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和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增加了上、下行通道的传输能力,使HFC网具备了承载双向交互式宽带业务的能力。HFC接入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模式,目前也是大家公认的多媒体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方案之一。为了提供交互式的宽带业务,HFC接入网必须是双向的。因此,如何满足HFC接入网网络的双向指标即优化回传通…  相似文献   

5.
目前,县乡有线电视网基本上都是单向传输的电缆网,随着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这些旧网将逐步被交互式HFC光电混合网所取代,信息回传系统的设计,将成为系统改造面临的新问题。 笔者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讨论一下回传系统的有关网络构造问题。作为用户信息反  相似文献   

6.
丁敏  潘淑文  文柳 《有线电视技术》2012,19(11):63-67,76
本文在对传统HFC网管系统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OCSIS技术的新型的HFC网管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利用广电网络已有的双向网络基础设施完成HFC光站网管数据的回传,实现对HFC网络设备的管理。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网管数据通道高速稳定等优点。本文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作为HFC网管系统建设的参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线电视单向HFC网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讨论通过对HFC网的双向改造,利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组建有线电视宽带网,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既优化了网络,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又为今后开通交互式数字电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多媒体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可以集成到具有双向HFC网络的CATV系统中,从而把现有的CATV网络改造成为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并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系统进行互连。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HFC网管系统来保障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根据上海市闵行区HFC网管系统建设的工程实际,总结了在多厂商设备环境下建设统一网管平台,对HFC没备实施集中管理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双向HFC网是具有广播信号传输和通信信号传输的复合功能宽带网络,具有实现用户宽带接人的基础。由于建设单向HFC网与双向HFC网在投资额上差别很小,同时,HFC的数据通信系统Cable Modem 中采用了IP协议,很容易开展基于IP的业务。所以, 技术发展之路必然促使双向HFC网进入多功能交互业务传输服务的阶段。在双向HFC网络中,为保证上  相似文献   

11.
网络运营商已对HFC网管系统提出了商业化的要求。从软件系统的模式和体系结构出发 ,提出了商用化HFC网管系统的软件架构  相似文献   

12.
吴琛  张磊 《电信快报》2003,(11):29-30,40
介绍远程教育中应用的HFC(Hybrid Fiber Coaxial)宽带网络原理,分析HFC网络的宽带资源,并论证利用HFC宽带网络实现远程实时交互式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The benefits of the hybrid fiber/coax (HFC) architecture for the delivery of interactive broadband service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 began deployment of this infrastructure in 1989 to support the broadcast video business. Recently, domestic telephone companies have looked at various degrees of HFC implementation, ranging from the delivery of broadcast video only to full telephony integration. The article looks at the HFC network evolution from a broadcast, non-essential, isolated architecture to a robust, interactive, broadband element within the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s fabric. Regional networks, interface to the public network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are a few of the significant issues with respect to the viability of HFC as the access layer to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If the HFC platform proves viable, telephone companies will adapt it to meet their needs in a fully integrated system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的HFC的频带资源被大量闲置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套基于HFC的VOD系统,此系统通过IP/QAM设备,将千兆网络带宽划分为24个8MHz的频道,从而实现通过HFC实施支持交互式与广播式等多种多媒体通信应用。文章介绍了基于HFC网络的VOD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基于IMA的HFC数据接入网的网络管理框架 ,它采用Proxy方式 ,网元级网管向下沿用SNMP模式 ,向上采用基于IMA的ATP通信 ,在网管系统上通过JDBC共同驱动MySQL数据库达到数据的整合。详细阐述系统的功能设计 ,并给出方案的开发环境和关键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HFC网上开展多业务接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军  毛幼菊 《数字通信》1998,25(3):9-11,24
分四个阶段讨论了利用HFC网络开展多业务接入的过程。可以看出,利用HFC接入方案,从最初传送模拟CATV业务,然后过渡到数字CATV业务和交互式VOD业务,再进一步开展双向话音和数据业务,最终可通过SDV网络形式实现视像/话音/数据等全业务的接入并为将来过渡到FTTH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明华  黄雪梅 《电视技术》2012,36(18):67-69
从组网结构、平台构架优势和建设规模、组网需求等方面简述了大庆市基于HFC+IPQAM方式构建高清数字互动电视平台的系统设计,并分析了互动平台交互网络试点方案和互动平台交互网络与原CM网络的兼容方案,最后介绍了试点小区数字电视双向互动网络改造情况。该平台建设能够促进综合业务提供能力的提升,从而为运营商转变经营思路,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基于HFC网络上行信道CDMA-预约ALOHA多接入方式吞吐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飞燕  张朝阳  陈文正 《电子学报》2001,29(11):1552-1554
为了在HFC网络上实现交互式业务,人们对基于HFC网络的介质访问协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出现的几种基于HFC的MAC协议基本上都采用了竞争与预约相结合的访问机制.基于CDMA的HFC是新一代的HFC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的双向HFC网络竞争与预约相结合的上行信道多址接入方式.并且为该协议系统建立了四状态Markov链分析模型,对该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机实验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HFC网络回传系统模型、系统设计要求,并结合烟台有线台利用国产HFC网络设备开展双向业务的情况,介绍了回传系统的设计、设置与调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双向HFC网实现可运营高画质VOD增值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VOD(Video on Demand)与其他视频服务相比,最能体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功能,如何在具有丰富带宽的双向HFC网络上开展颇具市场潜力的VOD增值服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论述VOD在双向HFC网络应用中所涉及的双向网络拓扑结构设计、CMTS带宽与用户数匹配、数字视频压缩标准选用、视频服务器使用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