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绪言实际上横跨整个南极洲的横贯南极山脉是一条巨大的内陆山脉,延伸达3500km,海拔高度大于4000m(图1),成为东南极洲与西南极洲的分界线,该山脉被认为是隆起在一个内板块背景上的巨大裂谷肩构造。横贯南极山脉向海侧(西南极洲一侧)有一个陡峭而壮观的悬崖(图2),该处被直落到海岸的陡峭的正断层所限定;沿这一侧也有一条在山脉下面为40~45km厚的地壳,到向海区变薄约为17~25km厚陆壳的过渡带。在其向陆侧(东南极大陆一侧),山脉缓倾到东  相似文献   

2.
茅山山脉位于江苏省句容、溧水、高淳与金坛、溧阳诸县之间。总体呈北北东向延伸,但在吉山至白马山及云山至北山段,山脉及地层走向转为北东至北东东。以高淳双石牌至溧阳桠溪港一线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 S 形段。北段山脉以东和以西在第四系掩覆下,有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被分别称为常州(金坛)和句容盆地;南段山脉倾没于宣(城)广(德)南(陵)盆地中。  相似文献   

3.
《石油知识》2004,(6):43-43
惊涛骇浪中.“雪龙”万里走单骑。从上海到南极.途经寒暑四季气候,穿越层层冰川险阻.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开始了又一次的南极之旅。  相似文献   

4.
<正> 海岸山脉地质的研究已有60余年的历史。早期的地质填图是日本地质学者开始的,他们编绘了一些初步地质图。徐铁良(1956)发表了第一幅包括有一幅综合地层表的完整海岸山脉地质图,这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属予和王源(1981)结合60年代和70年代所取得的地层资料,修正了徐铁良的地层表,并提出了对海岸山脉地层记录的板块构造解释。近期的填图工作证明了修正后的地层表的正确性,并成功地应用于整个海岸山脉(图l、2)。本文的目的是,根据现代地层学规范和基于最近研究而更新的地质信息来说明修正后的地层  相似文献   

5.
CF-3井井深12000m,位于俄罗斯联邦北部地区的科拉半岛。该并1965年开始设计,1970年初开钻,到1984年钻至井深12000m,后来由于卡钻事故,从7000m例钻,到1991年第二次钻至12000m。原计划钻至20000m,钻遇岩为火成岩,地层倾角为70°~80°,地温梯度:井深小于3000m,△T=1℃/100m;井深大于3000m,井底最高温度达250℃。一、钻井目的主要目的是为研究地壳构造、地层参数和矿藏资料,到1992年为止已在3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性合作研究:1.与美国合作研究了深部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能;2.与日本合作研究了深部地层油、气、水运移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深海钻探计划(DSDP)62航次,在北太平洋中部的中太平洋山脉翼部和赫斯海隆南部通过连续取芯得到了完整的富含有机碳的白垩纪地层记录,在早阿普第期(早白垩世)时中太平洋山脉西部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碳的纹层状硅质灰岩,当时这个地区在赤道以南,水深比现今浅,赫斯海隆南部的富含有机碳纹层状灰岩覆盖在火山岩基底之上,包括136米的晚阿尔必期(早白垩世晚期)到早赛诺曼期(晚白垩世早期)时沉积的地层,这套灰岩是在当赫斯海隆通过赤道高繁殖率带並由浅水沉降成中深水时迅速沉积下来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上,赫斯海隆上火山成份与富含有机碳的地层共生集合是明显的,表明热带太平洋在中白垩世时,板块内火山活动和中深水区有机质的生成和聚集是同时发生的。可提取烃类的热解试验和分析指出了赫斯海隆上灰岩中的有机质是主要由海洋生物和细菌衍生的富含类脂质的干酪根组成。中太平洋山脉的灰岩一般为热解烃/有机碳比值低,氢指数也低,表明这些有机质含有相当数量的陆源物质,这些陆源物质可能来自这个地区沉降以前存在的为数众多的火山岛屿。全部所分析的样品中有机碳与大多数现代海洋有机碳相比,其同位素组成比较轻(δ~(13)C, -24至-29‰),同位素成份最轻的碳也就是最富含类脂质的。取自赫斯海隆和中太平山脉的样品中硫和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是各个钻位上的C—S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是不相同的,并且都与取自现代缺氧海洋沉积物和黑海岩芯样品不相同。在赫斯海隆,中太平洋山脉,以及其他太平洋中的海台和海山上富含有机碳的灰岩不是同时沉积的,但是这种富含有机碳的岩相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洋,特别是大西洋的中白垩世地层中。太平洋深海盆中时代与之相当的地层并不富含有机碳,这套地层沉积在一个充氧的环境中。根据这个观察结果,再加上该海台在中白垩世时水深较浅,並靠近赤道等证据表明,局部的构造和水文条件可以在一个缺氧环境中造成表层水具有高繁殖率,使有机质得到保存。具有这种环境的地方,造成了中深水低氧区的扩大,并与抬升的海台和海山紧密相接。  相似文献   

7.
1992年5月4日PetroAmazonas和科学软件公司(SSI)/Tecnie联合对厄瓜多尔的Auca油田进行了一项综合地震地层研究。这项二维分析为油藏综合模拟提供了图件。Auca是亚马逊河流域内安第斯山东部一个巨型油田,那里的环境是敏感的稠密居住区,部分地区是原始人栖息地。Auca位于横贯盆地的弧形带的南侧,该弧形带将Oriente盆地和哥伦比亚的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中稳定同位素对古气候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酸盐岩中稳定同位素组成对古气候和古环境具有较为明显的表征意义。根据对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绘出了浅水台地相的柯坪剖面和深水盆地相的库鲁克塔格剖面寒武系底部至奥陶系顶部稳定同位素地层曲线。经过两地的对比并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特点,认为:在塔里木地区,晚震旦纪晚期至寒武纪早期有陆地冰川发育,海水温度较低,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应为烃源岩发育期,台地相碳酸盐岩与盆地相页岩均可成为良好的烃源岩;早寒武世晚期至早奥陶世,浅水台地区有机质埋藏率下降,但深水区有机质的埋藏率增加;中、晚奥陶世是又一个烃源岩广泛发育期。图3 参7(王大锐摘)  相似文献   

9.
裂缝对水驱和聚合物驱采收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裂缝对水驱和聚合物驱采收率的影响.在模拟油藏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开展了4组驱替实验、1组基础实验.基础实验是用未压裂的岩心进行驱替,对比了实施压裂地层和未压裂地层水驱和聚合物驱特性.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原油和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实验结果表明,水驱碳酸盐岩油藏未压裂地层采收率高于实施压裂后有单一裂缝的地层.在碳酸盐岩油藏中,裂缝与油流方向水平(0°倾角)时采收率最高;裂缝与油流方向垂直(90°倾角)时采收率最低.水驱采收率随地层裂缝倾角的增加而减小.水驱之后进行聚合物驱,结果表明,所有实施压裂的碳酸盐岩地层,无论裂缝方向如何,采收率均高于未压裂地层.裂缝与油流方向成30°倾角时,采收率最高;裂缝与油流方向成90°倾角时,采收率最低.水驱和聚合物驱联合作用碳酸盐岩油藏,水平裂缝地层最终采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中古生代 日本列岛的最老地层为志留纪时代。在西南日本志留纪岩石出露于飞弹边缘断裂带和黑濑川带,并与泥盆纪岩石相伴。志留-泥盆纪岩石也分布于东北日本北上山脉南部的长坂地带及阿武隈台地的松大罗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土库曼斯坦是位于中亚西南部的内陆国,西濒里海,北邻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东接阿富汗,南连伊朗。国土面积49.12万km^2,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m以下,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大沙漠覆盖。南部和西部为科佩特山脉和帕罗特米兹山脉。主要河流有阿姆河、捷詹河、穆尔加布河及阿特列克河等,横贯东南部的卡拉库姆大运河长达1450km。  相似文献   

12.
麦哲伦前陆冲断褶皱带是一条古新世--浙新世表层前陆冲断褶皱带。它改变了智利安第斯科迪勒拉山脉南部麦哲伦盆地上侏罗统至第三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硅质碎屑岩地层的形状。本文详细捞述并研究了冲断层前缘(火地岛南部比库尼亚地区)地质及构造演化。研究过程中利用了地震反射资料和探井资料以及1:50000地质图。在比库尼亚地区南部,已经发现了两个类型不同的冲断层系:上部是一个叠瓦扇,它改变了上侏罗统和白垩系的形  相似文献   

13.
<正>据悉,截至2015年9月15日,中俄(漠大)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 719 d,累计输送俄罗斯原油7 247×104t。中俄(漠大)原油管道是我国四大国际能源战略通道之一。管道横贯大兴安岭山脉,穿越松嫩平原腹地,是国内第一条穿越多年冻土区域和原始森林的大口径长输跨国原油管道。管道沿线极端最低气温达-50℃以下,积雪超过8个月,厚度达1 m以  相似文献   

14.
西北美与澳大利亚一南极地盾在前寒武纪晚期相吻合的假想要求从南极延伸到冈瓦纳其他部分。具体来讲,格林维尔造山运动可能从南极东部沿岸周围延伸至印度和澳大利亚。加拿大西北部的Wopmay造山运动经澳大利亚东部延伸至南极,然后在冰积物之下,与美国西南部的亚瓦佩一Mazatzal造山运动相连系。后者的蛇绿岩带可能延伸到南极东部。造山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地区上部陆相地层岩石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井身质量控制难度大.长期以来,机械钻速慢、易井斜的钻井难题严重制约了快速优质钻井.通过应用垂直钻井技术,在改变了以钻压为主要控制参数的基础上提高了机械钻速,有效地控制了井斜,缩短了钻井周期.与常规钻井相比,机械钻速由1.50 m/h提高到2.36 m/h,提高57%;井斜角由2.78°降低至0.61°,降幅达356%.该技术在川东北高陡构造的成功应用为易斜地层防斜快钻、缩短钻井周期、保证井身质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页岩进行了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镜下研究(岩石评价热裂解,光导-uv显微镜)。研究发现: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至29.4%重量百分比之间(平均为1.2%),表明有机碳含量总体上为较差至适中。Shemshak群下部的上三叠统页岩主要为低氧一缺氧环境下的海相/湖相沉积,TOC平均为0.7%。Shemshak群上部的托尔阶-阿林阶页岩的沉积环境为有氧一低氧的较深海,其TOC值最低,平均为0.3%。Shemshak群不同段层的碳质页岩显示了最高的TOC值,平均为14.2%。最高温度(Tmax)值介于439℃至599℃之间,平均为300℃,表明有机质在深埋藏和活跃的沉积后构造活动中经历了高温。氢指数(HI)-Tmax关系图显示:表明存在蚀变有机质的Ⅳ型干酪根,其HI平均值非常低。孢粉相的特点是,无定形有机质占主导地位,它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海相-非海相浮游植物的降解。上Shemshak群生烃潜力很低,而下Shemshak群则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重要的有效烃源岩。后者在地质历史上可能在研究区的部分地区(例如,Tazarh地区和Paland地区)生成了数量可观的油气。晚三叠世早期(基梅里造山运动早期)古特提斯海道的封闭,以及随之而来的伊朗板块和欧亚大陆南部边缘的碰撞,导致厚厚的硅质碎屑沉积物沉积在构造活跃的隆起前缘(Alavi,1996:Seyed—Emami,2003)。厚厚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Shemshak群广泛分布于伊朗中部、东部和北部(Seyed-Emami,2003)。该群地层厚度最大达4000米,不整合上覆于中一下三叠统Elikah组碳酸盐岩之上,而中侏罗统Dalichai组泥灰岩和灰岩则不整合上覆于Shemshak群之上。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Shemshak群的沉积环境为海相-陆,包括湖相、河流-三角洲-深海相、甚至包括部分经历过缺氧环境的盆地相(Ffirsich等,2005)。该群地层主要由细粒至粗粒的砂岩、粉砂岩、页岩和高度碳质页岩组成,还有大量煤层。Shemshak群似乎是厄尔布尔士东部地区的烃源岩,并且被认为很可能是东里海地区油气田[例如汉吉兰气田.(Khangiran gas field)]的烃源岩(Rad,1982)。另外,部分油气苗显示,Shemshak群中富含有机物的沉积岩可能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地区(特别是戈尔甘省和马赞达兰省)前景比较好的烃源岩。此外,Shemshak群中厚而净的砂岩层(例如滩相沉积等;Fnrsich等,2006)可能是优质储层。大量的上覆页岩或页岩夹层可能是有效的盖层,有时还可以充当烃源岩。因为前人对Shemshak群有机质含量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煤层的,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Shemshak群页岩的有机质特征,进而评价其烃源岩潜力。  相似文献   

17.
激扬 《石油知识》2023,(3):34-35
<正>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科学家们也不断地发出“地球温室效应”的警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含量已经超出自然界变动的界限,对南极沃斯托克冰川取到的冰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上升到地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由此将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渤海油田中深部地层微裂隙、节理和层理发育,基于传统完整性地层预测的坍塌压力不符合实际,需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影响。鉴于此,基于弹性力学与结构面强度理论,假设地层中存在一组或两组低强度弱面,建立了井壁坍塌失稳预测模型,分析了单弱面与双弱面条件下坍塌压力随弱面倾角与走向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弱面存在的地层坍塌压力远大于各向同性地层;单弱面下,坍塌压力最高值随井斜角增大从弱面倾角60°~90°逐步向45°~60°转化,定向井沿弱面反向坍塌压力最低,水平井沿弱面方位与相反方位坍塌压力值相同且均为最低值;双弱面下,2组弱面倾角夹角为0°时坍塌压力最低,坍塌压力最高值随井斜角增大从弱面倾角夹角60°~90°向30°~60°转化;走向夹角为0°时坍塌压力最低,定向井坍塌压力最大值出现于夹角90°~135°和270°~315°内,水平井走向夹角相差180°时坍塌压力相同且极大值与夹角无关。采用本预测模型对渤中构造深井进行了实例分析,井壁坍塌压力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对现场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启伟 《钻采工艺》1996,19(6):18-22,26
四川东部地区地质构造多为高陡背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在15°~45°之间。随着勘探开发不断向深层发展,井身质量与钻井速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文中结合川东地区影响钻井速度的因素,提出了既要保证井身质量使地质中靶,又要确保钻井速度提高的钻井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垂直钻井技术在青探1井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玉门青西油田窟窿山逆掩推覆体老地层挤压破碎严重,且裂缝发育,地层倾角60°左右,地层产状变化大,钻井过程中井斜控制难度大,制约了青西地区钻井速度的提高。为此,该油田在青探1井钻井过程中首次试验应用了Power V垂直钻井技术,井斜角控制在0.5°以内,平均机械钻速2.14 m/h,与邻井相比提高了52%以上,且无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发生,顺利完成了该井第三系推覆体地层易斜井段的钻井任务。分析了青探1井地质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介绍了Power V垂直钻井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试验情况,分析了试验应用效果,对下一步青西油田垂直钻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