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黄河宁蒙河段水文气象和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2015—2016年度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从气温、上游来水、封河流量、水库调度、河道边界条件及涉河建筑物等多个因素探讨了凌灾险情形成机理成因,提出加强万家寨库尾冰塞冰坝形成机理与水库运用调度以及分凌区适时启用研究等减轻凌汛风险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宁蒙河段凌情预报和防凌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2.
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地处高纬度地区,每年都发生结冰封河,形成凌汛。其特点是流凌封冻期时间长,分开河期受气温和流量影响大,封冻冰盖厚度大,冰塞、冰坝等灾害频繁,封冻期河槽蓄水量大,开河期槽蓄水量集中释放形成高水位凌洪。  相似文献   

3.
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灾害特点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宁蒙河段多年来,凌汛灾害防御措施及其效果加以分析总结,供具有凌汛特点的流域河流制定防凌措施参考。  相似文献   

4.
5.
2012年7~10月,受降雨影响,黄河流域出现多次洪水过程,其中将兰州站7月30日出现的3 860 m3/s洪峰过程,称为12.7洪水。文章对12.7洪水形成原因、洪水特点、宁蒙河段河床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年度凌汛期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凌日期晚、封河流量大、封河长度短、冰层偏薄、开河凌峰为历史最小等。该凌汛期影响内蒙古河段的冷空气过程强度偏弱,气温较常年偏高,尤其是2015年1月内蒙古河段气温异常偏高,磴口、包头、托克托三站月平均气温偏高2.9~4.9℃。造成宁蒙河段冬季气温偏高的主要因素:1500 hPa高空图上,2014年11月及2015年1—3月极涡均维持在北纬60°以北的极地区域;2亚洲中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环流,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3地面图上蒙古冷高压势力偏弱。  相似文献   

7.
对黄河宁蒙河段冰盖、冰塞、冰坝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联合运用对这些因素的改变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冰塞和冰坝形成、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热力因素、水力因素和河道边界条件;导致宁蒙河段冰塞增多、冰坝减少的根本原因是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联合运用造成的宁蒙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8.
2002~2003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2002~2003年度凌汛具有封河水位低、封冻河段长、冰盖厚、槽蓄水量小、开河历时长、开河凌峰流量小、全河段“文开”等特点。形成本年度凌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封河期气温低,开河期气温偏高、变化平稳,整个冰期上游来水小等。  相似文献   

9.
黄河宁蒙河段冰凌变化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冰凌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2000年以来冰凌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河段流凌及封、开河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河道冰下过流能力明显下降,槽蓄水增量逐年增大;封、开河水位升高,河道堤防压力增大,凌情形势趋于复杂。建议在加强冰凌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物理机制的冰凌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黄河宁蒙河段河道特征及其冲淤情况,阐述了造床流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用宁蒙河段沿程几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了各断面的造床流量,初步分析了用造床流量冲刷宁蒙河道的可能性,研究宁蒙河段造床流量对于利用水库调节水沙过程塑造合理河床形态,进行河道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河宁蒙河段冲淤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断面法对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夏河段多年平均呈微淤状态,内蒙古河段近期主河槽淤积严重,巴彦高勒—蒲滩拐河段2000年8月~2004年8月年平均淤积量为0.62亿t,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92.4%。  相似文献   

12.
采用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各水文站1965—2004年实测资料,分析了宁蒙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过程,表明宁蒙河段平滩流量随时间呈现减小的趋势,特别是1986年龙羊峡水库运用后减小更为明显,已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3 600~5 800m3/s减小到2004年的1 100~3 600m3/s,尤以内蒙古河段的三湖河口站最为严重,从1986年的4 100m3/s左右减小到2004年的1 100m3/s左右,内蒙古河段平滩流量减小幅度要大于宁夏河段,主河槽出现明显萎缩。文中给出了宁蒙河段历年平滩流量与年和汛期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具有随年和汛期来水量增加而增大的规律。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年来水量为200亿m3或汛期来水量为80亿m3时,宁夏河段和内蒙古河段的平滩流量分别约为3 100,2 850m3/s;当年来水量为300亿m3或汛期来水量为170亿m3时,宁夏河段和内蒙古河段的平滩流量分别约为4 300,4 000m3/s。分析结果可为宁蒙河段河道进一步整治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研究2021~2022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情实际情况,发现黄河凌情具有气温高、流量大、首封日期晚、封河速度慢、封冻长度短、开河时间早、开河速度快、槽蓄量增量小,且开河未出现大的洪峰流量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建设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其区内的地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地质灾 害频发成为制约公路建设的重要因素。以新疆国道G218巩乃斯林场段为研究对象,对国道沿线两侧进 行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工作,分析区内孕灾环境因素与诱灾因子。研究表明:区内孕灾环境因素主要包 括河流侵蚀、斜坡坡度、斜坡坡向、岩土体类型、断裂、大气降水六大因素,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地质灾害 的孕灾基础;区内断裂构造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形成与发展;巩乃斯河流对其两岸斜坡坡脚的侵蚀作用是 滑坡灾害发生的诱灾因子,连续的强降雨是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诱灾因子。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高等 级公路建设中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诱灾因子的识别、灾害绕避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宁蒙河段的水沙和河道断面资料,分析了该河段主要水文站年内的冲淤过程、规律和近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宁蒙河段河道在年内经历两次冲淤平衡,一次是冬季的冲淤平衡,一次是春、夏、秋季的冲淤平衡,后者水量较为丰沛且对河道冲淤起主要作用;2宁蒙河段淤积主要发生在内蒙古河段,石嘴山和头道拐水文站的断面冲淤变化不大,其余水文站断面均发生了明显淤积;3近期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径流量较少和大流量洪峰日数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以后黄河宁蒙河段河道严重淤积萎缩,防凌防洪形势严峻。采用调水调沙减少河道淤积、改善河道形态是未来宁蒙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通过理论与实测资料分析,研究提高河道泥沙输移效率、减少河道淤积、恢复与维持中水河槽,提出了上游水库对宁蒙河段进行调水调沙的调控流量、调控历时、调控时机等水沙调控指标。进入宁蒙河段的水沙调控流量宜控制在2 500~3 000 m3/s;一次流量过程的调控历时应不小于15天,维持年内冲淤平衡的大流量宜不小于30天;适应宁蒙河段干支流洪水泥沙特点,水沙调控时机应安排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宁蒙河段支流高含沙洪水频发期,应泄放大流量稀释支流高含沙洪水,防止淤堵干流河道。  相似文献   

17.
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受气温等因素综合影响,首凌、首封日期偏晚,封河速度快、距离长,槽蓄量大且分布不均,封河水位低,开河水位高,开河速度较慢、日期较晚.介绍了黄河宁夏至内蒙古河段的凌情概况,通过分析2011~2012年度黄河宁蒙河段的凌情特点,得出气温变化是造成2011~2012年度凌情特性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河道形态、水文条件、水库调度及河道障碍物等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黄河上游梯级水库建设的投入运行,水库联合调度能力的不断增强,宁蒙河段的来水情况,河道淤积情况,水流动力条件和河道的热力条件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章就黄河上游水库运行多年来对宁蒙河段的影响作用作一个较全面的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9.
近五百多年来黄河宁蒙河段泥沙沉积量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宁蒙黄河河段主要穿行于断陷盆地中,近期淤积严重,同流量洪水水位抬升,洪灾和土地盐碱化问题加重.为了弄清该河段泥沙淤积长期变化过程,正确预测河段泥沙淤积变化趋势,以利制定合理的治河措施,本文利用河段来水来沙与河道淤积关系、气候要素与区域产沙关系以及古气候与古径流等相关资料,重建了宁蒙河段近500多年来年沉积量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989年以前505年间宁蒙河道年均泥沙沉积量达0.55×10<'8>t/a,其中1850年至1989年间为0.52×10<'8>t/a,高于上世纪50至80年代宁蒙河道年均泥沙沉积量.因此黄河宁蒙河段是一个长期泥沙淤积比较强烈的河段.虽然近20多年来宁蒙河段年淤积量已高于近500多年来宁蒙河道年泥沙沉积量,但历史上也出现过连续25年河道年均淤积量接近近20多年的年均淤积量.  相似文献   

20.
黄河宁蒙河道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断面法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该河段的水沙变化情况及冲淤特性。结果表明:宁夏河道多年来呈微淤状态;内蒙古巴彦高勒—浦滩拐河段1962—1982年、1982—1991年、1991—2000年、2000—2008年年均淤积量分别为-0.009亿、0.379亿、0.540亿、0.620亿t;内蒙古河道2000—2008年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90.9%,造成平滩流量减小,严重威胁防凌、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