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运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船舶的能耗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将成为未来海洋交通运载工具的重要发展方向,从而有助于完成“双碳”目标任务和应对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导向。本文研判了氨氢动力海上船舶的发展需求并全面梳理了国际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氨氢动力海上船舶的关键技术体系,涵盖安全防护、燃料加注、氨重整制氢、海上船舶氨氢动力、可再生能源制氢、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合成氨工艺、有害污染物排放处理;立足国情,论证提出了我国氨氢动力船舶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上/中/下游的产业发展要素。研究建议,开展氨氢燃料供应体系、氨氢动力海上船舶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强支持性服务设施的维护,尽快积累工程化经验,为后续大规模产业链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稳健推动氨氢动力海上船舶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碳中和战略目标引领下,能源生产消费方式转向绿色低碳,将推动氢能供应体系逐步以绿氢为基础进行重塑;绿氢将成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强绿氢供应体系建设有助于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本文在阐述绿氢供应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绿氢供应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如绿氢资源与需求空间分布不匹配、绿氢生产与消费时间特性不匹配、现有体制机制及标准与绿氢供应体系不匹配;凝练了强化氢储运关键基础问题研究、加快氢储运技术装备攻关、提升氢储运装备安全检测技术水平等重点研究方向,力求以氢储运环节的高质量发展支撑绿氢供应体系建设。研究提出,采用氢电融合发展的系统性思维,统筹构建我国绿氢供应体系;氢储运是连接上游电解水制氢、下游氢消纳应用的关键环节,在调节绿氢供需时空错配、实现绿氢灵活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建议,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化解时空错配矛盾,开展试点示范、驱动技术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以此促进绿氢供应体系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25~28日,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协会和国际氢能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举办地点选在氢气产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标志着我国在氢能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5.
6.
继承诺开发备用动力装置之后,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一款氢燃料电池动力插件,可用于新型空气射流式概念车。名为“氢系列驱动”的概念车,始终由336V的锂离子电池堆提供动力,而且在全电力的情况下能行驶25英里。一旦电池堆电量消耗40%,氢动力燃料电池就开始放电为电池充电,使行程提高280英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沈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23):80-82
该文分析LNG动力船舶燃料储罐的构成,选用0Crl8Ni9(304(L))06Ni9DR(9Ni钢)作为船舶燃料储罐的主要材料,设计燃料储罐体积、压力等参数。将LNG储罐的有限元模型作为圆柱罐体与球形封头体的组合,将相关参数录入Workbench平台中,建立燃料储罐有限元模型。在WorkBench中自定义添加储罐模型的热力耦合条件,根据不同工况下罐体热力分布的均匀性,分析燃料储罐模型稳态-热力学效应。船舶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界作用力的综合影响,分析船舶在运动状态下的罐体稳态工况,证明此次设计的储罐可以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媒体报道,自2007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将着手执行为期4年的有关燃料电池动力车用氢储存先进技术的基础研究计划。该计划将邀请顶级国际研究机构参加,目的是利用模拟和分析技术开发大容量的高功能创新材料并建立制备这种材料的方法。据悉,此项研究开发的目标是获得更轻便的高容量储氢容器以代替现有的氢燃料储箱,使燃料电池动力车行驶里程增加。 相似文献
9.
据媒体报导,最近,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装置,该装置可在汽车上用水产生氢来驱动汽车,使之成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和硼发生反应产生氢,氢再进入内燃机燃烧或装入一个燃料电池发电。为使硼和水发生反应,必须先把水加热到数百摄氏度,使其变为蒸汽。车辆仍然需要比如说电瓶一类的启动动力。当发动机启动后,硼和水经过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能够为进入发动机的水加热系统,产生的氢则可以从发动机转移并储存起来,用做启动燃料。氢在内燃机中燃烧或在燃料电池中反应时产生的水也可以收集并循环到车辆燃料箱里,使得整个过程在车上完成,真正做到无排放。硼和水产生的唯一产品氧化硼亦可再加工,转变成硼并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十面霾伏”已成为秋冬季节的代名词,PM2.5的浓度增加将汽车尾气污染推到了风口浪尖。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在替代传统燃料方面最具发展潜力。本文介绍了氢燃料的优势及氢气发动机的可行性,重点对氢燃料发动机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12.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 零碳排放、 能量密度大且转化效率高的绿色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阐述了氢的制备新方法、 储氢新技术以及氢能在燃料电池应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对今后氢能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采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或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再通过燃料电池将其转变成电能,有望解决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问题.并对20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双碳”目标背景和氢能在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出发,系统梳理了全球氢能产业的进展情况,从氢能产业规模、产业特点、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氢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布局不断强化,氢能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逐步开展,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同质化苗头显现、产业链尚未打通且应用场景单一等挑战。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制氢、储氢及用氢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氢能全产业链的试点示范与推广,提升氢能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进而推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欧洲波音研究与技术公司和奥地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和英国一些厂家合作制成的一架有人驾驶飞机,利用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在西班牙的马德里进行了首次飞行。 相似文献
15.
1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发电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高温余热可回收等优点,在大型发电、分布式发电及热电联供、交通运输及调峰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最前沿的燃料电池技术。大力发展采用氢及碳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技术基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结合国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经验,梳理了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思路及重点任务。研究提出,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自主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加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今后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的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19.
动力与传动装置的振动经支承基座传递至船体,是引起船舶振动与辐射噪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了船舶声学性能与海洋声学环境。本文阐述了船舶动力与传动装置振动控制技术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的基本背景,从动力学优化设计、振源控制、被动控制、主动控制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动力与传动装置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从面向功率流控制的低频主被动隔振、自适应系统与宽频带振动控制、基于超材料/超结构的振动噪声控制、面向声辐射的振动智能感知与控制等角度凝练了相关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动力与传动装置振动控制技术面临的应用挑战提出了发展建议:加强动力与传动装置振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与转化应用;鼓励开发系列化振动主动控制装置产品,建立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