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油浸式变压器的油色谱数据是一种多元时序传感数据,设备或网络失误往往会导致数据缺失,通常需要通过插补形成完整数据集,才能用于进一步的业务分析研究。但是,现有的插补模型无法面向多元时序数据同时处理因时间不均匀性和时间双向性带来的插补效率低和效果难以保障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名为Conv-WGAIN的生成对抗插补网络模型,通过构建的插补特征图,可利用二维卷积从前后2个方向学习时间特征,处理时间间隔不均匀的数据;在判别器中引入Wasserstein距离来判别生成插补数据与真实观测数据,提升了生成器的稳定性。在真实项目中的油色谱数据集和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在多元时序缺失数据上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在不同的缺失率下的插补结果要优于其他对比模型的,RMSE降低了20.75%~73.37%。  相似文献   

2.
针对库存缺失数据设计一种基于改进矩阵分解的库存缺失数据插补模型。针对库存数据的特性,采用单位根检验和Nemenyi事后多重比较对数据平稳性和显著性进行分析;为不同缺失模式的缺失数据引入时间正则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以获取时间序列数据中时间依赖性,空间正则器图拉普拉斯,利用网络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关联考虑时空特征,同时加入Adam优化器,以实现库存缺失数据的高性能插补。根据数据特性,采取RMSE评价指标进行模型评价,通过与先进方法的比较研究,证明了模型具有优越的插补性能。  相似文献   

3.
变结构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SVDDBN)处理不确定性问题更具有一般性,为了克服SVDDBN缺失数据会导致推理结果精度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步预测的SVDDBN缺失数据插补算法。根据信息可以沿着网络的时间轴方向向下一个时间片传播的规律,利用“混合”信息在线进行信度更新,可得到滤波值,再通过进一步预测得到下一个时间片缺失数据节点的后验概率作为插补值。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插补缺失数据,提高SVDDBN推理的精确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利用SAR插补因云遮挡导致CCD数据缺失的算法。通过分析云及其阴影的光谱特征,设计出云及其阴影的提取模型,并运用CCD和SAR之间匹配转化算法和有云影响像元的替换运算,得到插补后的新CCD数据。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海面盐度算法所得海面盐度与实测海面盐度做相关性比较分析对本缺失数据插补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中缺失数据区域的海盐反演精度为R2=0.8441,RMSE=0.7031,即SAR插补CCD缺失数据算法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多源遥感数据兼容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噪声下垫面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融合多传感器生成时空完整、高精度的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野外小气象观测站点半小时温度观测长时间数据缺失问题,结合较低频次的人工温度观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对缺失的半小时温度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插补。首先,选用深度学习数据插补中的序列-序列(Seq2Seq)方法,建立了适合高精度温度数据插补需求的编码-解码深度学习模型BiLSTM-I;然后,选用了传统的代表性方法,从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状态方程形式中,获取卡尔曼平滑状态估计方程的各项参数,由卡尔曼平滑估计实现对温度观测数据缺失值的插补。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iLSTM-I深度学习气温插补方法要优于时间序列的双向递归插补方法(BRITS-I)。对缺失值时间窗口为30 d的测试集,测试结果中均方根误差(RMSE)为0.47℃,相较于BRITS-I得到的RMSE,精度提升了0.90;对缺失值时间窗口为60 d的测试集,RMSE为0.49℃,相较于BRITS-I得到的RMSE,精度提升了0.90;基于ARIMA状态模型的插补方法也有较高的精度,RMSE为0.75℃。最后,还分析了BiLSTM-I深度学习插补方法对不同温度缺失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野外小气象观测站点半小时温度观测长时间数据缺失问题,结合较低频次的人工温度观测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对缺失的半小时温度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插补。首先,选用深度学习数据插补中的序列-序列(Seq2Seq)方法,建立了适合高精度温度数据插补需求的编码-解码深度学习模型BiLSTM-I;然后,选用了传统的代表性方法,从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状态方程形式中,获取卡尔曼平滑状态估计方程的各项参数,由卡尔曼平滑估计实现对温度观测数据缺失值的插补。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iLSTM-I深度学习气温插补方法要优于时间序列的双向递归插补方法(BRITS-I)。对缺失值时间窗口为30 d的测试集,测试结果中均方根误差(RMSE)为0.47℃,相较于BRITS-I得到的RMSE,精度提升了0.90;对缺失值时间窗口为60 d的测试集,RMSE为0.49℃,相较于BRITS-I得到的RMSE,精度提升了0.90;基于ARIMA状态模型的插补方法也有较高的精度,RMSE为0.75℃。最后,还分析了BiLSTM-I深度学习插补方法对不同温度缺失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员在进行数据插补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利用宏编程可以用来实现回归分析的重复计算,从而得出更精确的分析结果。使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风电场缺失数据的插补问题。本方法能够为研究人员整理和分析数据节省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基于智能运动控制器的二次插补算法,插补运算分两次,采取离线粗插补和实时精插补来完成,大大提高了系统运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这种算法对多轴联动、机械手、机器人等运动控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风电场数据的完整性会因恶劣天气、输入信号丢失、传感器故障等原因遭到破坏, 而大面积的数据缺失将给风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严峻考验. 因此, 提出一个多变量时空融合网络(Multivariate spatiotemporal integration network, MSIN)来解决缺失数据问题. 首先, 提出包含缺失值定位−指引机制的MSIN结构, 揭示缺失部分数据的潜在信息, 确保插补数据符合真实分布. 其次, 在网络中设计多视角时空卷积模块, 捕捉同一风机多个变量与多个风机同一变量之间的局部空间和全局时间相关性, 用于提高插补数据的真实性. 接着, 提出网络实时自更新机制, 根据风电场实时变化情况实现在线调整, 能够提升网络泛化能力, 由此弥补重新训练模型的时间和空间成本高的缺陷. 最后, 通过真实的风机数据验证所提网络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相较于MissForest等传统数据插补方法的插补性能, 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分别下降 18.54%、41.00% 和 3.15% 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乔永坚  刘晓琳  白亮 《计算机应用》2022,42(11):3322-3329
针对高维特征缺失数据在聚类过程中面临的因数据高维引发的维度灾难问题和数据特征缺失导致的样本间有效距离计算失效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高维特征缺失数据的K最近邻(KNN)插补子空间聚类算法KISC。首先,利用高维特征缺失数据的子空间下的近邻关系对原始空间下的特征缺失数据进行KNN插补;然后,利用多次迭代矩阵分解和KNN插补获得数据最终可靠的子空间结构,并在该子空间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在6个图像数据集原始空间的聚类结果表明,相较于经过插补后直接进行聚类的对比算法,KISC算法聚类效果更好,说明子空间结构能够更加容易且有效地识别数据的潜在聚类结构;在6个高维数据集子空间下的聚类结果显示,KISC算法在各个数据集的聚类性能均优于对比算法,且在大多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优的聚类精确度(ACC)和标准互信息(NMI)。KISC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高维特征缺失数据,提高算法的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13.
粟佳  于洪 《计算机应用》2024,44(5):1423-1427
应用中的各种因素可能造成数据缺失,影响后续任务的分析.因此,数据集缺失值的插补尤为重要.相比原本没有插补的处理,错误的插补值也会对分析造成更严重的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新的采用双重判别器的基于条件生成对抗插补网络(C-GAIN)的缺失值插补算法DDC-GAIN(Dual Discriminator based on C-GAIN).该算法通过一个辅助判别器辅助主判别器判断预测值的真假,即根据一个样本的全局信息判断这个样本生成的真假,更注重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此估算预测值.在4个数据集上与5种经典插补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DDC-GAIN算法在样本量较大时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低;在Default credit card数据集上缺失率为15%时,DDC-GAIN算法的RMSE比次优算法C-GAIN降低了28.99%.这说明利用辅助判别器帮助主判别器学习特征之间的关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数据缺失是统计调查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若是少量缺失则可以利用删除法;若缺失值较多,利用删除法则会丢失大量有用信息,这时候就需利用插补法来补全数据,从而减少对统计分析的影响.根据统计年鉴上近几年的粮食产量、种植规模、有效灌溉面积等系列数据,分别采用贝叶斯多重插值法和刀切多重插值法展开了模拟研究,通过对两种方法所得数据的比对...  相似文献   

15.
完整高精度的温度观测数据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生态系统模拟重要的输入参数.由于野外气象观测条件的限制,气象观测数据缺失现象是常态,数据插补方法是气象数据应用必要处理步骤.本文针对野外小气象观测站站点半小时温度观测数据长时间缺失值问题,结合同一地点较低频次的人工温度观测,构建了新的温度缺失值插补深度学习模型,对缺失的半小时...  相似文献   

16.
位模式插补本身不产生特定的运动控制,只是根据上位机下传的位模式数据进行脉冲的发送,整个过程的运动控制以及插补算法误差都来自上位机位模式数据的生成过程.因此,表文对自由曲线位模式插补数据的生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误差可控的位模式数据生成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智能化.万物互联,不同的传感器随时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广泛地应用于后续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领域.然而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无法避免数据的缺失.文中介绍了当前缺失数据恢复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缺失数据定义及缺失数据分类机制,针对上述两类缺失值处理方法进行传统方法的总结,最后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完整观测数据会严重影响故障的诊断结果,针对缺失率增大、观察变量之间相关系数降低及传统插补方法无法有效提取数据潜在特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插补方法来估计缺失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避免现有NURBS曲线前瞻插补算法在确定自适应减速起始点时不够准确而产生的减速距离大于实际需要距离的问题,防止插补出现低速运行区域,提出一种基于反向插补的减速点确定方法.在该方法中,前瞻算法从减速区域的终止点开始,采用S型加减速规划进行逆向插补,以确立逆向插补曲线与自适应插补曲线的交区间,将交区间的起始点作为自适应减速区间的起始点,并再次进行前瞻插补,得到理想的减速区域速度规划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插补过程中的低速运行现象,提高了插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