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西藏地区藏药大籽蒿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大籽蒿精油体外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大籽蒿精油中共鉴定48 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5.36%,主要成分为红没药醇、兰香油奥、α-水芹烯、棕榈酸和薰衣草醇等;体外抑菌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新型隐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而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弱抑菌效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强于VC。  相似文献   

2.
研究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柱层析方法制备粗连翘酯苷A,进一步用反相硅胶色谱柱层析得到纯化连翘酯苷A,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纯度;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粗连翘酯苷A和纯化连翘酯苷A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从连翘叶中分离得到的纯度为62%粗连翘酯苷A和92%纯化连翘酯苷A均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清除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强于阳性对照。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生物活性,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保健食品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桂花子黄酮和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桂花子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为桂花子提取物的保健功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5.8%、48.5%、77.9%;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0.2%、40.3%、93.4%,桂花子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桂花子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 mg/mL,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0.62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L;明显低于苯甲酸钠的最低抑菌浓度(1.25 mg/mL)。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制备多肽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豆渣为原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液态发酵豆渣制备大豆多肽,并以大豆多肽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豆渣制备大豆多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7 ℃、发酵时间60 h。在此优化条件下,大豆多肽得率为88.12%;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36±0.05) mg/mL、(2.97±0.03) mg/mL;多肽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65±0.32) mm、(23.18±0.14) mm。结果表明,大豆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桦菌芝为原料,采用水提取乙醇沉淀法提取桦菌芝多糖,分析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并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桦菌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抑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桦菌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消除作用,当浓度为1.0mg/mL时,桦菌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超过BHT对照品,但较弱于VC对照品;不同浓度桦菌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桦菌芝多糖对4种受试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1.25,2.50,5.00mg/mL。综上,桦菌芝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且抗氧化及抑菌活性随多糖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别水解玉米醇溶蛋白,对其水解产物进行抗氧化、抗菌及乳化活性分析。针对具有较好双抗活性及乳化性能的木瓜蛋白酶水解组分,进一步采用?KTA蛋白纯化系统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组分。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纯化所得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得出其氨基酸序列为LLAH。玉米醇溶蛋白水解所得LLAH和化学合成LLAH表现出相当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和乳化能力。两种LLAH均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长。LLAH稳定的乳液平均粒径为(263.4±3.5)nm,低于吐温-80稳定的乳液平均粒径((286.8±3.5)nm),前者的贮藏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均高于吐温-80稳定的乳液,且对上述4 种受试菌株均表现出抑菌效果。LLAH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对其稳定乳液的稳定性具有积极贡献。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新型玉米醇溶蛋白肽基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排草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水作为溶剂得到排草水提取物,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还原力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同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排草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肠球菌等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排草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EC50为22.71μg/mL。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排草水提取物对肠球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为60mg/mL,抑菌强弱顺序为:肠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8.
封易成  牟德华 《食品科学》2018,39(7):139-145
为了研究体外模拟山楂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变化规律。本实验通过体外模拟山楂口腔消 化液、胃消化液、肠消化液、肠透析液以及山楂提取液5 种样品,测定其黄酮、多酚、多糖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及 5 种样品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 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 子还原能力。结果表明:5 种样品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活性成分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经口腔和胃消化后多糖和 有机酸比消化前含量显著增加;5 种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ABTS+?及还原铁离子能力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口腔 和胃消化液抗氧化能力最强,肠透析液抗氧化能力最弱,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结果略有不同。从本研究中可以看 出山楂在体内的消化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凤仙花为植物材料,采用滤纸片法以四种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供试菌,测定凤仙花色素的体外抑菌作用;以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测定色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凤仙花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3.125%、3.125%、1.563%,其抑菌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凤仙花色素具有较好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法和总还原能力法测定橄榄苦苷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考察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稀释法分析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橄榄苦苷在0.02~0.08 mg/mL范围内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相比始终表现出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橄榄苦苷对3 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表现为延缓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在研究质量浓度范围内橄榄苦苷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10 mg/mL时其抑菌圈直径d=(20.77±0.47)mm,为极度敏感,MIC为0.0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敏感(d=(19.23±0.44)mm>15 mm),MIC为0.05 mg/mL;而枯草芽孢杆菌处于中度敏感状态(d=(11.48±0.60) mm<15 mm),MIC为0.4 mg/mL。结果表明,橄榄苦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