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新风空调系统的节能与净化设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意义,分析了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全新风运行方式所带来的节能与净化的两大问题;认为全空气空调系统是较好的空调系统,将蒸发(除湿)冷却技术、热回收技术、变风量控制技术相结合的蒸发冷却新风空调集成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祖铭 《制冷》2002,21(4):48-51
净化空调系统与普通空调系统有很大区别,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净化空调系统在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医院建筑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出发,围绕相关规范要求,分析了医院净化空调系统中现存的一些设计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为类似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进入电气自动化的新阶段,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深化了净化空调系统的功能,为单位、企业提供必要的清洁环境。本文首先总结了净化空调的特性,针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阐述了工业电气自动化在净化空调系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并阐述了目前医院手术室常规净化空调系统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的净化空调系统解决方案——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制药车间净化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系统风量、压差的调试方法以及洁净度的测定方法。分析其调试与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生产工艺特殊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相关生物制药厂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矿物CDRA实验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分析了在设计中应考虑实验室的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及压力控制等相关内容,笔者还结合文献和工作实际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空调系统在净化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本处于主导地位。最近几年的生物净化工程,尤其动物实验室对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净化工程的功能要求和节能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净化空调工程的风系统和水系统分别进行技术节能改进措施,重点从回风、排风、制冷制热蓄能的角度考虑,便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对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后,对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及附件制作、安装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许传义 《安装》1994,(3):28-31
彩色器件厂房净化空调工程之安装调试许传义(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代号为301的深圳赛格(日立)电子器件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由中国华西机电安装公司承担施工,其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技术指导由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试验研究所承担,并协助完成了对净化设备的单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室内空气的污染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针对现有室内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局限性,无法达到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需要,本文将TiO2/ACF光催化氧化技术与传统的空气过滤器相结合,提出了新型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郑祎峰  王世伟 《包装工程》2022,43(18):72-79
目的 有效获取用户对家用智能空气净化器的需求及其优先级,进一步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识别出智能空气净化器的关键设计要求,进而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提升用户满意度。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获取用户需求,并利用亲和图法(KJ法)构建关于智能空气净化器用户需求的层次模型,再引入粗糙层次分析法(RAHP)获取各项用户需求初始重要度,同时运用模糊卡诺模型(FKM)确定各项需求类别,并基于需求类别引入调整系数对初始重要度进行调整,最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素,明确智能空气净化器的关键设计要求,指导智能空气净化器的设计。结论 通过对智能空气净化器的用户需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识别出了智能空气净化器在滤网模块、智能检测模块、信息显示模块、远程APP控制模块以及风速控制模块等方面的设计要求重要度较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设计方案,得到了用户较高的满意度,所得研究方法及流程可为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谭浩  沈婕 《包装工程》2019,40(10):107-112
目的面向智能产品状态信息的视觉性表达,探讨提取、匹配与重组智能产品光效视觉特征的设计方法。方法以空气净化器的光效设计为例,根据产品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基于视觉特征,运用限定式KJ法建立智能产品光效特征的要素清单,运用问卷与量表建立光效闪烁样式、闪烁频率与灯光亮度3个特征与智能产品状态信息相匹配的设计模型,最后通过匹配实验证明本方法在智能产品光效设计中的有效性。结果设计出针对空气净化器运行活跃、夜间睡眠、通知换芯和程序故障4种状态的光效。结论通过将智能产品光效视觉特征进行提取、匹配与重组,增强光效对智能产品状态信息的准确性表达。与此同时,将光效作为用户与产品沟通的媒介,以提升用户对智能产品状态的认知,并引导用户对智能产品作出相应的操作反馈。  相似文献   

14.
旅客机座舱空气质量关系到机组成员和乘客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座舱内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空气质量与地面建筑环境不同。针对旅客机的座舱环境,提出了基于纳米光催化的新型座舱空气净化系统;与传统的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复合净化装置相比,纳米光催化装置全寿命期费用非常低,不仅能控制座舱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还能净化座舱内的微生物,有助于旅客机环境控制系统减小新风量,节省能耗,降低飞机成本。  相似文献   

15.
胡鸿  王钰涵 《包装工程》2017,38(20):37-41
目的办公空间智能空气管理系统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物联网系统和交互设计,对办公空间中不同场所的空气质量进行自动监测和治理。方法通过智能空气管理系统中空气监测传感器对办公空间不同场所的室内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将信息上传到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当室内空气污染指数、温度、干湿度等数值超过设定的适合工作环境的阈值,服务器发出命令,该房间的中央空调、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加湿器等相应设备自动清理空气中的污染物,调节温度和干湿度。结论利用开源硬件Arduino,ZigBee无线传输模块,按约定的协议,将空气监测传感器、空气管理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构成一个智能空气管理系统,实现对办公空间空气质量的精准监测、智能控制与决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吴艳叶  姜玉  王可可 《包装工程》2016,37(17):134-138
目的完成前置净水器瓦楞纸板快递缓冲包装设计,达到流通中安全保护产品的目的。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特性、流通环境等因素,选择瓦楞纸板;利用雅图CAD软件为净水器设计缓冲结构和快递包装箱,并进行相关测试。结果使用该配纸的前置净水器纸板折叠式快递缓冲包装在跌高为107 cm的跌落测试,经受4 h的随机振动测试、50 kg的压力测试中,产品均完好无损。结论只要缓冲结构设计合理且选配材合适,瓦楞纸板完全能够满足净水器的快递缓冲包装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贮氢材料工作原理,氢化物形成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总结了目前三大系列,15种适用的贮氢合金的成分,性能和 P-T-C 曲线。文章介绍了贮氢材料在贮氢、输送氢,氢气纯化,热泵,空调,氢压缩机,燃氢汽车等方面的多种用途。本文不仅概括了许多最新资料,而且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贮氢材料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介绍载气纯化器对高灵敏度检测器的作用,通过试验和建立数学模型来阐明配置载气纯化器有利于提高气体中杂质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和仪器的稳定性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PLC在废油处理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真空蒸发工艺及PC-PLC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等.该系统实现了对废油再生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PLC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提高r废油处理设备的运行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rnal purifier is utilized to remove impurities from impure helium, keep the helium free of any gaseous contaminants. However, there is few report on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purifie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circuit of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with GM cryocooler providing a separated cooling helium circulation as the refrigeration power supply for investigating the performance the internal purifier. Namely, that circuit is easily constructed by extracting a small stream of helium from the high-pressure side of the GM cryocooler serving as the cooling helium circulation. The experiment is then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mass flow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oling helium circulation. The impact of the modification on the cold head is also estimated. It is final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ircuit is sufficient to guarantee the cooling supply of the whole experimental system, which means that the modification is suitabl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