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实时视频传输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网络实时视频传输的各种问题,讨论了在TCP/IP协议下应用IP组播技术的实时视频传输方案,提出在IP组播条件下,基于RTP/RTCP协议的一种自适应实时视频流动态调整算法,并给出了一个远程监控系统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组播协议分析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IP网络多媒体组播协议体系结构出发,在网络协议,传输协议和应用协议方面,讨论组播协议的特点,功能和实现方法,在传输层讨论RTP/RTCP协议的设计原则,以适用于IP上的视频会议;在应用层讨论设计组播服务器时相关的协议及产品;在网络层由实现了IGMP的路由器组成Mbone,组播用户通过IGMP加入组播组,以达到合理利用网络带宽,并给出实例,组播技术还在继续发展,IGMP协议的V3版IGMPV3在线路由 器的层次上提供了对源路由组播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QoS服务质量控制是IP组播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讨论TCP/IP协议环境下QoS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目前在IP组播里所采用的QoS服务质量控制技术--资源预约协议RSVP的协议功能和协议机制,并指出其应用的局限性。文中最后指出,由于IP组播的QoS技术仍然处于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之中,我们在开发IP组播应用时应该选择适合的QoS标准,并考虑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IP组播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ITU制定的H.323多点视频会议标准,有效地结合IETF的RTP/RTCP协议,提出在IP组播环境中实现纯软件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文中对它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IP组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IP组播技术是专门为一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的数据传输业务而设计的。IP组播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寻址,组播成员管理和组播路由协议。本主要就这三个部分以及组播存在的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移动组播技术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  张汝云  邬江兴 《计算机应用》2003,23(2):18-19,23
在分析了RFC2002移动IP协议和IP组播的基础上讨论移动组播技术,对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移动IP协议中建议的移动组播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建议的远程预定方法和双向隧道方法各有优缺点,并对其潜在的隧道聚合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基础结构上使用共同数据运行音频和视频应用程序的两个重要功能是持续有效和简单明了。台式机到台式机的电视会议,包含视频的Web主页、混合每种通信类型的应用。IP的多媒体具有现实意义。IETF(Internet工程任务组)提供的一套协议使得IP网络除了在电缆上传输LAN通信之外,还能携带音频和视频。它们可以用路由器和宿主软件实现,其中涉及若干领域和执行许多功能。例如,多点播送使多媒体通信所消耗的带宽减至最少。实时传输协议(RTP)用重构的定时信息和对接收质量的反馈传送实时通信,而资源预定协议(RSVP)使管理员能预…  相似文献   

8.
IP组播技术及其在VoD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IP组播技术,为支持二层组播实现了IGMP SNOOP协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基于IP组播技术的VoD系统。  相似文献   

9.
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视音频QoS的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玲  胡凡良 《计算机工程》2006,32(16):221-223
对基于IP组播的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音频服务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RTP/RTCP协议,提出了通过使用高效的编解码器和多线程、设置视频关键帧、动态调整发送端速率、采样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大小等技术,实现了丢包率、声像同步和时延抖动的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网络实时视频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多媒体网络实时监控平台为例,介绍了视频图像的采集、再现以及利用IP组播技术实现的视频网络传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RTP/RTCP协议的自适应实时视频流动态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RTP/RTCP协议和IP Multicast技术,结合分布式多媒体交互系统中音频、视频在网络上的多点实时传输的实现,详细地介绍了RTP/RTCP协议在音频和视频数据流传输及传输控制中的实现过程,以及利用IP Multicast技术实现多媒体多点传输过程中多用户之间的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2.
IP多点广播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P多点广播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以传统的TCP/IP网络为载体,具有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数据交付能力,为网络实时多嫖体和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手段,该6文简要介绍了IP多点广播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重点分析了它的工作机制,包括多点广播的地址构造,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路由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交互式IP多播技术及其在多点视频会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ITU的H.323多点视频会议标准、IETF的多媒体会议标准、IP多播技术以及RTP/RTCP协议,综合两种视频会议标准的特点提出了交互式IP多播技术,给单向的IP多播增加交互功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实现多点视频会议,而不需要昂贵的MCU支持;文章给出了该技术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中应用的详细说明和简单的应用实现,使基于IP多播的多点视频会议可以利用RTCP控制包和TCP服务端口有效地解决会议主动成员的可管理性,同时保留了IETF多媒体会议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和主要形式和发展概况,之后对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视频通信[1]的组成进行了介绍;对对多媒体视频通信技术的Java[2]媒体播放架构(JMF)和R.TP协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对系统服务器和客户端以及实时数据传输的功能性设计,从而实现了采用JMF平台和RTP协议的多媒体视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远程多点多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IP组播技术、实时传输和实时控制协议 ( RTP/ RTCP) ,以及利用 Winsock规范开发远程多点多媒体实时传输系统 ,并进一步地说明了其它各部分的组成、性能及实现了多点音频、视频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实时多点传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prime standard for audio/video transport in IP networks is th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and it is targeted at useful services for the transport of real-time multimedia data. RTP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use in multicast conferences, using the lightweight sessions model. RTP (in particular, the data part) is so tightly coupled to the application that a number of people have developed libraries that implement RTP.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TP overheads between user area and kernel area within operating systenl. Actually, unnecessary copying between user area and kernel area lowers the system efficienc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Multimedia Input/Output Scheme based on LINUX. We brought focus to the crossover architecture supporting RTP. Our contributions are able to be summarized into two components: 1) Enhanced Input/Output (EIO) scheme based on LINUX 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speed by reducing the overheads generated from data copy and context switch between user area and kernel area. And this enables server-based system to transport multimedia data more efficiently. 2) Furthermore, Enhanced Input/Output scheme with RTP (EIORTP) scheme supports efficient multimedia data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The two scheme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assive multimedia data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7.
IP组播(Multicast)桌面视频会议系统有效地利用了IP网络资源,通过音/视频流单一拷贝的组播,大大减少了对带宽的消耗,也减轻了发送端的负担,同时使终端能够方便地加入和退出会议.采用Microsoft公司的TAPI3.0开发包,实现了一个IP组播桑面视频会议系统.本文介绍了IP组播会议模型,TAPI3.0的体系结构,特别介绍了TAPI3.0的IP组播会议结构,同时给出了核心功能的实现方法,并讨论了会议系统的实际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桂英  李吉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233-2235,2239
IP组播是IP领域的最新技术,它为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和批量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IP组播的纯软件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该系统能保证传输流的服务质量,能有效地拓展会话节点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