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电站深孔泄洪洞下泄流量大,水头高,出口位置处河道狭窄,泄洪洞轴线与河道交角大,且离电站尾水出口近。针对以上特点,本文对深孔泄洪洞出口体型提出斜切扭曲挑坎和窄缝挑坎两个方案,并分别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斜切扭曲挑坎方案和窄缝挑坎方案的归槽情况都较好,涌浪最大的地方及冲坑最深点均在山嘴处;斜切扭曲挑坎方案的冲坑较浅,但涌浪高且电站尾水处可能有泥沙进入;窄缝挑坎方案对电站尾水影响小,但冲坑深度较斜切扭曲挑坎方案大。  相似文献   

2.
清江水布垭大岩淌滑坡位于水布垭水电站坝址区后部,正处于溢洪道泄洪时产生的雾化强暴雨中心地带,这种强雾化雨会显著影响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分布,并给滑坡体的稳定带来不良后果。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岩淌滑坡体在不同外部入渗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分布情况,采用三维饱和非饱和稳定渗流有限元法对滑坡在天然降雨以及高强度雾化降雨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了滑体不同防、排渗措施的渗控效果。计算成果显示:滑体在持续的雾雨作用下将处于全部饱和状态,设置防渗排水工程措施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滑体内地下水位,即便地表防渗体系存在裂缝等隐患,结合排水洞、孔等措施,也可将滑体内地下水位基本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杨家槽滑坡体的加固整治与安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槽滑坡体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政府所在地,居住人口千余人,该滑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决定在继续加强稳定性监测的基础上,1998年11月对滑坡进行适当的加固整治,包括滑坡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前缘锚桩和防冲护岸等措施后,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水布垭水电站泄洪消能防冲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布垭水电站坝区河道狭窄、两岸山高壁陡,河床基岩软弱、抗冲能力较差,设计上对消能区河段两岸进行了地下防淘墙保护,两岸山体的安危将取决于防淘墙的稳定,此成为该枢纽泄洪消能防冲的控制性指标;同时,由于右岸地下电站尾水洞出口因条件制约而布置在挑射水舌外缘附近,砂石淤积可能影响电站正常运行.通过泄洪消能试验研究,利用消能工控导水流技术改变下游消能区水流运动结构,使河床局部冲深和电站尾水洞出口淤积两项指标均满足工程安全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从项目管理和施工技术控制两方面介绍了水布垭大岩淌抗滑桩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措施。该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大岩淌抗滑桩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创下了工程施工零伤亡、零事故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沈为青 《吉林水利》1994,(11):16-17
万良电站采用整体井字钢筋网石笼消能防冲,解决了浆砌石坝挑流尾水冲坑问题,确保了大坝的安全稳定。本文详细介绍了消能防冲的实施办法,指出了整体井字钢筋网石笼消能防冲效果好,是省工、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澜沧江托巴水电站厂房出水口对岸存在一大型滑坡体S_0,总方量约260万m~3。由于该滑坡体距大坝泄洪建筑物及电站尾水出口较近,因此,滑坡体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给电站建设及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成为该水电站建设期必须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通过深入研究S_0滑坡体空间分布特征、性状、形成机制,同时采用极限平衡等分析方法,得出滑坡体在各种工况下可能存在的不稳定滑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支护形式进行针对性治理,从而为其它类似工程的稳定分析与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布垭工程溢洪道下游消能防冲采用护岸不护底方式,即在溢洪道出口左、右两岸江边设置防淘墙.左岸防淘墙沿大岩淌滑坡体坡脚部位设置,右岸防淘墙沿马崖高边坡坡脚布设.水布垭枢纽防淘墙工程施工难度世界上少有,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及特殊的施工方式,使得该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着重从墙体工程、护岸工程及对应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各方面阐述该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工程概况白山水电站地下式厂房有三条尾水洞,其出口高程为279米,而江面平水期水位为290~292米。1976年施工初期,为了形成工作面,在尾水洞的出口浇筑了长300余米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共19个分块),作为施工挡水设施。围堰内用四道混凝土支撑墙加固。之后,在围堰内开挖了斜坡道,完成了三条尾水洞的开挖  相似文献   

10.
冀飞 《陕西水利》2011,(3):105-106
溢洪道的设计与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运行。在党河水库泄水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中,通过对工程现状及病险原因分析,经过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降低原溢洪道出口挑流鼻坎高程,以加大鼻坎落差,增大挑距,减缓冲坑坡比,并加设短护坦,达到安全泄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岩淌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岩淌滑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对其进行了从土样工程特性、计算分析、治理措施等系列研究。在试验基础上结合反演及 地质类比等分析方法提出了强度参数建议值,并经系统计算和可靠度分析,对边坡开挖前后 的稳定性作了定性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熊渡拱坝溢洪道由于受河床宽度、下游电站厂房防洪堤与泄流挑坎距离较近的限制,泄流挑坎必须选择一种挑距适中、冲坑浅的消能工体形。为此进行了多组消能工体形比选及模型试验,运用窄缝低坎与出口扩散连续高坎的联合消能工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历经20 a的安全运行,说明当初的设计选形是成功的。对整个选形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三里坪大坝坝区河段的地形特点,确定了其引水发电建筑物应布置在右岸的总体思路,且输水线路应采用直线形布置以使线路长度最短。该电站引水发电建筑物包括进水口、引水和尾水隧洞、地下厂房和尾水出口等,介绍了其具体布置和设计要点。结合电站复杂的地形地貌情况,分析了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提出在局部塑性区加强支护的措施来保障洞室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清江大岩淌滑坡规模巨大,结构复杂,通过宏观地质类比分析,采用多种方法的稳定计算,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原因和敏感性因素,采用地表全面防渗排水,地下排水,前缘防护、后部削方减重,抗滑桩支挡加固的综合治理,使整治工程达到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宁 《山西水利》2022,(12):45-48
文章根据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溢洪道工程的地质条件、溢洪道工程特性、溢洪道现状等情况,对陡槽段水面线、陡槽边墙高度、溢洪道侧墙稳定性等工况进行了计算复核分析,提出了溢洪道加固措施。结合水库消能基本情况、消能防冲标准,进行了消能防冲设计复核计算。结果表明,消能防冲洪水标准(P=5%)下泄时,挑流的总挑距为18.87 m,冲刷坑深度为5.05 m,冲刷坑后坡为0.27,满足规范设计要求,洪水可安全下泄。  相似文献   

16.
信息     
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启动10月25日下午,溪洛渡电站1号导流洞出口闸门成功下闸,标志着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溪洛渡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总体设计,左岸2号、3号尾水洞后半段分别与1号、2号导流洞结合布置,其结合位置分为  相似文献   

17.
乌江渡水电站泄洪建筑物的消能防冲是电站安全运行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尾水河道冲刷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尾水河床冲刷坑的深度已趋稳定.且远离厂坝,不会危及厂坝基础安全,其消能防冲措施是比较成功的。但泄洪对岸坡的冲淘也是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采用阻抗式、长廊型,最大开挖高度113.25 m,且有岩溶系统穿越其边墙和顶拱,施工及运行期高边墙稳定问题突出。通过调压式结构布置(体型)优化、结构加固、排水、导水、灌浆、围岩支护等多种加固措施集成创新,保证了调压室结构安全和围岩稳定,提高了电站发电效益,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该工程技术难题,还为其他开展类似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四川水力发电》2011,(6):21-21
10月25日下午,溪洛渡电站1号导流洞出口闸门成功下闸,标志着溪洛渡电站左岸尾水洞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溪洛渡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总体设计,左岸2号、3号尾水洞后半段分别与1号、2号导流洞结合布置,其结合位置分为渐变段和结合段。  相似文献   

20.
果多水电站坝后地面厂房尾水出口存在一典型的深厚覆盖层岸坡,覆盖层厚15~35 m,由于该岸坡紧接尾水渠下游且距大坝泄洪冲沙中孔较近,上部为进厂公路,其是否会发生变形、滑坡,成为本电站必须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施工难点,对支护措施进行稳定计算和有限差分法复核,综合比选拟定岸坡治理方案。采用桩基+仰斜式重力挡墙治理措施,施工方便、迅速,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