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Ⅵ、Ⅶ油组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沉积构造、生物特征及粒度分布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认目的层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可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其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微相。研究表明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物性较好,远砂坝、席状砂砂体物性相对较好。反映了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为基础,综合运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和粒度分析实验对研究区长3油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以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和古生物等相标志为依据,确定了该区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分流间湾。详细阐述沉积微相的砂体展布规律和物性特征,得出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之间的关系,表明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微相。  相似文献   

3.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特征研究,论述葡萄花油层的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建立相应的测井相识别标志。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主,主要沉积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席坝、主体砂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利用岩性标志和测井相标志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类型及展布进行研究,认为本区长6油层为一套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沉积为主。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沿北北东方向分布的条带状、块状储集砂体,主要类型有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决口扇、河口坝以及席状砂等砂体。长6下部长7油层组在纵向上沉积的旋回性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5.
邵振鹏  薛俊林  刘金 《辽宁化工》2012,41(12):1275-1278
基于对沉积序列中岩性及组合、沉积构造与结构、古生物特征、粒度分析、自然电位划分相等一系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峰油田董志区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共识别出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及分流间湾4种微相.长81期的主要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预测长81储层物性好于长82的.  相似文献   

6.
松南气田登娄库组气藏是碎屑岩储层,其主力层为登Ⅲ、登Ⅳ砂组,在近八年的开发过程中,存在单井储层钻遇率差异大、储层物性及含气性差异大,导致累产差异明显,需要从沉积方面深化研究。本文是在区域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心、岩屑、岩性标志和测井相标志,确定研究区的主要微相类型,划分单井沉积微相。综合研究区的砂体与砂地比展布特征,研究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分析认为本区为辫状河沉积,呈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冲击平原等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对储层评价、井位优化部署等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研究区140余口井的测井、录井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各种相标志,利用沉积相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划分了本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规律.研究表明:本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1],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以及分流间湾等.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垂向叠加,厚度较大,为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唐波 《辽宁化工》2010,39(3):324-328
根据苏里格地区沉积背景,应用研究区取心井盒8段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对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原生的泥岩颜色、粒度特征以及沉积构造等相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苏里格南部盒8段气藏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区内划分出辫状河道、河漫沼泽和水下分流河道等沉积微相,并指出区块有利的沉积相带为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储层砂体分布规律受河道的走向及延伸距离的控制。该成果为苏里格南部盒8段气藏优质储层的预测指出方向,也为气藏勘探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0.
依据研究区沉积环境,结合沉积相鉴定标志,将研究区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其中,长61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溢岸砂及河间洼地微相,长62及以下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分流间湾-湖相泥微相。总结了各沉积微相沉积环境、岩性、沉积构造及电性特征,分析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为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肇23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粒度、构造等相标志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河控三角洲亚相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厚层席状砂、主体薄层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等四种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研究区岩性、沉积结构与构造、垂向序列、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成因标志综合分析,认为九龙泉一带长2、长3油层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砂体以辫状河水上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主要有水上分流河道、河道间2种微相类型。该区沉积微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并非唯一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研究区杜家台油层沉积环境研究,论述杜家台油层的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建立相应的测井相识别标志。锦98块杜家台油层为滨浅湖沉积环境,沉积微相类型有扇三角洲相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分支间湾微相和滨浅湖相。  相似文献   

14.
刘艳  冯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45-148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4+5-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4+5-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5.
李罡  董效锋  刘晓娟  闫健 《辽宁化工》2010,39(7):739-742
根据大量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姬塬地区长21油层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砂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间湾等六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是该区长21的有利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方向。沉积相分析师研究砂体分布的关键技术,沉积相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是河岸地区开发中的一个主要接替层系,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环境、岩心观察、地震、钻测井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测井曲线特征等相标志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单井相分析基础上,进行连井对比,分析认为,河岸地区沙一段主要为浅湖-半深湖-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交替沉积环境,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支流间湾、前缘席状砂、远砂坝等沉积微相。并对该区内微相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沉积微相带与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是油田开发的重点。为满足精细挖潜需求,砂体识别技术需要不断的深化研究。以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为研究区块,依据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成因及沉积作用的差异,结合电测资料,从井组剖面和砂体微相相带图两个方面对高台子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曲线韵律特征、渗透率特征、砂体厚度特征以及砂体的几何形态等四个方面分析,找出了识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一套识别方法,对喇嘛甸油田高含水时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河流相岩性油气藏河道砂体的有效识别方法。以NorthB油田实际油藏为例,结合白垩系储层分流河道发育的特征,在测井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原始地震识别及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归纳了河流相砂体在地震及其属性上的响应特征和有效的识别方法,提高了河道砂体识别的精度,有效指导了油田对该类储层的开发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杏子川油田楼坪区位于鄂尔多斯沉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对长6层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岩心化验、测井资料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长6各小层的砂体厚度及砂地比值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和油气分布的平面和剖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楼坪区长6油层组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为主,局部发育河口砂坝和远砂坝,河道砂体顺物源方向,连通性较好,油气分布于岩性圈闭中。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吴起油田楼坊坪区块北部长6沉积特征,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取心井段沉积微相分析、砂体对比分析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大,大部分处于研究区中部。长6主要分布2~3支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整体呈南北方向分布。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长6中长61和长62的连通性最好,而长61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连通性也好。油气主要存在于长61和长62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